从《乡村“多浪”》谈南疆乡村摄影
2021-03-15张利军
张利军
摘要:乡村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纪录当下乡村的变化和发展,为后人研究乡村留下影像档案是当务之急。摄影家既要紧跟时代,关注农村多角度记录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和农民的巨大变化,也要用影像留住那些即将消逝的事物。乡村文化是纪实摄影的题材,最终的目的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立场。纪实摄影是一种艺术呈现方式;她通过相机镜头去框取世界,将现实生活中流动的时间和连续的空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细致的观察去品味现实世界。同时,这种框取又融入了人类情感、道德标准和艺术审美取向,在坚实的技术支撑下兼具了来自生活、贴近真实、反映个性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南疆乡村;纪实摄影;影像档案;人文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民生保障力度明显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取得明显成效,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明显提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进入经济增长最快、乡村面貌变化最大、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初步显现。南疆乡村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纪录当下南疆乡村的变化和发展,为后人研究南疆乡村留下影像档案是当务之急。摄影家既要紧跟时代,关注农村多角度记录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和农民的巨大变化,也要用影像留住那些即将消逝的事物。从某种层面上说,摄影人既是乡村影像的记录者,也是中国乡村影像文化的塑造者,他们所拍摄的影像甚至能提醒、督促、引领乡村的发展和建设。
我的摄影项目《乡村“多浪”》有幸入选2019年索尼青年摄影资助计划,正是体现出对深度挖掘南疆乡村文化纪实摄影的方向肯定。《乡村“多浪”》以纪实摄影的形式用人类学、社会学知识为重要工具,构建人类历史记忆库为目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呈现出这一时期“多浪”乡村建设成果。以民族志纪实影像作为介体,凸显“多浪”乡村群众的生活习俗及各个地区扶贫举措等,对“多浪”乡村这一时期建设过程和整体面貌实行切片记忆式书写的影像档案。“多浪”乡村经过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多年“访惠聚”工作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乡村日益美丽,村民的生产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突出的改观。纪录这一时期南疆乡村人民群众发生的变化、精神面貌和获得感,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的喜悦画面。
一、南疆乡土纪实拍摄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新疆各地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建设美丽乡村,让乡村更美、环境更好、村民更富的伟大历史正在稳步进行中。同时,新疆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予以有力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路子,越来越多的群众摆脱贫困的束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重大历史时期需要用影像记录和呈现,特别是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集中连片特定区域为主体的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的成果呈现,突出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南疆新农村建设成果面貌及村民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乡村纪实既是用影像构建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工程,也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大型影像实践。它不仅为摄影家认识乡村、表达乡村提供了理性认知和施展才华的可能,还用光与影的影像语汇,为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留存了历史性图像档案。原汁原味的纪实性乡村影像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还原乡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变迁。这些乡村影像的文化传承与影像资料意义,在中国民族影像史及人类学、社会学层面显示其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如何深入拍摄南疆乡村纪实影像
1、制定拍摄计划。开始拍摄之前,也要花些时间去思考一下你拍摄选取的区域范围、被摄对象、拍摄角度、拍摄方法、拍摄设备、后期制作的风格,以及照片展示的方法。南疆地域广阔,各地的特色有所不同,村民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也不一样,做好前期工作事半功倍。拉特勒克村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是我2017年-2018年参加驻村工作队的地方,也是我的摄影项目《乡村“多浪”》主要拍摄地。我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到目前为止拍摄4年,从开始的跟着感觉进行拍摄,并且在已有的照片里发掘拍摄计划灵感,在自我兴趣里寻求拍摄计划。最后通过确定一个或多个拍摄计划,制定出拍摄成组照片的指导方针。
2、建立视觉表达方案。拍摄一个摄影项目,无论是几天完成还是持续几年交付,大都建立视觉表达方案,从而有助于完成这组统一视觉连贯性的照片。如场景的不同、拍摄季节的不同、时间的变化及使用设备的不同等拍摄情况,都是我们前期拍摄时要考虑的。一个长期的摄影项目,特别是拍摄长线操作的故事,需要保证照片之间能够顺畅连接,并考虑使用持续一致的色调或黑白处理以避免视觉隔断,把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联系在一组故事里。拍摄时尽量使用同一台相机,保持使用同一焦段的镜头,光圈设置也尽量不要改变。后期处理照片时更要把持视觉的连贯性,宁可删除一些情有独钟的照片,也要保持照片之间顺畅连接。
3、建立自己的视野。好照片不仅仅是构图、取景、质感和瞬间,更重要的是寻找独特的视野,用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关照平常生活设法拍摄一张有趣的照片。好照片是由视觉敏锐和内心细腻的人拍摄出来的,忘掉别人的建议或者自己预期的画面去拍摄,展现通常我们极可能视而不见和被摄对象的表情或姿势中暴露出来的脆弱感、疏离感,增强瞬间的节奏感和平衡感。在非虚构的世界激发你的想象力和视野,选择画面和独特视野看上去像是虚构的,使读者感到困惑、不安或好奇。你的視野决定你的关照现实的方式,在你呈现的影像中不知不觉地表达出来。你以往所有经验和现实都会反应在你的所见、所感、所思。这种视野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步形成,或者由于特珠生经历影响而大相度转变。听从你的本心,经常拍摄和试验,琢磨照片,寻找发展趋势。要用摄影拓展你的视觉创造力,这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视野。
4、听从本能的呼唤。纪实摄影要求你跟着本能走,在内心的触动下用相机去寻找和纪录你灵魂深处的人。因为拍摄的画面转瞬即逝。放松心态,相信自己对被摄对象和环境的反应,保持开放和敏捷大胆的去拍摄。
5、缩小拍摄范围。相对“宽泛”的题材或拍摄范围需要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过深入研究较长时间拍摄的“窄题材”会更有深度和耐人寻味。“选定一个小口,挖一口深井”这样会更容易成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少。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再加上可能因为路途、预算、语言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经过较长时间的推移,这个拍摄项目拍摄的信心和意志会逐渐消磨或改变。
6、拉近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拍摄乡村纪实摄影项目需要与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拍摄期间我一直住村民卡斯木·买买提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也只有当你住在村民家里与他们共同生活,才能拍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像。培养与拍摄对象的合作关系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社会纪实摄影,因为用视觉呈现这类故事需要有足够的敏感。你的拍摄会涉及到拍摄对象私密的生活,而这些私密的生活拍摄的愈深入,你“讲述”的故事就俞感人。生命中的那些瞬间,普通人通常不想让别人关注,更不愿意去拍攝;这就需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社会纪实摄影需要有道德感和责任感,带着尊重和敬意接近拍摄对象,让他们了解你相信你,并向他们解释清楚你的拍摄目的和使命,与他们分享这些照片,把拍摄对象作为你项目和合作伙伴。拍摄前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情况,他们会为此而感动或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会感到你很在意他们,愿意和你交心,分享讲述更多东西。
7、整理、撰写图片说明。图片说明能拓展图片的视野、完善丰富照片的故事性和提升整组照片的价值。①拍摄前尽可能多的了解你拍摄的对象及拍摄地点的基本情况,掌握拍摄图片的故事。通过网络、报刊及电话询问采访了解要拍摄的信息是可以制作较为切实可行的拍摄计划的手段,同时也有助于为你的拍摄项目申请相关资助。在执行拍摄时可以有的放矢的询问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也不会浪费你的向导和拍摄对象的时间。②把谈话和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在你的笔记本、录音笔或便携式设备。把被摄对象的名字和详细地理位置记在笔记本上,并且想办法把你记录的信息与照片人物对应起来。如果拍摄对象不反对的话最好把你们的谈话用录音笔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更全面的收集信息,而且可以在展览呈现时加入现场录音的多媒体呈现方式。③及时整理图片说明,这样可以更容易的将图片说明对应照片,也能回忆出更多的信息内容。④与向导成为朋友留下他的联系方式,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完成图片说明和拍摄计划。
8、照片的呈现方式。①如果用多媒体播放照片时,为考虑观众的观赏感受需要选择横片。②如果照片用于出版或者悬挂展示,拍摄时使用RAW格式以提供画质的最小损失,保证后期制作和打印时最大的灵活性。③如果要与影友分享照片或相机的体验报告,那就尽可能多的提供图片说明和相机设置等需求。④统一后期制作风格可以较好地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照片中的差异软化减低很容易的串连起来。我们需要的是照片里的内容—瞬间、信息、环境等,而不是照片本身的表现方式。
总之,乡村文化是纪实摄影的题材,最终的目的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立场。纪实摄影是一种艺术呈现方式;她通过相机镜头去框取世界,将现实生活中流动的时间和连续的空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细致的观察去品味现实世界。同时,这种框取又融入了人类情感、道德标准和艺术审美取向,在坚实的技术支撑下兼具了来自生活、贴近真实、反映个性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纪实摄影的魅力在于拍摄者对于这个复杂世界细微地观察。她需要拍摄者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以获得敏锐的观察力。她更需要拍摄者在知识背景下获得正确的人文态度与立场。纪实摄影有充分的理由成为一种与现实良性互动的手段,她也是一种追怀过去、保存历史的工具。在面临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头,纪实摄影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影像方式记录过去的历史文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