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眸玉爪不凡材

2021-03-15田蔚恩

东方收藏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翅雄鹰纹饰

田蔚恩

古今中外,“鹰”的艺术形象,被寄予了人们搏天壮志和不屈的精神。国外,“鹰”图形常被作为家族的纹章,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中国,“鹰”也常常作为民族图腾,或是作为坚毅精神的象征,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广彩瓷器上,“鹰”也是常见的纹饰。由于大多远销国外,广彩瓷器上常见西方定制的“鹰”纹饰。而在民国时期,也是广彩行业发展转变的时期,广彩瓷器上出现了广彩画师自主创作的“鹰”纹饰。本文举例分析一些广彩瓷器上“鹰”纹饰,对比中西方“鹰”纹饰的不同,进而浅析中西方“鹰”文化含义的差异。

外销欧洲广彩瓷器上的“鹰”纹饰

清代,是广彩瓷器诞生并繁荣发展的时期。在诞生的初期,由于面向国外市场销售的缘故,广彩瓷器具有浓郁的西方特色。国外的商人在广州定制瓷器,工匠们按照西方商人提供的设计来制作广彩瓷器,也就是“来样定制”。 “来样定制”的广彩瓷器之中,有不少以“鹰”纹为装饰。这些“鹰”图案大多是纹章纹的构成图案,有些是纹章纹的主体图案,有些是作为纹章纹的顶饰出现。这与西方喜爱以“鹰”图案作为纹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鹰”图案的纹章在欧洲纹章中约占2%,多为贵族纹章。

欧洲鹰纹章的形成,源于西方早期对鹰形象的崇拜。在古希腊神话中,鹰是“众神之神”宙斯的使者。古罗马时代,鹰象征罗马的主神朱庇特,象征着“不朽、人的灵魂与世俗的权力”。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罗马将领盖乌斯·马略将“鹰”定为罗马军团的标志。后来,鹰又逐渐成为罗马帝王的象征。在罗马帝王葬礼上,“帝王尸体被放在柴堆上,与一只鹰绑在一起。在点火的时候,鹰会被释放,带着帝王的灵魂飞向天空,帝王灵魂被天堂所接纳,享受神圣的荣耀” 。早期罗马帝国的标志的“鹰”是单头的。公元330年,罗马帝国迁都处欧亚大陆结合处的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帝國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继续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其国家标志也从单头鹰逐步演变为双头鹰,“一个头象征着罗马,一个头象征着君士坦丁堡”,傲视东西两方。中世纪时,鹰作为帝王的标志,经常出现在印章或是硬币中。12世纪,纹章兴起后,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一世、英国的亨利六世等君主都使用过“鹰”作为纹章。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文化之间交流融合,鹰也被作为尊贵的象征运用到各个欧洲贵族的纹章中。

清代广彩瓷上的“鹰”图案大多是纹章纹的构成图案。有些“鹰”图案是纹章纹的主体图案。例如,图1是清乾隆广彩纹章纹镂空双耳高足盖罐。整个盖罐作镂空设计,花形盖钮,喇叭形高足。盖与足菊瓣纹装饰,与镂空处融为一体、互相呼应。这类镂空透气的盖罐,西方人常用于盛装板栗等干果。盖罐的内心绘有拿骚王子和普鲁士公主的联姻纹章。此盖罐是献给荷兰奥兰治拿骚王朝王子威廉五世一套餐具中的其中一件,整套餐具共一千余件,精美而华丽。威廉五世是英格兰安妮公主之子、乔治二世之孙。1767年,威廉五世迎娶了普鲁士公主弗里德里克·索菲。该套餐具可能是于1792年,献给威廉五世和普鲁士公主的25周年结婚礼物。盖罐的纹章纹中,右边普鲁士公主的纹章主体就是“鹰”图案,一只头戴皇冠的黑鹰,头望向左边,展开双翅,鹰爪还抓举着长剑和权杖。又如图2是清乾隆粉彩描金Rous家族纹章纹汤盘。此盘装饰简洁大方。盘沿一周卷草纹金边,并绘有金色折枝花卉装饰。纹章纹中的左侧便是一只蓝色的雄鹰,雄鹰头偏向右边,张开双翅,正身直立。盘心绘Rous家族的纹章纹。Rous家族起源于英国德文郡(Devon),后来移居康沃郡(Cornwall)和蒙茅斯郡(Monmouthshire)。

清代广彩瓷上的“鹰”图案,有些仅仅作为纹章的顶饰。如图3是清乾隆广彩Le Mesurier家族纹章纹水果托盘。托盘盘沿是一周描金边饰和镂空设计。盘中绘Le Mesurier家族纹章纹,四周绘荔枝、葡萄、佛手瓜等折枝水果花卉。Le Mesurier家族纹章纹的顶饰就是一只侧立的棕色雄鹰,微微张开双翅。还有,图4是清乾隆粉彩描金Webb家族纹章纹汤盘。盘沿描金且绘有堆白折枝花卉,盘心绘有Webb家族纹章纹。Webb家族是生活在英国威尔特郡(Wiltshire)和多赛特郡(Dorset)的准男爵家族。Webb家族纹章的顶饰也是一只鹰,金色的雄鹰展开双翅,好似要展翅高飞一样。

有些广彩纹章纹瓷上的“鹰”图案,本为家族纹章纹的顶饰,但作为整体纹章纹的代表,画在醒目的位置。如图5是清乾隆广彩Maunsell家族纹章纹花口盘。盘装饰简洁,盘心绘着Maunsell家族纹章纹的顶饰,一只微微张开双翅的雄鹰,身形十分矫健,隐约可见壮硕的肌肉,目光坚毅。这个广彩纹章纹盘以顶饰代表家族纹章纹,“鹰”图案下直接是定制者姓名的缩写“J.E.M”。再比如,图6是清嘉庆广彩Sandilands家族纹章纹盖盅及托盘。盖盅的下腹部和托盘的盘心绘有Sandilands家族纹章纹。而这个纹章纹也是经过简化的,将原本为顶饰的“鹰”图案作为主体,一只望向左边展开双翅的雄鹰。在“鹰”图案上面是家族铭言,下面则是家族缩写“S”。

还有一些广彩纹章纹瓷,“鹰”图案同时出现在纹章纹的顶饰和主体盾形图案里。图7是清乾隆广彩William Chambers家族纹章纹咖啡壶。壶整体装饰颇具洛可可风,优雅精致。壶身绘有折枝西洋花卉,辅以丝带、花朵花边等装饰。壶嘴下方绘Chambers家族纹章纹,图案上半部就是一只展翅雄鹰,头偏向左边。壶的侧面靠近壶颈处,画着Chambers家族纹章的顶饰,一只敛翅侧立的雄鹰。此壶为著名建筑家William Chambers通过瑞典东印度公司所定制。而图8是清广彩港口图Cooke家族纹章纹汤盆。盘心海棠形描金开光,开光内绘西洋风景图。盘沿左右各两个描金花边开光,开光内绘港口风景。盘沿正上方和正下方是Cooke家族纹章。正上方是Cooke家族纹章的顶饰,一只头戴王冠的雄鹰。这只雄鹰十分独特,身体一半红色一半黑色,而展开的双翅则是白色。雄鹰的形象不仅作为顶饰,Cooke家族的主体纹章,盾形的左上和右下各有三只头戴王冠的白色雄鹰。

外销美国广彩瓷器上的“鹰”纹饰

这一时期,除了欧洲定制的广彩瓷,还有一部分美国定制的广彩瓷。19世纪,随着欧洲市场的没落,外销的广彩瓷需要寻找新的海外市场。而此时,新兴的美国为广彩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对于来自远东的广彩瓷,美国人着迷于它鲜艳明快的色彩、繁琐富丽的装饰以及充满东方情调的图案。由于美国对鹰的崇拜,鹰几乎成为美国的象征,所以美国定制的广彩瓷器上大都会出现“鹰”图案。这类销往美国的广彩瓷,其上画着的“鹰”图案,不同于欧洲定制的“鹰”图案代表家族,而是作为美国这个国家的象征。

1782年,象征独立、自由、力量、勇气的秃鹰被设计成美国国徽的主体图案。自此之后,“鹰”图案作为美国国家的象征,大量运用在建筑、制服、邮票、美元纸币、硬币等等,融入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1784 年,“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成功后,中美海上贸易迅速发展。在1784—1810 年间,有大量的绘有老鹰图案的广彩瓷出口到美国,“与其他特殊设计图案的瓷器相比,其数量是最大的”,这些广彩瓷的鹰图案,也是来源于美国国徽、美国社团徽章等。

图9是广彩美国徽章纹酒壶。这个酒壶腹部的一面,绘有鹰图案,雄鹰展翅飞翔,其中一爪握美国国旗。鹰的周围一圈写有铭文:“凭借美德和勇气,我们解放了我们的国家,扩展了我们的商业,奠定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基础。”鹰面板的对面是一艘船的航海图。壶流正下方,写有“MARY SWIFT”。美国皇后号第一次远航广州的事务长是John White Swift。他的兄弟Charles于1783年12月31日与Mary Rich结婚。这个棕榈酒壶可能是为这对新人定做的结婚礼物。

图10是广彩鹰纹菲茨休盘,年代约为1800年。此盘的中央绘有美国鹰图案,展翅飞翔的雄鹰,鹰胸前有红白蓝色的盾牌。鹰图案的周围装饰有菲茨休纹饰。菲茨休(Fitzhugh)纹饰,大多由四组八宝花纹对称装饰,在中国俗称“八宝花”。因英国东印度公司常驻广州管理会主任的菲茨休经常定制这种瓷器,故称之为菲茨休纹饰。18世纪末期,菲茨休纹饰兴起,大量销往欧洲。至19世纪,菲茨休纹饰瓷转销美国,并在纹饰中添加了美国的标志性图案“鹰”。

图11是广彩辛辛那提纹章盘。此盘的中央繪有辛辛那提协会纹章,以一只张开双翅的白头秃鹰为主体,在鹰腹部有椭圆形徽章。这个纹章模仿自辛辛那提勋章。在1783年,辛辛那提协会由一群曾在华盛顿革命期间服役的军官建立。1783年4月15日,Henry Knox将军提议组建该协会。Samuel Shaw(1754—1794)船长曾是Henry Knox将军的助手。Samuel Shaw是1784年乘坐美国皇后号从纽约出发前往广州,后来担任了美国在广州的领事。他曾在广州的个人日记中写道:“我希望在一套瓷器上有一件象征辛辛那提勋章的东西。”由此推测Shaw随后设计定制了一批辛辛那提徽章的瓷器。

广彩瓷器上的“鹰”纹饰

民国时期的广彩瓷器,仍然有面向国外销售,并且也有部分广彩转型内销。所以,这一时期的广彩既有西洋定制,又有广彩画师自主创作的广彩瓷。而“鹰”图案,也不仅出现于外销的广彩瓷器上,也单纯作为主体装饰图案出现在内销广彩瓷器上。

这一时期的广彩瓷器上,仍然绘有“鹰”图案作为纹章纹出现。同时,广彩瓷画师借鉴中国传统国画技法以及广东当地画派技法,甚至于有些画家直接参与到广彩创作中去,一些广彩瓷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鹰”图案的运用上,开始使用“鹰”作为广彩瓷主体装饰。而在“鹰”的描绘技巧上,既吸取了点染、顿挫等传统的国画技巧,又吸收了岭南画派“求真”的画法。

图12为民国广彩镂空老鹰纹盘。盘沿绘一周锦地开光山水,并做镂空设计。盘心则是以“鹰”为主体的图案,一只健硕的雄鹰站立在山石之上。双翅微张,一爪抬起,身体前倾,目光锐利,似是意欲飞起捕捉猎物。鹰的描绘细致入微,纤毫可见,气韵生动,栩栩如生。整个“鹰”的形象既吸取了传统国画“鹰”的描绘技巧(图13),又与“岭南画派”高奇峰等人所画的“鹰”(图14)风貌相似。这类“雄鹰图”,同时也蕴含着“岭南画派”的革新精神,表达了在时局动乱之中,仍有如“雄鹰”般“欲与天公试比高”英勇的精神诉求。可见,这类“雄鹰图”的广彩瓷,与欧洲和美国定制的广彩瓷上的“鹰”图案不同,不仅作为主体出现,而且面貌含义也截然不同。

鹰纹饰,是常见于广彩瓷器上的纹饰之一。“鹰”纹饰的广彩瓷器中,既有西方“来样定制”的“鹰”,也有深受“岭南画派”影响的“鹰”。欧洲定制的广彩瓷上的“鹰”图案,大多出现在纹章纹中,显示着家族的荣耀。美国定制的广彩瓷上的“鹰”图案,则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

而民国时期的广彩瓷上的“雄鹰图”,以“鹰”为主体图案,既有中国传统花鸟绘画技法,又体现“岭南画派”的新风貌。这些不同的“鹰”图案出现在广彩瓷器上,更为具象地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猜你喜欢

双翅雄鹰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永远的帕米尔雄鹰
秋江的晚上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画中话
你的世界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归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