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梦想,百年奋进,不负韶华,一朝决央胜

2021-03-15栗顺平张志伟

记者观察 2021年3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群众

栗顺平 张志伟

“当年8月份,34岁的我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就任了白马石乡界河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我把自己当作一名‘村里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情系群众,激情干事,为界河村尽早脱贫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应县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2019年中旬应县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书记句爱云寄语驻村干部组建脱贫攻坚“突击队”,彰显出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刻苦钻研政策,用心学习,增强自身素质

作为第一书记,句爱云表示,“履职驻村第一书记,压力很大,责任很重,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暗下决心再难再大的苦也要顶着压力上,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早在县委、县政府动员会尚未召开之前,我就已经着手为驻村工作做‘充电准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部署和决定,深刻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见到报纸上好的事迹就剪,看到文件中好的思想就摘,听到讲话中好的观点就记,光剪报和笔记就有足足一大本子。除此之外,还虚心向村里的老书记、村两委的干部们学习请教,听他们分享驻村经验,交流工作心得,分析问题所在,然后反复思考琢磨,为日后顺利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知识储备。”

摸清民情村风,努力增进干部群众鱼水情

界河村是典型的纯农业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句爱云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田间炕头,促膝谈心,深入了解全村58户村民的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在她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收入以及合理诉求等详细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拿出这些资料信息来翻阅,看一看还有哪家的诉求没解决,然后明确目标抓紧落实”。

她还经常走上村头、地头、田间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主动与群众唠家常,倾听群众最关心的话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一段时间调研走访,我就把村班子建设、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民情民意等摸得一清二楚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了然于胸,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热点问题,倾心竭力破解赢民心

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村情的基础上,句爱云和工作组村“两委”成员一道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后精心制定完成了贫困村帮扶计划,以及逐户制定了帮扶手册,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予以破解。

在结对子帮扶贫困人口方面,她协调县工委、农发办相关领导,结对帮扶村里的低保户,并送来拖拉机、农耕播种机等慰问品。积极鼓励支持在北京创办“康庭阳光”企业的侯飞反哺家乡,成立合作社,申报有机农牧产品认证,实施订单农业,让有机旱作农产品走进北京等各大城市,把山区的“土圪瘩”变成了“金圪瘩”。

心系贫困群众,多办实事解民忧

群众对第一书记期望值很高,句爱云暗下决心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村民宋玉英老人年近八旬,是村里的低保户,平时儿女都不在身边,句爱云把老人作为自己的联系户,经常买些糕点、食物去探望老人,陪她说话,帮她做饭,老人家逢人便夸,“咱们第一书记可真不赖嘞!”

村里农户手里的杂粮是城市和外地客商都非常中意的“抢手货”,但农户苦于信息闭塞,下山难,销售比较困难。为此,句爱云逐家走访,对每家的杂粮和富裕农产品进行摸底调研。

为了打消贫困户要不回回款的顾虑,她自行垫资,给老百姓吃“定心丸”。目前,全村63户群众已有58户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同时她积极对接县里的单位、企业,既用优良的农产品质量吸引他们购买,又以帮扶贫困户的荣誉激发他们出资,有效打通了销售渠道。到目前为止,已有六家单位和三十余人签订了购买合同。

系統思维,把握大局,模范引领,争当标兵

身正才能正人,律己方能服人,句爱云深谙此理,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坚持公道处事、民主理事、按章办事,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第一书记,我特别注意处理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共事,和谐相处,不断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在驻村工作组中,句爱云年纪最小,但职务最高,凡事都亲力亲为,大到谋划扶贫项目、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小到完善“一档一册”、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报送各类统计表,她都亲自完成,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同事都称她是工作队的“好队长”。

句爱云深知,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把基层党建搞坚实,脱贫才是有源之水,蓬勃向前。为此,句爱云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指示要求,着力把基层党组织这个一线战斗堡垒加固筑牢。

一方面,在群众中进行扶贫政策解读、脱贫知识宣讲、立志增智教育,让干部群移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从帮建党支部入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落实组织制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选任民兵连长,全面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另一方面,句爱云大力强化骨干队伍建设,培育脱贫先锋队。结合全市“三基”建设,支持种粮大户侯记平作为致富带头人,大面积流转承包贫困户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实施科技兴农,提升了农业的产值,同时雇用贫困户组织生产,两年来发放劳务费共40万元。

着眼山村发展,誓将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

两年来,句爱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帮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投身扶贫一线,在市、县、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倾力帮扶下,共协调专项扶贫资金100余万元,开展了修建土豆窑、创建农家乐、种植中草药等一系列具有长远效益的惠民活动,从源头上防止村民脱贫后的再返贫现象。

现在,乡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4%;村民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特色支柱产业逐步形成,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只有把扶贫工作中的小事儿都做好了,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句爱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齐头并进,不负韶华,如今的界河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六倍以上,“我亲眼目睹了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崭新的面貌,我既欣慰又自豪,从此我无论在哪里都与界河村紧紧相连,我也会带领村干部与群众一起继续完善、扩大界河村的致富版图。”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群众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