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库区3条支流夏季浮游生物现状及多样性分析

2021-03-15但言沈子伟余凤琴李燕张燕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群落结构三峡库区河流

但言 沈子伟 余凤琴 李燕 张燕

摘 要 为分析三峡库区长江支流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2015年6月对彭溪河、梅溪河、抱龙河3条支流共选取8个断面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74属157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18属53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33.76%;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呈硅藻-绿藻型,自三峡水库三期蓄水以来未发生显著变化。采集到浮游动物4门52属107种,其中轮虫最多,为23属53种,占浮游动物种类总数的49.53%。通过对8个断面Shannon Wiener指数、Marglef 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可以得出,三峡库区支流水质处于轻度-中度污染。

关键词 三峡库区;河流;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

2009年,三峡水库蓄水完成设计水位175 m,库区内各支流水文条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存在由自然河流向湖泊型转化的趋势。库区水环境的改变将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结构。本文根据在三峡库区3条支流的调查情况,分析该水域夏季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为三峡库区的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1 调查范围及方法

1.1 调查范围

彭溪河设置渠口镇(P1:N31°07'56.86″,E108°30'10.98″),高阳(P2:N31°05'38.77″,E108°40'36.02″),高速公路桥(P3:N30°58'22.57″,E108°42'38.07″)3个采样断面;梅溪河设置桂花桥(M1:N31°07'40.01″,E109°19'41.96″),康乐镇(M2:N31°07'2.29″,E109°26'10.63″),唐家湾(M3:N31°3'59.47″,E109°30'38.85″)3个断面;抱龙河流程短,设置石花村(B1:N30°58'56.48″,E110°1'47.25″),候老拐(B2:N30°59'53.16,E110°2'44.26″)2个断面。采样点见图1。

1.2 样品采集

采集包括定性采集和定量采集。

采集及固定方法参照文献[1]进行。

1.3 分析方法

1.3.1 种类鉴定与计数

浮游生物的镜检、种类鉴定及计数参照文献[2-9]进行。

1.3.2 多样性指数计算

以上各式中,S为群落的总种数,N为观察到的个体总数,Ni为第i种的个体数,Pi为物种i的个体数Ni占所有个体总数N的比例,即Pi=Ni/N。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015年6月,在调查区域抱龙河、梅溪河及彭溪河通过对所采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7种,隶属于8门74属。其中,硅藻门18属53种,绿藻门29属52种,蓝藻门13属28种,裸藻门4属10种,甲藻门3属5种,黄藻门3属4种,隐藻门3属4种,金藻门1属1种。硅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33.76%,绿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33.12%,蓝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17.83%,裸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6.37%,甲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3.18%,黄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2.55%,隐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2.55%,金藻门占所有藻类组成的0.64%。检出的优势藻类主要是硅藻门的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 Hassal),绿藻门的实球藻[Pandorina morum (Muell.)Bory.]、衣藻(Chlamydomonas sp.)、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甲藻门的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及隐藻门的卵形隐藻(Crytomonas ovata)。

不同河流及采样断面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物种数和密度不一。由表1可见,彭溪河最多(123种),抱龙河最少(82种)。8个监测断面中,P1断面种类最多(97种),M3断面最少(56种)。彭溪河、梅溪河以绿藻门为主,占比分别为37.40%、37.11%;抱龙河以硅藻门为主,占比为37.80%。由表2可见,3条河流浮游植物的密度为1.45×105~90.6×105 cells·L-1,平均值为29.18×105 cells·L-1,其中抱龙河最高、彭溪河最低;平均生物量为1.728 3 mg·L-1,变动幅度为0.466 7(M3)~3.149 1(B2)mg·L-1。

调查河流浮游植物H′、d′和J′范围分别为1.83~2.78、4.33~7.85、0.45~0.95,平均值分别为2.31、5.66、0.72。以断面来看:d′以P1断面最低,M3断面最高;H′以P3断面最低,B1断面最高;J′以P1断面最低,M1断面最高(见图2)。以河流来看:d′以梅溪河最高,彭溪河最低;H′、J′以抱龙河最高,彭溪河最低。

2.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此次调查中共鉴定浮游动物107种,隶属于4门52属。其中,轮虫23属53种,占浮游动物种类总数的49.53%;枝角类10属24种,占浮游动物种类总数的22.43%;原生动物13属23种,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21.50%;桡足类7种,占浮游动物种类总数的6.54%。由表3可知,3条河流以轮虫为主,彭溪河、梅溪河、抱龙河中轮虫数量占比分别为52.5%、50.0%、49.18%。检出的优势种有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ldonta)、梳状疣毛轮虫(Synchacta pectinat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枝角类中的优势种为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透明溞[Daphnia(Daphnia) hyaline];橈足类中的常见种是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

监测断面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39.71个/L,由表4可见,B2断面密度最低,P2断面密度最高;变动幅度为22.93~298.60个/L。以河流来看:彭溪河平均密度为235.30个/L,梅溪河平均密度为112.92个/L,抱龙河平均密度为36.50个/L。监测断面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13.2 mg·L-1,B2断面密度最低(2.3 mg·L-1),P2断面最高(443.2 mg·L-1)。以河流来看:抱龙河平均生物量最小,彭溪河平均生物量最大。

调查河流浮游动物H′、d′、J′范围分别为1.92~2.91、3.42~5.85、0.49~0.75,平均值分别为2.68、5.38、0.63。以断面来看:H′及d′以P1断面最低,J′以M2断面最低;H′、J′以P2断面最高,d′以B2断面最高(见图3)。以河流来看:J′以彭溪河最高,抱龙河最低;H′、d′以抱龙河最高,彭溪河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3.1 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调查水域浮游植物整体以硅藻门种类为主,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33.76%,其次是绿藻,占33.12%,硅藻与绿藻物种数量占比几乎无差异,即三峡库区支流夏季浮游植物群落整体属于硅藻-绿藻型。其中,抱龙河、梅溪河为绿藻-硅藻型,彭溪河为硅藻-绿藻型。彭溪河为本次调查3条支流中位于上游的支流,受三峡水库水位调节水流波动相对较大,而硅藻由于具有坚硬的硅外壳,能抵抗机械损伤,能够在波动较大的水体中生存[10]。陈勇等在2007年对三峡水库三期蓄水时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发现物种组成为呈硅藻-绿藻型[11]。朱永峰等在2015年对三峡水库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得出,在长江干流段和库湾群中采集到的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为绿藻-硅藻型[12]。张磊等在2013年对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中得出,在支流的物种组成为蓝藻-硅藻门,在长江干流的物种组成为硅藻-绿藻门[13]。与本研究结果相比,具体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群没有变化,仍为硅藻和绿藻,但是占绝对优势的藻类在不同的研究中有差异。王英才等在2009年对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藻类结构组成上,干流硅藻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支流则呈现多样化,绿藻、甲藻、隐藻均可能成为优势种群,但硅藻仍在整体上占有一定优势[14]。这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上一致。上述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自2007年三期蓄水以来,经过10多年的过渡,浮游植物的组成比较稳定,未发生显著变化,这也与朱永峰的研究结果[12]一致。

就3条支流来看,表现出由上游至下游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逐渐增多的现象,下游的抱龙河为典型的库区静水环境,更适宜藻类的生长繁殖[15]。就单条河流来看,浮游植物的数量和密度呈波浪状分布,并未呈现出上述规律,可能的原因是各采样点水文环境较为相似,因此,在各条河流中浮游生物的结构组成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3.2 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三峡库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以轮虫为主,占浮游动物种类总数的49.53%,与翟世涛2009对澎溪河浮游动物的研究结果[16]相似。2012—2013年何滔等对抱龙河浮游动物现状的研究也表明,轮虫为浮游生物的优势种[17]。轮虫的有性繁殖特性能够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助于轮虫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18]。此外,轮虫休眠卵具有抵抗干燥等不良条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种群迁移力[19],在应对三峡水库环境变化时更具优势。因此,轮虫在区内广泛分布。

3.3 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

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情况,运用Shannon Wiener指数(H′)、Marglef 丰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三峡库区支流水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夏季三峡库区支流水质处于轻度-中度污染。渠口镇断面(P1)污染最为严重,可能的原因为渠口镇人类活动干扰且受到三峡水库回水顶托,水交换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 胡鸿钧,李尧英,魏印心,等.中国淡水藻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3] 齐雨藻.中国淡水藻志(硅藻门):第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齐雨藻,李家英.中国淡水藻志(硅藻门羽纹纲无壳缝目拟壳缝目):(第1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沈锡芬.原生动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 王家揖.中国淡水轮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7] 蒋燮志,堵南山.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8]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研究组.中国动物志 淡水挠足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9] 韩茂森,束蕴芳.中国淡水生物图谱[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10] RLYNOLDS C S. The ecology of freshwater phytoplankt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1] 陈勇,段辛斌,刘绍平,等.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J].淡水渔业,2009,39(01):10-15.

[12] 朱永峰,琚珊珊,蔡庆华,等.三峡水库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12):2893-2900.

[13] 张磊,夏志强,周伟,等.三峡水库春季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J].环境科学研究,2015,28(07):1069-1077.

[14] 王英才,邱光胜,陈水松,等.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期间浮游生物群落组成研究[J].人民长江,2012,43(12):4-6.

[15] 洪松,陈静生.中国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11):2408-2414.

[16] 翟世涛,杨健,张磊,等.三峡库区支流域澎溪河浮游动物的季节性变化与水质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5(14):307-312.

[17] 何滔,刘建虎,张春霖,等.长江上游支流抱龙河浮游生物现状及多样性评价[J].淡水渔业,2014,44(03):51-55.

[18] 陆正和.四种环境激素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及生殖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19] Pourriot R, Snell T W. Resting eggs in rotifers[J]. Hydrobiologia, 1983, 104(01): 213-224.

(責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群落结构三峡库区河流
河流的走向
河流
海南省红树林区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海南省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当河流遇见海
济南流域轮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黄河兰州市区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初步评价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静静的河流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