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活成本竞争力 构建高品质宜居生活性城市
2021-03-15
市委党校教师廖红君谈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成都市已坚持32年办好民生实事,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都市乘势而上提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勾勒出下一个五年幸福美好生活的蓝图。“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聚焦于市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让市民居住既有保障又有品质,让市民消费既有温饱又有多样性,让市民生活既有便捷又有舒适。该工程不仅惠于民,也利于城,有利于打造“中国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超大城市,有利于引领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高品质宜居生活性城市。
实现人人住有所居,让城市宜居更有底气
自古以来,安居乐业就是百姓所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春秋时期的《道德经》一书即有“安其居,乐其俗”之说;东汉时期班固在《史记·货殖列传》篇中,提到“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即只有安于所居,才能乐其所业。的确,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诉求,是人民群众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前提,在城市有房可住,才有归属感可言。为了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成都市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尽最大可能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难题。
2016年以来,成都市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一手抓好限购限贷不松劲,一手稳定地价,建设保障房、人才公寓,纵观调控效果略有成效,房价收入比位居副省级以上城市第15位就是最好的证明。“十四五”时期,实施“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将继续为市民安家保驾护航,“有保障、可选择”将是未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供给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即让中低收入群体得到住房保障、居有定所,让“蓉漂”一族获得安家支持、心有归属,让高收入群体有多样选择、享品质住所。
解决住房难题是成都市民的当务之需,也是成都发展的当务之急。城市房价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城市宜居程度、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密切关联。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重视人才,城市才有未来。城市房价过高只会让青年人望而却步,只有持续保持房价收入比处于较低水平,为人才提供安家支持,才能构建“宜居”城市品牌,持久保持蓉城吸引力,让优秀人才愿意来蓉、愿意留蓉,为成都未来发展注入活力,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扩大内需是城市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将挤占居民消费,只有持续保持房价收入比处于较低水平,加大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供给体系,才能降低市民的居住成本,释放市民消费潜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大城崛起,基础在实体经济。城市房价过高会推高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削弱创业精神,磨灭创新意志,只有稳定房价才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稳定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打造城市未来发展新优势。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让城市未来发展更有活力
成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农田,造就“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景象。即便如此,成都市也始终牢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的真理,全力保障市民“菜篮子”量足价稳,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成都“菜篮子”供给依旧稳定,让市民幸福感、安全感满满。
实施“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将一手稳定生活基本消费,一手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助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让所有群体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未来五年,成都将持续实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计划,培育重点保供企业30家以上、大型购物中心200个以上和标准化改造菜市场400家以上、生鲜超市2000家以上,真正做到产得出、运得到、供得上、稳得价,促使成都“菜篮子”产品能快速、低价从菜园子到餐桌,让市民基本生活有保障,让市民安全感幸福感更足。实施商品保供稳价计划,是切实稳定传统领域消费,为新型消费发展“挪”空间,既有利于稳定民心,又有利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创新,让城市未来发展更有活力。
成都是“休闲之都”、“美食之都”,奉行“安逸”生活的成都人热衷于“吃喝玩乐”,市民消费早已从生存型实物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服务消费,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国际化……才是成都市民新的消费需求和期待。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成都顺势而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将集聚更多优质的消费资源,推动城市发展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促使生活性服务业转型提质,促进生活性服务供给与需求精准有效对接,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服务消费新需求,让市民生活更具新潮、品质、国际范儿,进一步巩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的地位。实际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彰显天府魅力的绝佳平台,有利于优质成都品牌“走出去”,提升成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成都品牌更好地参与国际大循环,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生活社区便捷舒适,让城市生活更有品质
生活服务便捷暖心也是“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不仅串起了成都市民的衣食住行,也圈出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近几年,不少成都市民从家门口步行15分钟就能到菜市场、超市、公园、学校、医院。“生活成本竞争力工程”将继续做优做强“15分钟步行生活圈”,在社区就能實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事有所办,全面提升衣食住行游购娱等生活的便利舒适度,让市民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
生活服务便捷、丰富多元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100万人,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一方面证明了成都的强大吸引力,但同时,成都也正面临着“城”长之烦恼——“大城市病”。处理好“城市与人”的平衡关系,需要提前规划、未雨绸缪,打造“15分钟步行生活圈”既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又能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平衡、协调,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15分钟步行生活圈”是建设和谐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载体。居住社区承载着市民对基本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只有二者同时得到满足,市民才能获得“诗境居所”。未来五年,成都将打造综合体“邻里人家”50个,让市民心有归属、情有所依;将构筑“蜀都味”、“国际范儿”的特色商业街区,一方面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助力,另一方面以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凸显城市文化底色和辨识度,彰显成都生活魅力。
作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