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文本的叙事特征和叙事空间探析

2021-03-15陈铭

出版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叙事空间意义建构新媒介

陈铭

[摘 要] 新媒介研究迄今很少探讨用户如何理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非常零散但又纷繁复杂的文本。微博新闻等新媒介文本通常并不完整、清晰地呈现传统叙事所应包含的全部要素和信息,因此其空间表征往往是含混、不具体的,需要用户通过创造性阅读,才能将初期浅显、不完整的叙事逐步转变成可理解的、连贯的、有意义的叙事。本文以微博新闻文本为例,阐述其叙事结构特征及叙事空间,着重探析用户主体性对微博新闻叙事建构的必要性,以期为理解新媒介文本的叙事机制提供新的思考路向。

[关键词] 微博新闻 叙事空间 用户参与 新媒介 意义建构 数字叙事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new media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how users understand the fragmented but complex new media texts presented in front of them. For example, blog posts often do not deliver all the elements and information that constitute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so their representation spaces are usually vague and unspecific. Only through the creative reading users can gradually transform and understand the superficial and incomplete narratives, which finally enable coherent and meaningful narratives. This paper takes Weibo news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rrative spaces constructed by the Weibo texts, and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users subjectivity involved in the Weibo news narrative, so as to provide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narrative mechanism of the new media texts.

[Key words] Weibo news Narrative space User participation New media Sense making Digital storytelling

即時发布和接收文本是新媒介的标志之一。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传递给口舌的信息一般只能传播到耳朵可以听见的范围内[1]。互联网是有史以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最好的结合,其文本不仅可以传递给特定群体,还可以传送给个人。随着自我呈现、消遣娱乐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开放式、集成式网络社交景观不断浮现。网络媒介也越来越被视为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换的重要场所。新媒介文本的意义空间不断凸显,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过程中建构了富有空间意义的符号情境。文本作为人类理解情境的认知工具,叙事触角自然也伸向了微博、豆瓣、知乎等新媒介平台。在叙事机制上,有别于报纸、杂志和电影等传统媒介叙事时的完整性、单线性和有界逻辑,新媒介文本在叙事时是由大量 “环境式”叙述逐步凝练成可识别的故事,并通过标签和关键词搜索等功能进一步巩固新媒介平台的开放式叙事机制和基于集成内容数据库进行检索的逻辑。如今,各类新媒介平台上存在不同形态的叙事文本,一节文字、一段歌曲、一张图片、一个小视频等。虽然这些内容大都不太完整,但都是在叙述某个事件,其指涉和过程隐喻一定的叙事空间范畴。

1 理论概述

叙事空间是在融时间文本逻辑性与空间文本直观性为一体的时空体(Chronotope)叙事思维下产生的[2]。在康德所提出的“形式科学”中,空间和时间被视为人类直观感性的先验形式,也是一切被视为“现象”的存在方式。空间是规整外物对象在我们心中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关系的“外形式”;时间是将外物的空间规定排列成一定序列的“内形式”[3]。正是因为有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才得以成为叙事表征。这也是叙事空间学理基础的一部分:叙事是时空交融下的现象,无论何种形态的叙事作品,都必然指涉一段具体时间和一个或多个具体空间[4]。20世纪60年代末,叙事这一重要现象被视为一门学科正式纳入研究者视野;但在学科发展之初,与叙事相关的研究更侧重叙事对象的时间维度,而忽视了对空间维度的探析。这是因为在传统媒介盛行的时代,叙事多以线性结构的口语、文字为主,线性排列决定了语言文字是在时间中存在的[5]。于是,时间被人们认为是丰富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而空间则被压抑和贬值,且被视为静态、刻板的东西[6]。

1.1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

人们逐渐意识到虽然故事的维度是时间,但故事人物和环境的维度是空间;即便故事空间的客体、尺度和种种关系与真实世界的情况相似,可语言文字叙事中的故事空间是抽象的[7]。叙事文本所描述的世界与“真实”世界存在一定界限,因此故事的时序应该沿着读者意识的感知不断推进而不是自然时序的延续。尤其语言文字这一类清晰度较低的媒介,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再加上叙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噪音或被打断,这些都要求读者必须自主思考和发挥能动性建构主观意识。换言之,读者通过调动主体性消解了一部分文本表述世界与“真实”世界存在的界限,并引入空间维度规整叙事对象,让叙事得以顺利开展。因此,时空是不可分割的;空间是叙事中的重要元素。

早期的叙事空间研究主要聚焦于小说等文学作品,并从“空间”这一概念延伸出“空间形式”;学者们分别对空间的表征、内涵和功能进行论述。例如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Joseph Frank)从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3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空间形式[8]。随着叙事理论从线性的时间叙事转向叙事的空间维度,读者的参与和感知前所未有地被视为叙事机制中的结构性条件。如弗兰克所言,一个已经实现的情节,总是通过时间在读者内心发生的;所以当人们提及小说情节的空间形式时,他们只是从隐喻的意义上来加以谈论[9]。也就是说,通过读者感知这一角度可深度探析故事文本的空间叙事表征。有的学者将文本表征的空间场景称为视域(Field of Vision),并强调视域的建构须在读者阅读解码和心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10]。总之,虽然学者们提出不同的理论维度来划分叙事空间的研究范畴,但大都强调读者参与对构筑叙事空间的重要性。

1.2 叙事空间研究的新媒介转向

随着叙事研究对象逐渐转向电影、电视剧等传递内容比较清晰明确的叙事文本,叙事空间的研究范畴也日益指向媒介塑造的世界。之后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生存体验与文化实践面临全面空间化的倾向[11],叙事活动在物理世界和网络世界之间来回穿行。新媒介创造和发展了可交互、非线性传播方式,所表现的世界是空间化和整体化的:其叙事文本较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叙事文本而言,叙事次序不以时间为准,且时间上的线性特征不强,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互动性;其叙事空间的构筑则呈现如下不同特征。

一是新媒介叙事文本通常有大量读者(用户)共同建构的文本所表征的空间场景。越来越多物理世界中的现实属性(包括人的现实属性)迁徙到虚拟数字世界中。每一个人、每一条信息的节点坐标在新媒介运行的空间中相互联结,每个节点都能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中面向更多读者(用户)。读者(用户)的不断涌现及其现实属性往虚拟空间的迁徙使新媒介具有的现实意义加速凸显,从而使新媒介叙事文本更加贴近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所说的开放文本[12]—所拥有的空间形式远非只是据时间演绎事件的容器那么简单,而可以包括无限、无穷的关系系统。空间中所具有的现实属性能生产出无形的社会关系乃至人的心理活动、思想观念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内容,还能将这些观念形态转化为读者的实际行为[13]。人们可在新媒介叙事文本的叙事空间中不断互动和补充内容。二是有别于“可读文本”(readerly text),新媒介叙事文本的可写性较强,更需要读者(用户)参与叙事空间的构筑。其实无论何种媒介形态的叙事文本,叙事得以成立都需要读者(用户)参与阅读解码,其叙事空间的建构都需要读者(用户)主体性的参与;对开放文本而言更是如此。读者(用户)的参与形式从被动接受文本转化为介入文本进行写作,在意义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如有的学者所强调的,读者需具备生产性,理想读者(用户)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创作出新的话语[14]。以微博为例,其叙事文本在初期多为零碎、笼统的开放文本。但是,微博平台上的用户十分符合学者们对读者(用户)的期待:通过接收和发布信息,每一个用户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发掘新信息,积极“写作”,完善叙事文本,建构叙事文本所表征的空间场景。

由于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发生较晚,针对新媒介文本的叙事空间研究还处于发轫期。其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用户如何理解呈现在他们面前纷繁复杂、十分零碎的文本。包括微博博文在内的新媒介文本经常并不提供叙事所应具备的全部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提供往往即兴、零散;因此,其空间表征往往是含糊、不具体的,需要通過用户的创造性阅读,才能将初期浅显的、不完整的叙事逐步转变成可理解的、连贯的、有意义的叙事[15]。本文将针对这一具体问题,以微博新闻文本为例,阐述其叙事结构特征及叙事空间,着重探析用户主体性对完成微博新闻叙事的必要性,以期为理解新媒介文本的叙事机制提供新的思考路向。

2 微博新闻的叙事特征

微博新闻指以微博形式发布的简短的新闻性信息,具有夹叙夹议、互动性强等特点[16],是媒介技术、新闻理念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具有参与性、开放性和透明化的媒体内容。Web 2.0模式更是鼓励将用户视为共同开发者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17],以使其在媒体内容生产、发行和消费过程中拥有更大能量。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渐成明日黄花;新闻业在动荡之际被迫与新媒介结合,滋长出微博新闻等生产实践。而新媒介的加入也使新闻格局更加复杂,微博新闻逐渐成为其中新的结构性力量。

随着媒介运作的重叠空间越来越大,各种媒介新闻文体的边界逐渐被消解。由于微博在社会环境中的运作规则、程序会对其产生和表达内容的方式产生影响,微博新闻的叙事建构自然也会遵循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整体运行逻辑。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平台,微博为高度个性化的用户提供了自由发言的机会。它非封闭式的文本篇章结构使用户在阅读时选择空间更大。用户可随意取阅、组合事件节点,更加主动地参与事实建构。这样一来,“用户导向”成为微博新闻叙事日渐加强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之下,微博新闻十分强调用户在阅读文本时的创造性参与,从而打破了以往新闻媒体注重权威消息来源而非用户参与的叙事原则,在叙事上呈现出与传统新闻叙事不同的特征。

2.1 碎片化文本:零散性和连贯性并存

传统新闻文本(尤其是报纸和广播新闻)是被高度处理过的新闻成品的代表,由一个个连贯的段落衔接而成支持完整的叙事。微博新闻则与新媒介文本特点相对应,篇章结构和话语句式都呈现出高度流动性、零散、不完整和不可预测性等特征。由于没有连贯的段落叙述,微博新闻不能和传统新闻报道一样一次性清晰地叙述新闻事件,而只能凭借具有零散新闻价值的碎片化内容传递信息。新闻元素的零散首先体现为博文发布时间的离散。与传统新闻报道强调新闻文本时序递进不同,零碎的微博新闻文本强调在一定背景下新闻事件在各个时刻是如何被感知的。即微博新闻旨在让用户在某一重要时刻的叙述中,从空间维度而非时间角度理解新闻事件;完整的信息和意义则蕴含在零散新闻片段构成的事件叙述之中。这不仅形成了一种促进用户主动理解新闻的叙事结构,也使得新闻事件的叙事时序是沿着用户感知不断推进的。换言之,微博新闻虽然没有实现文本形式上的连贯性,但通过碎片化内容在逻辑关系和空间关系上的衔接实现了文本意义的连贯。

而碎片化文本往往会带来低语境(low context)文化。高低语境代表人在使用语言时不同的表露程度:高语境文化往往比较内隐含蓄;低语境文化习惯则借助直接清晰的符号编码,用更加坦率直白的方式表达意义。在微博新闻这个场域中,话语方式受到低语境文化的影响。为了让用户能花费较少时间理解较多新闻信息,获得更深印象,严谨、文学性强的报章语言风格的地位有所降低,迎合用户个人主义导向的俗语、网络语言等通俗、直白甚至带有戏谑色彩的语言地位有所提高[18]。从这个角度看,新媒介环境下新闻文本事实单元被分解得更细碎,新闻要素的离散状态更明显;新媒介平台通过编码清晰的信息叙述新闻事件,低语境表达使词语的意义指向变得单一化和直白化,人们可在明晰的指引下取舍信息通道和筛选信息,将信息点衔接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2.2 整体性叙事:要素和整体的往复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微博不会一开始就提供结构完备的新闻文本,而只是展示一些叙事的关键线索,但是却能让用户感受到很强的叙事力量。这主要因为微博新闻的空间形式为用户理解相关博文提供了一种认知机制,创造了一种虽然分散但流畅的阅读体验[19]。用户可以在心理故事产生的基础上,根据博文与其他材料的关系来理解博文含义,不断将初期浅显、不完整的新闻叙事补缀成完整的叙事。

因此,微博新闻在叙事结构上呈现出别样的、鲜明的整体性。首先,单个要素只有被装到更大的叙事整体中,用户才能形成对单个要素的感知并理解其意义。对用户而言,阅读微博新闻允许其从更大叙事集合的角度解读杂乱、零碎的新闻“原子”。解释学相关理论指出,部分要素只能在整体文本中被理解,而整体文本也需要借助部分要素才能理解,因此,理解就是不断地从整体(文本)到部分(要素),再从部分(要素)到整体(文本) 的运动,而读者的任务就是要在这种“整体—部分—整体”的解释循环中不断整合意义[20]。和所有事物的本体论基础一样,微博新闻对应的故事“整体”不会在用户解释之前就已经存在,而是在用户解释中逐渐形成和完善,并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故事也不是简单地存在于文本中,而是在文本的引导下逐步形成并存在于用户头脑中。一般情况下,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将导致多条微博的发布,文本数量随着时序递进不断增加;当事件的关键线索出现时,会引爆多个文本的涌现。面对这么多纷繁零碎的文本,用户将立足于已有的先见或一些背景知识对信息进行梳理,在某种意义上,先见、背景知识是用户解读微博新闻的动力机制,影响用户对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此外,由于单条博文表达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在阅读单条博文的同时,用户一般还会浏览电视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和朋友们的评论等其他信息源,这些外来信息源可能也会对用户理解造成干涉。总体上看,用户在解读微博新闻时,就是在不断地通过单条博文或单个要素来建构微博新闻文本整体,再依据整体来理解细节。这样的循环沿着各相关文本和要素来回交替,直至文本作为整体被完满理解,用户得出一个合适的心理故事才停止;而新闻事件的整体性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被人工合成和构建(见图1)。其次,叙事的整体性使用户排斥个别与文本整体不一致的“外在”语境信息,从而不断扩大文本被理解意义的统一性和更明确文本的“内在”范畴。与微博数据库对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包容性相反,微博新闻叙事的解释机制倾向于排除—强调新闻事件是用户感知的产物,而不是预先存在的文本對象。用户采用的解释模式取决于解释所指向的目的,通过新闻文本表征获取必要的线索,无视大量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无关的信息,以此消除解释机制中存在的噪音。正是微博新闻叙事的整体性,使用户参与的途径主要是将分散的事件要素整合成更大的叙事单元,以及把一连串信息转换为特定事件的表征及其意义。

2.3 参与式用户:创造性阅读和“写作”轮替

尽管微博新闻叙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初期关于新闻事件的博文也呈现出明显的叙事性;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微博的新闻叙事需要用户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将一个个片段组装成可理解的叙事集合。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总是不得不去解读多种观点,对大量杂乱无序的碎片化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21],对残缺的文本进行填补;由“作者”(记者)来完成的任务转移到了“读者”(用户)一方。以往报纸或电视台新闻叙事大多由记者通过较为完整的表述完成;微博新闻则允许大量用户通过创造性阅读和开放式写作逐步凝练成一个可识别的故事。

微博平台对博文一般限制在140字以内,使得单条博文几乎没有多大空间来描述新闻事件及其上下文关系,必须频繁地省略内容和用一些内涵囊括更广的短语。因此,用户在阅读时会通过标签和关键词搜索等功能,基于集成内容数据库进行检索,寻找博文中缺失的信息,实现连贯的心理叙事解读,以将单条博文描述的事件定位在总体情节中。由于微博新闻并不是被明确定义的新闻文本,用户需要依据正在阅读的内容决定以何种方式和何种次序展开事件。此外,在阅读博文时,用户必须识别单个要素和新闻事件整体的关系,并通过在平台上与他人互动寻找相关信息或线索,从而将已有材料在脑海中转换成可理解的叙述;而不断增加的新材料可能会使用户对之前已经阅读理解过的内容进行重新评估。例如,用户在阅读比较信任或喜欢的微博博主发表的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后,很可能会依据博主的观点评估自己手头的材料,重新明确理解叙事的方向。换言之,用户的阅读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新闻事件互文关系网络中,不同的用户依据他们所阅读的博文解读新闻。这种解读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但一般都是围绕为已有解释提供新支撑材料这一原则进行的。最终,用户通过自己的理解不断“写成”他们试图解释的文本,明确新闻事件的边界。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情况下用户的“读”和“写”是同时进行的。因为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增加,用户有意识地“写作”可以确定和限制新闻事件的解释范围,避免叙事漫无边际地进行下去。总之,微博新闻文本叙事呈现动态性、开放式和不可预测性等特征;这使叙事的完成依赖于用户的解读和创作。只有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微博新闻才更有可能实现稳定、完整的叙事。

3 微博新闻的叙事空间

从综合的叙事特征来看,与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文本相比,微博新闻是一种相互联结且极具对话意义的新媒介叙事文本。它如同一个动态、开放的网络互动场所,具有独特的叙事特征和空间状态。之前用于传统文本的叙事空间解读于微博新闻文本并不相宜。因此,本文立足于空间视角,从更为开阔的社会学、认知科学、语言学等学科背景出发,与叙事学相关理论相结合,分析和勾勒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微博新闻的叙事空间形式:微博平台的互动空间、文本的表征空间、用户的心理空间。具体而言,虽然新闻叙事是通过语言建构某种符号化的故事空间,但微博等社交媒介有自己的逻辑和秩序[22],加上人类的叙事活动向来是集体配合的过程;因此,微博新闻文本的表现情境首先是具有物理意义、包含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空间,其次是文本呈现和描述的表征空间[23],再次是用户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完善对新闻文本的理解所形成的与现实事件发生对接与勾连的心理空间。

3.1 互动空间

微博最突出的特色是为每一个个体或机构提供了向广泛社会群体“广播”的社交渠道。互联网赋予的开放、交互等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博等新媒介平台的信息生产和意义创造。正因如此,微博新闻的叙事机制或多或少需要遵循媒介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的秩序和逻辑,重视线上互动行为和用户的主体性。因此,微博新闻的文本情境最先体现为联结各个用户、传达公共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互动空间。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指出,社会空间的底层是自然的或物理的空间[24]。微博新闻在微博平台上所呈现的互动空间以物理世界中的交流和意义传播为基础,其不仅存在于主观观念中,也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关系空间。个人在互动空间中被高度节点化,成为新闻叙事文本消费和生产传播的双重主体,并对互动空间的范畴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因为解读新闻事件而汇聚在一起,组成一种以自主性为主要标志的临时社群,并通过在线讨论方式合作生产、交换和印证彼此的观点。这种基于互动空间的合作让每个人在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与人互动的娱乐体验,从而使更多用户愿意与媒介内容建立更持续的关系,不断拓宽微博新闻叙事的实践网络。总的来说,微博新闻并不是单一机构独自进行的叙事生产实践,而是一个面向社会公开的过程。不仅是新闻机构,互动空间里的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转发、协作叙事等行為改变或再生产叙事的关系结构[25],扩充微博新闻叙事的范围。

互动空间在微博新闻叙事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组织社会关系,更是一种营构和维系意义系统的叙事空间。根植于互动空间的文化信号会影响用户对新闻文本情境的解读。首先,由于微博新闻的语言系统、语义结构等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拥有相似偏好或价值观而汇聚在同一集群的用户对语言、文字等意义符号存在共同的认知。因此,有时只需调用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可以成功激活同一集群用户知识网络中一大片互相联结的语义节点,帮助用户快速确立其心理故事的基调。例如由英文单词“hardcore”直译而来的“硬核”一词,指的是核心部分或中坚分子,是从游戏圈这一小众圈层开始广泛传播的。微博新闻文本用“硬核”来形容专业、小众、门槛高的事物或者对某件事情专精又狂热的人;后来又衍生出与众不同、让人震惊或癫狂、让人难以理解的意思。其次,互动空间中的异质性关系网络会对用户解读新闻产生影响,特别地,会影响意义生产的聚散状态。关系网络的异质性主要是因不同用户在社会资本和注意力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衡造成[26]。例如相较于普通用户,微博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更有可能使粉丝成为其针对新闻事件发表或支持的“某种观点”的同伴甚至是追随者,从而将用户注意力锁定在新闻事件上,甚至使用户对微博新闻产生同样的解读意向。综上,与微博新闻文本相比,互动空间中产生的意义系统才是使用户进行认知、理解不同用户的语言表述成为可能的重要元素和建构基础[27]。

3.2 表征空间

微博新闻文本通过种种框架所构成、阐释和表征的世界就是表征空间。它指新闻事件中人物、事物、地点的实际或潜在环境,简单来说就是新闻文本所表现的故事世界形态。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表征空间包含了符号文本的主要成分和元素;丰富的表征空间有助于用户生成对新闻事件完整的空间想象。

但在微博新闻叙事过程中,表征空间重现新闻事件的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语言选择、文本时序性和视角结构 [28]。就语言选择而言,叙述详略和语言恰当与否决定了新闻能否表述空间的全部信息。由于单条博文长度受限,其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往往不具体。因此,用户通常需要根据关键词搜索访问更多博文,以获得更多信息。就文本时序性而言,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微博新闻的共时情境取代了历时情境,叙事元素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时间先后次序出现;甚至更多时候,语言和需要传达的信息在叙述过程中的出现次序为逆时间序列。例如在报纸、广播和电视报道中,在报道开端就会把新闻的背景信息交待清楚。但在微博平台上,则会通过回复、转发等功能补入更加详细的新闻背景信息或者阐释因果关系;有时还会造成整个文本表征空间的颠覆,即新闻报道发生反转。后一种现象现在也越来越普遍。而就视角结构来看,微博新闻的不同视点会影响叙事过程中的空间表征效果。表征空间可视为新闻报道的结构网络,由事件表述和叙事向量构成。其中不同的视角代表不同的叙事向量,影响叙事走向[29]。在微博平台上,常常会因为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不同,同一新闻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全知视角(叙事者知道的比任何人都多)、内视角(叙事者知道的和人们一样多)和外视角(叙事者对事件一无所知)等不同视角决定了符号文本不同的建构方式和观点阐述角度,从而使新闻事件呈现出不同的表征空间。

总之,受不同因素影响,微博新闻的文本表征空间并不稳定。这使得用户可能一直处于接受多种解释的过程中。随着更多文本被发布,更多信息变得可用,微博新闻的表征空间也随之不断演变。

3.3 心理空间

对心理空间的探讨须以表征空间的分析为基础。对微博新闻叙事而言,表征空间是抽象的,只有在用户脑中完成了故事建构,才算真正完成。因为语言本身并不承载意义,而是引导意义[30]。所以,微博新闻叙事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引导用户完成心理空间的建构,强调借助用户的积极参与实现符号文本与用户认知之间的衔接。心理空间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认知机制,反映了人脑在整合概念信息时所需构建的基本单元空间[31]。正如前文反复提及的,纷繁零碎的微博新闻文本在结构上很可能残缺和冗余并存,本身并不能完整、有序地传达所有新闻要素以便用户实现全部的相关认知建构。有时用户必须主动寻找某一语境下用于建构新闻叙事的认知域和认知原则。通过整合表征空间的线索、自身背景知识和不断获取新信息,用户得出的心理故事的丰富程度将大大超过微博新闻的表征空间所传递的信息。

总体来看,心理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微博新闻文本的表征空间和用户认知的衔接。这是一个动态过程。用户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心理空间和优化心理故事。美国语言学家吉尔斯·福康涅(Gilles 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展示了文本理解的动态过程。其中,概念整合指人们整合来自不同心理空间的信息,并基于在互动时产生的认知域理解符号背后意义的一系列活动。以概念理解活动为例,用户凭借语言提供的少量但足够的线索,在大脑中激活认知模式形成来实现对某一概念的理解(见图2) [32]。根据这一视角,用户在理解微博新闻时,心理故事的获得和心理空间的构筑往往会经历以下流程:首先,大略将微博新闻所表征的特征进行“组合”(composition);其次,在自身的概念框架中把初步获取的新闻事件材料加以“完善”(completion);再次,通过调动主体性并借助所在互动空间的力量进一步加工和整合,对内容进行“扩展”(elaboration)[33];最后,用户在满足逻辑自洽的前提下优化自身形成的心理空间,逐步形成动态的解读环路和对新闻事件的完整理解。

4 结 语

叙事在新媒介时代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原来预先封装完整的故事转变为现在自由松散的陈述;叙事机制由强调线性叙事转变为空间第一性、时间第二性。其中,微博新闻“舍弃”了对固定、稳定叙述的追求,强调用户主体性,重视用户参与的空间生产实践,期待用户在阅读过程中提供更加深入準确的洞见,从而使文本内容、意蕴与叙事、解读行为交织在一起。而正因为强调用户参与叙事空间的生产实践,微博新闻使新闻这一相对静态的存在变得更动态、更立体。

微博新闻叙事空间的构建表明在碎片化的新媒介时代,传统和宏大的媒介传播理论面临诸多不能清楚解释的现象。这启发我们对新媒介文本叙事的考察,需要扬弃静态的、解释力有限的经验视角,而将其置于媒介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动态变迁中,对叙事空间内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认知主义、参与式文化等视角的探析[35],识别用户的各种行为。从用户角度来看,新媒介文本在叙事形式上林林总总的变化,一方面需要其更新媒介文本解读技能,另一方面则营造了一种更富参与性的媒介文化。而所有的变革、变迁,也许都是新媒介时代信息权力结构演变的反映。

注 释

[1][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新新媒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39

[2]肖竞, 曹珂. 叙述历史的空间:叙事手法在名城保护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 规划师, 2013(12):101-106

[3]赵宪章. 康德先验形式美学[J/OL].[2019-07-07]. 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view/index/scholars_articles/3683

[4][8]龙迪勇. 空间叙事研究[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4,8

[5]张骋. “娱乐至死”还是“娱乐救亡”:对波兹曼《娱乐至死》的批判性解读[J].当代文坛,2013(1):35-38

[6]转引自: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28

[7]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M]. Ithaca:Cornell UP, 1978:96-106

[9][美]约瑟夫·弗兰克著;秦林芳编译.  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103

[10][28]Gabriel Zoran. 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J]. Poetics Today, 1984,5(2):309-335

[11]程锡麟, 王安, 孙薇,等.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11):24-35

[12]注: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理论将文本视为未完成的、动态的、开放的,而不是已完成的、静态的、封闭的。他主张的文本是没有内在的连续情节,也没有起点和终点,只有不连续的能指的无限生成。

[13]余新明. 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J]. 沈阳大学学报, 2008(2):79-82

[14]胡亚敏.叙事学[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03-205

[15][19][21]Neil Sadler.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 on Twitter:Reading tweets by telling stories[J]. New media & society,2018(20):3266-3282

[16]王君超.微博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J].中国报业,2014(13):90-91

[17] OReilly T, What is Web 2.0[EB/OL]. [2020-04-05].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18]彭柳.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叙事及文本特征[J].编辑之友,2017(11):57-60

[20]维基百科.解释学[EB/OL].[2019-07-07].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A3%E9%87%8B%E5%AD%B8

[22][35]刘煜,张红军. 遍在与重构:“跨媒体叙事”及其空间建构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9):27-37

[23]赵红勋,张卓.微信朋友圈的空间叙事探析[J].编辑之友,2018(6):38-43

[24]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Malden,Oxford,Carlto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991:402

[25]陈斯华.互联网媒介叙事特征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2):56+74

[26]张志安. 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75-80

[27][美]亨利·詹金斯著;郑熙青译. 文本盗猎者[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1

[29]徐丽芳,曾李.数字叙事与互动数字叙事[J].出版科学,2016,24(3):96-101

[30][32]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14-15

[31]李强.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的名词隐喻现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6):44-53

[33]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5-256

[34]注:图2-a是福康涅等(1998)在论述概念整合理论时所绘。根据概念整合理論,一个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包括2个输入空间、1个类属空间和1个复合空间组成,类属空间中具有输入空间可以共享的相同组织框架,使2个输入空间中的要素得以一一匹配对应。其次,输入空间中的要素通过抽取和映射后投射到合成空间中进行组合、完善及拓展,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如图2-b中的微博用语“老铁”,从特征相似性来看,“老铁”激活的是“牢靠”这一层含义,加上用户根据语境需要进行联想,即把一般意义下“铁”的特征和意义潜式中“好哥们”的一些特征组合在一起,从而完成“老铁”一词的意义建构。引自:Gilles Fauconnier,Mark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 Cognitive Science, 1998(22): 133-187

(收稿日期:2020-04-22)

猜你喜欢

叙事空间意义建构新媒介
关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新媒介在工艺美术绘画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阅读本质的多角度思考
校园景观中的叙事空间研究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