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1年2月“12316”农事建议
2021-03-15
2月有“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时至“立春”,气温、日照、降雨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薹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但在气候温暖的重庆,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有“春雨贵如油”之称。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薹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2月日平均气温7.2~9.6 ℃,雨量22~29 mm。重庆市农事重点要密切注视天气预报及旱情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引水蓄水,预防春旱,保证春播,抓紧小春田管和大春备耕工作,加强畜禽、水产的饲养管理和疫情监控。
1 水稻
1)准备好种子。因地制宜地选择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优质高产良种,例如:渝香203、深两优5814、忠优78、陵优2号、宜香优2115、Y两优1号、Q优8号、丰两优一号、西农优10号、丰两优六号、T优111、T优618、T优109、科优21、冈优6380等。
2)选择购买无公害的农药、肥料、壮秧剂和农膜等农资,备好苗床和营养土。
3)低海拔地区和再生稻地区在下旬选择晴好天气开始播种育秧。播种前注意精选种子、药剂浸种和催芽播种,以防播哑谷造成烂种。
4)育秧方式选择旱育秧(抛秧)、无盘抛秧为宜。
5)多备多育秧,稀播育壮秧,确保实现满种满插。
2 玉米
1)准备好种子。因地制宜地选择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高产、优质和抗性较好的主导玉米品种,如帮豪玉108、鼎玉8号、豪单10号、农祥11、东单80号、秦奥23号、豪单168、三峡玉6号、帮豪58、润农88、可粒900、重玉100、郑单22、禾玉9566、渝单33号等。
2)选择购买无公害的农药、肥料和农膜。
3)城郊早市菜玉米区大棚育苗和地膜覆盖玉米开始陆续播种。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苗床,精选种子、浸种催芽,采用地膜肥球或软盘育苗。
3 油菜
注意增施硼肥。在油菜薹高16.65 cm时用硼砂100 g兑水50 kg(先用少量50 ℃热水溶化),选择晴天下午叶面喷施,以每张叶片喷湿为度。
4 蔬菜
1)2月上中旬整地、开厢施肥、覆膜,准备瓜类、豆类、茄果类的定植。
2)2月上中旬播种桩桩豆、四季豆、菜玉米、窝瓜、南瓜、黄瓜、春莴笋、春萝卜等菜;2月中下旬播种瓠瓜、豇豆、冬瓜、丝瓜等菜。
3)2月上中旬保护地定植番茄、辣椒、桩桩豆、四季豆、菜玉米、窝瓜、南瓜、黄瓜;2月中下旬保护地定植瓠瓜、豇豆、辣椒、茄子、黄瓜、冬瓜、丝瓜、春莴笋、春芹菜等菜。
4)加强茄果类苗期管理。以用药防病、淡粪水促苗、敞棚炼苗为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可水剂1 000倍液喷洒防治茄果类蔬菜幼苗猝倒病、立枯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
5 柑橘
5.1 苗圃管理
1)在“雨水”前后定植苗木。
2)嫁接苗和砧木苗干旱在萌芽前灌一次透水,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和根对养分的良好吸收。
3)用45%的晶体石硫合剂100~200倍液或机油乳剂100~200倍液喷施苗圃,杀灭越冬病虫。
5.2 幼树管理
1)改土建园差的果园,在树冠外围,要深翻压肥。
2)每株柑橘施肥:1~3年幼树施尿素分别是78、120、176 g,过磷酸钙分别是70、105、140 g,硫酸钾分别是38、60、89 g。
3)结合施肥再一次透水,以满足柑橘生长发育之需。
4)整理排水沟渠和沉砂池凼。
5)清园杀灭越冬病虫用药与苗圃同。
5.3 结果树管理
1)改土建园差的果园,在树冠外围,要深翻压肥。
2)每株柑橘施肥:初结果树施尿素0.31 kg,过磷酸钙0.27 kg,硫酸钾0.16 kg;成年结果树施尿素0.47 kg,过磷酸钙0.41 kg,硫酸钾0.23 kg。施肥沟的方式:幼树采用环状施肥,结果树采用条状或放射状施肥。施肥结合灌透水,促进花芽的良好发育和春梢的良好抽发。
3)整理排水溝渠和沉砂池凼。
4)清园杀灭越冬病虫用药与苗圃同。
5)整形修剪。修剪未完成的成年树,采用树冠顶部揭盖子(开天窗,透阳光),树冠中部疏短缩(2~5年生枝剪去一段或疏除,达立体结果);树冠下部提盘子(离地过低枝剪除,利于管理)。①温州蜜柑短截过长的枝条;②柚类采用“顶上重、四方轻、外围重、内部轻”的修剪原则,保留树冠内部的无叶结果母枝;③柠檬过密的生长枝从基部剪除,短截衰老枝,注通风透光。
5.4 高接换种
高接换种是指在树冠的主枝或分枝上的较高部位进行嫁接,将原品种改换成良种。
1)高接的时间。在2月萌发前进行。
2)高接的部位。选择较直立的主枝或分枝,在分叉上方的15~20 cm处嫁接。一般成年树距地1.3~1.5 m为宜。1 m左右的树冠,高接10个芽以内;2 m左右的树冠,高接15~20个芽;3 m以上的树冠,高接25~30个芽。
3)高接的方法。可以用单芽腹接或切接。春季以单芽切接为主,也可以用腹接法,其他季节多用腹接法。切接时要求在接前1~2 d锯断砧桩,使多余水分蒸发,以免接口霉烂。用利刀将砧木修光滑,中间比四周略高,同时注意每个分枝上留一定数量的辅养枝,接口方位应选在朝向主干的一侧较好,切忌选在外侧以免结果后造成接口分裂。
4)高接后的管理。适时解除薄膜是成活重要的一环,接芽萌发后,先露出芽眼,下面的薄膜仍包扎,过早解除薄膜不利成活。分两次剪砧,第一次剪砧留20 cm的砧桩,保护接穗抽的新梢;第二次剪彩砧后立支柱;并在砧木伤口涂蜡,以免伤口霉烂;新梢长20 cm左右摘心,以促分枝;夏季炎热,用石灰水刷主干,以免日灼受伤。高接后,地下部要加强肥水管理,以利尽早恢复产量。
5)高接换种应注意的两个问题。①树龄不能过大,应在30年以内,超过30年树龄,树体已走向衰老,嫁接后不仅影响成活,而且给栽培管理带来诸多不便。30年以上老树,应砍伐后重新定植。②高接时注意接穗与中间砧亲和力,选择与砧木品种亲和力强的品种作接穗。
6 花卉
进入早春,气温回升,但气温起伏大,易出现倒春寒,应注意花卉防冻管理。雨水时节是花卉定栽的最好时期,应抓住时机进行花卉的定栽。
6.1 花木定植
挖苗一般应带根土,带土多少视根系大小而定,并用草绳将土球包扎好。落叶树种可不带土。定植穴应较种苗根系或土团较大较深,栽植时使根须均匀分布,将穴周表土铲入穴内约2/3时,抖动苗株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并压实后填入其余土壤,土穴与地面相平略有些凹,栽后立即浇水。大树苗定植后,要设立支架,防止倾倒。
6.2 合理施肥
根据不同花卉进行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基肥可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放射沟施、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东西、南北对称位置施肥,施后回填土壤。同时对苗圃土壤进行深翻熟化和施足底肥,为春播做好准备。
6.3 整形修剪
根据花卉苗木树冠要求,合理修剪,使枝叶内外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对遮阴较大的枝条进行短截,对衰弱树则通过大枝回缩,剪除交叉枝,并生重叠枝、密弱枝、枯枝、病虫枝、生长位置不当的徒长枝,使枝梢分布均匀。部分花卉适宜重剪,此时各类花木体内储存营养丰富,重剪后,可减少生长点,留下来的芽眼抽芽生长整齐,植株生长更加健壮。
6.4 病虫害防治
随着气温升高,花木发芽生长,病虫害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白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防治;喷施40%的氧化乐果1 000倍液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类,喷施菊酯类药物2 000倍液防治蝶蛾类鳞翅目昆虫等。
6.5 防止冻害
随着气温转暖,应逐渐减少对花木的防寒设施,但当寒潮来临时,应重新进行花木的防寒处理,以防止冻害的发生。
7 畜牧
7.1 继续做好畜禽防寒越冬工作
虽然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春气温变化不定,畜禽保暖工作不能放松。生猪仍需大棚保暖;牛、羊舍防止冷风侵入,在晴天时,要将耕牛赶至温暖处,每天刷牛体一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7.2 加强饲养管理
牛、羊放牧以迟放早收为原则;由于田野间青草尚未生长,牛、羊收牧后,傍晚需适当补充精料和优质牧草,如补充人工栽培的黑麦草等,防止牛、羊掉膘出现春季死亡。
7.3 适时补栏
年猪宰杀后,圈舍多出现空虚,养猪专业户要抓住时机及时补栏;补栏时尽量选择良种仔猪;养殖户如果购猪补栏,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即存栏肥猪售完后,栏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后再进猪,可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7.4 注意圈舍通风换气
畜禽专业户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必须注意圈舍的通风,防止由于圈舍空气过于混浊引发呼吸道疾病。
7.5 做好防疫工作
按免疫程序搞好疫苗接种工作,对抗体未达到要求的畜禽群体或漏防的个体,要及时补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在补栏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从疫区引进畜禽,畜禽引进后要进行1个月隔离观察方可混群飼养。
8 水产
2月降雨量偏少,水温渐升。其主要渔事:继续落实蓄水保水措施;搞好养殖设施维修整治;加强鱼种调配、放养等工作。
8.1 做好池塘蓄水保水工作
密切注视天气预报及旱情发展趋势,结合冬灌不失时机地引水蓄水,尽可能地将池塘等主要养殖水面蓄满水,确保安全渡过旱期。
8.2 搞好养殖设施维修
加强对养殖设施维修整治,防渗堵漏,加高加固,疏通清淤,确保各种养殖设施能够正常使用。
8.3 抓紧放养、调配鱼种(蟹种、鳖种)
选择规格大、品种纯、体健壮的苗种,在天气晴朗时放养(严禁在下雨天放养);鱼种不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到相邻地区调配,
8.4 做好鲤鱼及异育银鲫的繁殖准备工作
1)将亲鱼雌雄分池培育;2)提前做好产卵池、孵化池的清整消毒;3)扎好鱼巢以备后用。
8.5 认真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苗种放养及运输时应避免鱼体受伤,严防水霉病、斜管虫病及小瓜虫病的发生。
(来源: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