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2021-03-15夏云龙
夏云龙
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階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而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因此,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深度三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再简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定义和优势,最后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生活化的物理素材等方面分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固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学科学习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习中。由于理工科的学科知识较为抽象,且理解难度较高,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来辅助理论方面的学习,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生活化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由于其贴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而备受关注。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方面
受传统的应试化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和学习。此外,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方面,采取加大作业量,即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的“题海”式教学策略。这种传统的教学策略,虽然会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长久来看,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在物理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对物理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1]。
(二)教学方式方面
目前,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除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的生活化意识较为浅薄之外,还存在教学方式片面和单一的情况。部分初中物理教师无论是在理论课堂上,还是在实践课堂上,均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主要以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对于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或理论课堂中所存在的疑问或思考,不与学生进行深刻的探究和讨论,而是一语带过,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教学环节。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互动极少,学生成了机械化的抄笔记机器,没有自主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经过自身的思考和消化,而仅仅停留于表面的刻板的印象,这就导致在做物理题的过程中,缺乏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除此之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无法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这样的教学势必使得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低下[2]。
(三)教学深度方面
虽然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已逐步被物理教育者所重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种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灵活应用。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仅仅是将“生活”二字生硬地穿插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而没有去挖掘生活中与所要学习的初中物理知识相关的实验素材,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物理学习中感受生活。在解读物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所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物理来自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现象的道理,以此拓展学生物理学习的深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3]。
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定义和优势
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模式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将这种物理现象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联系,增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研读物理教材,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综合素养。这种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采用生活化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降低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枯燥性。此外,通过加强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认识和探索,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动者,进而挖掘学生的物理潜力,实现巩固已学物理知识的目的。
第二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新奇事物的探索和物理实验,使学生明白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而促使其主动学习物理知识[4]。
三、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物理水平。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对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氛围的渲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通过提升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来增强其对物理知识的巩固。比如,在学习“相互作用力”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在实验课程中通过对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互挂与拉引,直观地为学生讲述力的相互作用,而“弹簧测力计”这一实验模拟了学生体育课堂中的拔河环节,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更容易理解[5]。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班级小型的拔河比赛,以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感受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由于初中生对实践环节的兴趣较强,因此,教师在设置物理实验环节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趋向和物理实验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诸如此类的实验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对相关的物理知识更加感兴趣,也能降低对物理知识学习的难度。学生的亲身体会和实践经历也能使物理实验的结果更加深刻地根植于学生的记忆中。经过学生的初步思考、合作讨论以及教师最终的点拨和讲解,学生充分理解了力的作用原理。
(二)挖掘生活化的物理素材
目前,受以核心素養为核心的初中物理教育理念的影响,理科的学习更加注重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物理的实验教学课堂中也是如此。教师要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来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点时,当涉及在同一容器同一液体中观察不同物质的悬浮情况和密度计算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展示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讲解。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较大的装有适量水的容器,再往里面放置三个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在水中呈悬浮、不同程度的漂浮情况,引导学生比较三者的重力和密度。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游泳经验,回想戴泳圈和不戴泳圈的浮力情况。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相关实验,以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影响浮力的因素,从而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由于浮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在与生活化的内容相结合的时候,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大。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教材资源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更多地采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来设置物理实验环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课堂的参与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的体验感,避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产生消极、懈怠心理[6]。
(三)结合生活与物理的联系
在物理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对物理的学习也最终将服务于生活,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随着初中生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生能够自主地对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并总结所见的物理现象。通过所学的物理原理去解释生活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热学”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常见的生活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让学生观察自家在烧热水时所用的烧水壶,其壶底一般由什么材料制成?具有什么作用?其热水壶的颜色和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设计者在设计热水壶时要将其做成同一种形状或使用同一种材料?学生在自主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其物理原理。另外,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以便获取教师及时、正面的解答。可见,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初中生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敏感度较高这一性格特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展开研究和思考,能更好地理解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从而化繁为简,增强其学习效果。
四、结语
为了使现代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摒弃原有的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融入生活化的实验课堂情境使初中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改善,全面提高了初中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培养应用型的物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代荣.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学周刊,2018(19):80.
[2]罗华平.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3):298.
[3]郭美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明日,2018(27):129.
[4]张国统.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分析[J].求知导刊,2018(22):113.
[5]刘光剑.探析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92.
[6]王之芳.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