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寄读者:愿我们在全世界继续相遇

2021-03-15贺为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环球

贺为

几天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很简单、热度却极高的话题:“怎样评价你的2020年?”在大量的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无聊”“悲伤”“艰难”“失去”……一时间,仿佛全世界都在感慨,都在缅怀,都在如释重负:“2020年终于过去了。”

是的,2020年确实是艰难的一年。各种规模的自然灾害、此起彼伏的战争、席卷全球的疫情——这一切都令人措手不及。而去年的这个时候,《环球人文地理》编辑部和所有人一样,都在喜气洋洋地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新年和春节。但没有人知道,我们将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见证死亡,见证历史,见证痛苦的离别,见证勇气的赞歌;而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则变成了遗憾,永远留在了那个寂静的春天。

但请不要忘记,2020年也是收获的一年:科学技术领域仍然保持着日新月异的姿态,社会被引领、推动着不断前进,而人类探索宇宙、迈向未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上天、入地、登极、下海,攀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巅,下潜到海洋的最深处;飞船和卫星前往月球、火星的表面,“天眼”凝视着浩瀚的宇宙边缘。“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对于《环球人文地理》而言,我们同样度过了忙碌、充实的一年。一月,我们前往中亚神秘的“五个斯坦国”,并回顾了作者宝哥在北极因纽特人营地的生活故事;二、三月,由于疫情,杂志合刊,在原有的世界五大唐人街基础上,又临时策划了有关武汉的内容;四月,我们沿着敦煌铁路旅行,驶向了祖国大地最西北的风景,这一期的“万蛇之岛”、海地太阳城、日本函馆等几篇文章也都备受读者喜爱;五月,摄影师苏学携带着他的尼泊尔10年拍摄情缘,与葛玉修在青海坚持拍摄野生动物25年的故事,一起走入了大家的视野;六月,一位82岁的老人撰文写下她前往南极的经历,李宗利则告诉我们,他是如何成为61年来首位登顶贡嘎主峰的中国登山家;七月,世界各地的粉红湖、卡塔尔的魔幻建筑、荷兰摄影师镜头下的森林光影,惊艳了人们的视觉;八月,重庆武隆的懒坝生活、中国台北文艺之旅、瑞典“国王之路”徒步三篇文章,阐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意境;九月,挪威的四大峡湾风光绝世,印度最神秘的东北邦令人流连忘返;十月,我们走上千年南丝绸之路,又跟随骑行家钟思伟穿越南美洲的沙漠与高原;十一月,中国首个国家公园——青海“三江源”正式揭秘;十二月,故宫迎来了它六百岁的生日,长江上的水文奇迹白鹤梁,更是述说着上千年的故事……

而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又筹备了更精彩的内容。相信各位读者在阅读本期目录时便会发现,本刊的栏目又有了变化:我们新增了短小精妙的“微科普”栏目,旨在以简练的语言介绍各种科学、地理知识;同時,“风物志”变更为“物语”,其中的“遗产”和“建筑”,被“小巷”和“衣冠”取代,期待它们能带给大家惊喜。

最后,我想再次说回时间。

回顾过去的366个昼夜,在全球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降低内容的质量,而是以更加挑剔和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和寻找最好的选题、最美的风景。最终,在《环球人文地理》杂志中,所呈现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张图片,都凝聚着作者、摄影师和整个编辑部共同的心血,携带着关于世界的美好与热爱。我们坚信,总有一段文字,会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感动,也总有一幅画面,会唤醒人们心底的诗歌与远方。

既春将至,快雪时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愿悲伤不再蔓延,也愿我们在全世界继续相遇。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环球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试谈打开地理一扇门,领略天下奇人文
环球·创意
环球·创意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