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元素融入《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探索

2021-03-15苏亚蕊李佳鑫陈薇张路洋刘浩婷郜晓峰

天津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命科学基因工程高等教育

苏亚蕊 李佳鑫 陈薇 张路洋 刘浩婷 郜晓峰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全面深入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把立德树人落实在教学全过程。本研究针对高校生命科学类主干课程《基因工程》的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利用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多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通过修订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思政案例库、改革评价方式等措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辩证主义物质观、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学术道德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全面育人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命科学;课程思政;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1.016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of"Genetic Engineering"

SU Yarui1, LI Jiaxin1, CHEN Wei1, ZHANG Luyang1, LIU Haoting1, GAO Xiaofeng1,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 475000, 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 475000,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quires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Party's policy of higher education, organically integrate knowledge transfer, techn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value guidance in order to realize mor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course, this study used rich teaching materials to explor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lements from many aspects. The organic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system education could be realized by revis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buil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database, and reforming assessment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rain students to establish dialectical material view, correct bioethics view and academic morality view, enhance students' patriotism belief, cultivate students' healthy living habit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all-round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enetic engineering

高等教育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的新常态。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课程协同作用、同向同行[1]。随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大力提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实现思政与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2]。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策略,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

1 “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多年来,高校思政培养往往与专业教育割裂,处于“孤军奋战”的现状。且在高校的专业教育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偏重于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而缺乏思政建设引导性方面的评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只讲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原理和方法,而忽视“德育”元素。

近几年来,高校课堂教学开始逐渐重视“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研究,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意識的引导和渗透,发挥专业课的价值引领作用[3-5]。《基因工程》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因此如何有效挖掘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并科学评价课堂思政教学效果,是“课程思政”能否引领学生价值取向的关键,也是本研究开展《基因工程》课程思政探索的关键。

2 《基因工程》课程思政的探索

在“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专业建设以培养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一流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本科生“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应依据课程特点,认真挖掘与系统梳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的主战场作用。学校先后通过网络宣传动员、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文件学习、倡议教师落实“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代表教师宣讲等形式,鼓励广大教师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效融合。《基因工程》是该校生物科学专业和药学专业本科培养体系中的專业选修课程,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多学科知识交叉、多维度思维融合,旨在阐明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6-7]。本研究针对该课程,从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及目标,丰富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研究。

2.1 修订教学目标,增加思政内容

高校课程不仅以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强化情感价值目标[8]。基因工程技术是基于基因工程理论、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良生物性状、创造新物种的全新应用科学,但关于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性,迄今仍倍受争议,甚至被“妖魔化”。因此《基因工程》课程目标要求专业课教师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履行肩负的社会使命,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教育内涵融入教学大纲中,使其在课程中全覆盖,实现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科学性与普及性、思想性与政治性。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与设计策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并能够对基因工程产品的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

(2)技能目标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科学分析能力,获得知识整合内化、迁移转化和运用的创新能力;增强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跟踪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能科学、理性地看待基因工程技术,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并开展科普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

(3)价值引领目标

让学生树立学科专业自信心,具备强烈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心灵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浸润,并在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职业修养等方面得到深刻教育。同时,增进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与践行者。

2.2 丰富课程教学模式,营造“学术立教、学德树人”的课堂环境

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不拘泥于教材,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实施慕课、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逐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图1)。“课前”:教师提供慕课资源,利用“学习通App”上传课件、推荐阅读等资源分享给学生进行课程预习。“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与时事、生活、道德、理想紧密联系,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来触动学生,并辅助实施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从而强化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迁移。课堂活动中利用“学习通App”穿插进行随机考勤、随堂表现记录、小组交流、分享、互助等环节进行学生的认知反馈,提高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课后”: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移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形成过硬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全球化的视野。

2.3 创新实战案例融入“生物学”课堂教学

发挥基因工程案例教学的优势,通过对《基因工程》教学内容的梳理,找准结合点,从辩证思维、科学态度、爱国主义教育、生物安全及健康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角度努力挖掘与创建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体现思政教育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将其融合到教学案例中。

如讲好科学家故事,介绍世界上第一次完成DNA体外重组实验的美国科学家Berg、第一次成功完成基因克隆实验的科学家Cohen、发现遗传转位因子的美国女科学家McClintock B等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不忘初衷,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展现民族文化底蕴和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领先成果,介绍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李载平院士组织完成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及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和奉献务实的精神,树立为“科技强国”做出贡献的伟大理想;整合专业领域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讲解“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治疗”、“基因诊断”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研观,站在伦理道德的高度对生命进行审视,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善待他人;讲解“基因工程的主要技术原理”时,引导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勇于挑战困难,敢于创新,为攀登科学高峰不懈努力;讲解“基因工程产品的应用与安全性评价”时,培养学生权衡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备批判思维和辨明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理性的看待转基因产物;讲解“基因工程受体—蓝藻”及“DNA甲基化”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法治意识及正确的生命健康观;讲解“基因工程载体—病毒载体”时,将抗“疫”期间的优秀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等等。思政案例的使用,既能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知识,加深印象,又能向学生传播思政元素,一举两得。

2.4 构建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及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的师生双向评价体系

本课程改革主要采用课程思政的课堂评价与学生成绩过程性评价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过程性评价借助“学习通App”进行考勤、小组讨论、课前资源访问量、作业、期末考试等评估。对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问卷)、同行评价和教师反思三种形式进行。通过同行评价与自身反思,评价该课程思政改革是否能够实现构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素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深化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优化教学思路与策略,探索并实践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打基础。而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则从授课形式满意度、学习兴趣的激发、思政教育的引领与提高、自主学习及团队协同能力的提高几个维度设计,主要考察课程思政改革能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反映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响应情况。

3 《基因工程》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课程组作为教学管理基层组织单位,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名教师点评课、教师自我反思等形式,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出建议,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整改完善。学期末从学生成绩和授课形式满意度、学习兴趣的激发、思政教育的引领与提高、自主学习及团队協同能力的提高几个维度考察课程思政的效果。每个维度设置不同响应梯度并赋值,统计学生在课程思政前与课程思政后的响应数值,利用SPSS26 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表1)。检验结果显示,在《基因工程》课程中实施有效的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的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该授课形式满意度等方面有了极显著的提高(P≤0.01),同时也一定程度的促进了学生的成绩及自主学习、团队协同能力的培养(0.01≤P≤0.05)。

本研究在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及其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开展了丰富的课程思政案例分析,通过现场感知,激发学生对知识认知的内在驱动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无缝对接,构建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素养教育融合为一体的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基于课程理论视角,探索思政课教学评价,构建学生知识掌握及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的评价体系,切实评估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鹏程.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哲学意蕴[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6): 9-12.

[2] 贺志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基础[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 10(3): 34-37, 43.

[3]梁微. 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 6(8): 43-45.

[4] 余光辉, 覃永华, 龚汉雨, 等. 融课程思政和批判性思维于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策略和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2): 46-47.

[5] 李崴, 周宜君. 基于“微生物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1): 39-43.

[6] 王忠华, 俞超, 斯越秀, 等. 地方性高校基因工程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 生物学通报, 2013, 48(6): 34-37.

[7] 张芸. 对基因工程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 生物学教学, 2015, 40(10): 62-62, 63.

[8] 徐启江, 周波, 闫海芳.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4): 21-25.

收稿日期:2020-09-23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HDXJJG2015-126);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项目(2016- JSJYLX-003);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SKYKCSZ2020-037;SKYKCSZ2020-032)

作者简介:苏亚蕊(1981—),女,河南开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利用及学科教学(生物)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郜晓峰(1982—),男,河南焦作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生命科学基因工程高等教育
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