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兰西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比较分析

2021-03-15程玉红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葛兰西市民社会马克思

程玉红

摘要: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并不是最新出现的,它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市民社会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黑格尔到哈贝马斯等多位思想家都有他们自己不同的看法。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是从黑格尔那里继承来的,他的经济基础理论是来源于现实社会的物质利益,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文化视角主要是从俄国十月革命的现实中得来的启发,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进行的,因此,本文将通过市民社会的概念、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对市民社会的超越这三个章节来进行写作。

关键词: 葛兰西;马克思;市民社会

(一)市民社会的概念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是人类进步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当时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使人们处在一个平等公正的环境当中,让人们在经济生活当中有了一个社会的保障,马克思同意这一观点,但是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当中,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意见并不相同,马克思认为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并用唯物史观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社会的经济关系既经济基础,然而葛兰西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市民社会不属于经济基础领域,而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而他的这种理论是为了解决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葛兰西跳出原有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这一思维模式,结合现实的实际生活问题来进行理论创新,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却相继多次失败中,葛兰西进行了不断的反思,随后他发现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东西方的社会结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当时的俄国的市民社会还不完备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有着强大的已经完全成熟的市民社会,而这也正是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有人说葛兰西背离了马克思,其实二者的市民社会只是侧重点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但他们二人都认为社会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只不过马克思更侧重于经济层面而葛兰西更侧重于文化层面,而且他们都没有否定过对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属于互补,葛兰西为马克思补充了精神层面的市民社会,马克思为葛兰西补充了经济方面的市民社会,

(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

从葛兰西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和理论来说,他们二者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的看法大相径庭,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核心,不同的理论特色 。

马克思: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并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意识形态又制约与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市民社会构成了社会存在的物质生活领域,与物质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国家则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政治生活领域,以政治活动为内容。它指出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市民社会的成员组成了国家,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促成了国家,市民社会的目的和任务呼唤着国家。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国家产生于市民社会。而是政治国家的性质,是由市民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葛兰西:现代国家是加上了专政的领导权。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及其国家关系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影响,但其实不管是马克思还是葛兰西都不同程度的是从黑格尔那里接过市民社会的概念的,只不过马克思是把它等同于所有的经济关系,葛兰西则把它纳入了上层建筑领域,与马克思不同的是葛兰西关注的重点是上层建筑自身的生存,而不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关系,葛安西所说的思想上层建筑意思是意识形态对政治国家的作用,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需要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对民众进行思想和道德的熏陶,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和道德羞耻感和认同感,不能紧紧地依靠武力来进行社会的领导,要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葛兰西和马克思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把市民社会看作是积极的对社会具有进步意义的,而把政治国家则看作是带有消极的,由于时代的不同,国家的统治方式也随发生了变化,葛兰西通过对现代国家这一问题的仔细研究,提出了现代国家是加上了专政的领导权这一概念,这也是他把古代中世纪式强权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区分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互为作用,共同构成整个上层建筑同时又对经济基础起作用。

(三)对市民社会的超越

从黑格尔开始,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主要是反映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主要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社会中遇到的种种矛盾,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选择青年职业时期的考虑当中就有提到过他的理想,就是能够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身,这是他在青年时期的理想,并且终其一生都为这个目标而奋斗,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曾经做出过演讲,后来在毕业时马克思也找到了为其终身奋斗的事业,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然而要实现这一理想,仅仅实现政治社会的解放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这本书中批判了鲍威尔把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等同起来的观点,并且指出政治制度的种种弊端,当前的市民社会的各种问题并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此外刚刚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并不能實现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等劳苦大众仍然被压迫被奴役,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上进行革命,最终完成对市民社会的超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葛兰西在面对对市民社会超越的问题上认为随着市民社会力量的强大,社会里的强制力量会不断的消失,最终市民社会会完成自身对自身的超越。在葛兰西看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消亡必然伴随的政治社会的消亡,因而国家中的强制性力量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属于市民社会的人民的道德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将会逐渐强大,国家强制力和暴力的一面将会结束,原来的强制力量的市民社会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完全具有伦理道德的社会,国家将不是原来的国家,市民社会原有的性质和范围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最后市民社会不再是政治社会与国家的防御体系,而是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保卫者,从而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超越。

总结

马克思与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他们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被纳入了经济基础的范畴,主要从经济关系来进行理解,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都被纳入了上层建筑的领域,主要着重于意识形态方面 ,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而他们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给历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都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弊端,试图终结市民社会的矛盾,因此,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理论阐述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论阐述 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对于我们树立公民意识新增自由,自立自律的公民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有利于形成全球范围内机会平等社会地位平等,有利于国际社会的互动,有利于消除种族歧视和分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猜你喜欢

葛兰西市民社会马克思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浅议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从“政治解放”概念看马克思与布鲁诺·鲍威尔哲学思想的关联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