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创造美好城市生活
2021-03-15
中央党校副教授胡薇谈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实现好这一目标,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工作立场,也是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成都市着眼于城市高品质发展,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其中,“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建设高标准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致力于让公共产品更加优质普惠、更加共享可及,必将推动高品质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公共服务升级版
将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从“基本”提升至“高品质”。“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提出,要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均衡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升级。基本公共服务是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其特点是“基本”和“普惠”,标准往往不会太高,是当前公共服务供给的主流态势。但自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需求呈现出“八个更”方面的重要变化,需要政府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成都市一直在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十三五”期间新增学位25.5万个,新增文化和体育设施超过建国以来总和,深入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使生活城市成为城市最鲜明的特质。而“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则在此基础上将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全面提升至新的层次,如要求未来五年高品质幼儿园数量要比2020年翻番,每千人口医师数将达到4.5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4岁以上等,这些指标不仅远超成都“十三五”时期的规划指标,甚至对标和领先于国内一线城市。
将公共服务的供给目标从“均等化”提升至“优质均衡化”。“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提出公共服务均衡普惠、优质高效的发展原则,这是比均等化更高的发展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提“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如何体现“明显提高”?成都将党中央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落地,提出了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均衡化已是均等化的升级版,优质均衡化则是更加复杂的政策目标,是在“量”的基础上对“质”的更高要求,是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对群众需求的更精准匹配,对政府资源配置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达到优质均衡,“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将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升级,一方面持续扩大资源供给,如新建改建学校、医院,增加学位床位等,另一方面则更关注城乡均衡、地区均衡、人群均衡,如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縣全覆盖、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等,使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并举。
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从户籍人口不断扩展至常住人口甚至是服务人口。“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提出,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由服务户籍人口向服务常住人口的转变。这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是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行动体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不断延伸,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承载能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所有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感受城市生活的温度。目前成都约有1680万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甚至超过2200万,服务好所有居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配置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彰显地方特色,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
“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将国家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扎实落地为地方版,并以更高质量的标准回应社会关切,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立足新阶段,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时期,成都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活品质得到了全方位提高,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是立足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定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在实现从区域中心城市跨越到国家中心城市,建构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部署,必将推动成都加速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锚定新目标,建设优教成都、健康成都、优雅成都、运动成都。到2035年,成都要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达到东部地区水平,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为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公共服务实现全面升级,全方位发力,以更超前的规划、更扎实的行动推动城市生活品质实现真正跃升,以匹配城市发展的新定位。为此,“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在教育、健康、文化和体育等方面谋划了28项重点举措,并编制年度行动计划和项目清单,逐项细化分解为切实可行的具体项目和实物投资,共同营造“闲有雅乐、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的美好家园。
着眼精细处,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好幸福。相比其他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更加“琐碎”,它关系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易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倍增工程中设置了许多贴近居民生活的发展项目,比如,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将会切实缓解市民的“教育焦虑”,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提升家庭幸福感;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则通过9项重大举措从资源供给与优化配置两方面发力,将会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共享崇尚运动的生活新风尚,则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融入城市更新的每一个细节,使市民可以通过家门口的社区运动角、遍布城市的绿岛健身新空间等,实现随处随时可运动新风尚。从细节处着眼,精雕细琢每一个生活细节,像绣花一样使每项公共服务踏踏实实地落到实处,是“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的最大亮点。
久久为功,持续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
推动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成都既有优势但也面临着复杂的瓶颈制约。如城市空间有限与公共服务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治理能力难以适应公共服务高品质、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城市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依然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圈层式”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等。“高品质公共服务”也并非成都独有,此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对高品质公共服务进行了探索,如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居层面)(2018年-2035年)》提出,要探索有限空间内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均等化、人性化供给,不断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之后,各地“十四五”规划也基本都对“高品质”进行了回应。如何在相互借鉴中不断探索高品质城市建设的规律,并立足自身优势做出亮点、作出实效,决定了“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能否行稳致远。为此,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系统推进,处理好统筹与分工之间的关系。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改革的系统性联动性愈发明显,要把握各项幸福工程之间的系统关联,进一步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做到整体推进和精准施策并举。“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的实施涉及20多个委办局、多个群团组织和事业单位,贯穿全市各个层级,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成都专门成立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进小组,并分设四个相关推进组,实行“挂图作战”,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开局。建议在下一步的推进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政策统筹、进度统筹和效果统筹,并调动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将幸福工程的推进融入到常态化的政府工作、融入到常态化的城市治理之中。
持续投入,处理好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民生需要投入,公共服务的优质供给更需要足够的财政支持。当前成都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每年都超过65%,而全国一些地方的民生支出都接近甚至超过了70%,北京更是将超八成支出投入到了民生。对标一线城市,成都需要進一步加大民生财政投入,建立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准确测算公共服务倍增所需的财政资金,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发展,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运用商业逻辑充实公共服务供给。当然,民生也连着内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使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和休闲服务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多元参与,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之间的关系。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者在政府,但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一定完全依靠政府。理论上公共服务的供给链条可以被拆分为政策制定、资金供给、服务提供和监督管理等诸多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是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的必由之路。目前成都市已开展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组建了教育、医疗、体育、绿道、益民五大民生投资集团,推动市场不断创新公共服务的产品。在幸福工程规划中还提出探索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共建共营的制度接口和运营机制,引入城市合伙人共同实施片区综合开发等举措。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民生事业的发展规律,更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之中,做到以市场逻辑活化供给机制,以公益逻辑实现公平目标。
此外,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进一步调动教师、医务工作者、文体工作者的改革积极性,使他们也能从改革中获益,使高品质公共服务的“人才”真正活跃起来。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公共服务政策制定、服务、监督和评价,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服务品质的核心标准。
科学配置,处理好服务增量与城市容量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成都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城市空间容量有限、布局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根据人口的数量、密度、结构更加科学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同时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成为改革的关键。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建议在做好增量的同时进一步用好存量,可以兼容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鼓励时空共享。放眼长远,成都应进一步增强对现有公共服务存量的盘活改造,推动内涵式发展,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