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分组策略
2021-03-15赵东明
赵东明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实验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在物理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不仅要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还要总结实验结论、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验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文章主要研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分组策略,希望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增强学生的实验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9-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72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分组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一、营造分组环境,激发学习动机
分组实验可以打破枯燥乏味的实验课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分组实验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还能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解决大班额的种种弊端。物理教师可以辅导每一组的学生,及时消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实验。初中物理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分组的环境。许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由于建立较早,采用的是“行”或“列”的摆放形式,学生很难进行较大距离的行动,妨碍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互动,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拉近组内学生之间的距离,组与组之间应拉开距离,促进小组合作互助。物理教师可以对实验桌子进行一定的移位,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新鲜,提高实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把实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现在的物理实验教学不再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创设一种探究的、灵活的实验环境,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需求。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分组实验的思想,给学生分析物理实验的特点和分组实验的优势,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形成团队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实验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每当他人有新发现时,都要凑过去看看,不能做到专心地做实验;做实验时不认真,收集数据存在错误,实验手法不熟练,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聊天儿,影响其他学生实验的专注性,实验课堂表面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学到太多知识。所以,物理教师要把分组实验放到首要位置,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制定分组原则,切合学生实际
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在小组里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比较积极,能够认真完成物理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技能;有的学生则比较被动,自己不愿意动手操作,而是看着其他学生做实验,也不愿意回答问题,整节课都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如果小组成员之间不具备合作的意识,那么小组整体学习效率就不会高。
物理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分组原则,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分组情况,这样学生在小组内学习的时候才能相互配合,提质增效。科学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物理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以下因素:
1.小组成员的性别。分组时应男女搭配,男生胆大,女生心细,这样做实验的效率才会提高。物理实验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男女生的配合,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
2.小组成员的背景。分组时应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分到一组,让学生学会与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合作,这样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只愿意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起玩,从而孤立家庭条件差的学生,造成班级气氛的不和谐,学生之间也会出现攀比现象。物理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要比学习,不比吃穿。
3.小组成员的能力。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反应速度快,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教师要将具有不同优势的学生分到一组,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小组的活力,带动组员全面发展。
三、设定小组规模,营造互助氛围
分组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表面化和形式化,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好处,增强学习动力,有效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实验的全过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实验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的规模不同,小组的效力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小组规模越小,小组成员的知识储备总量也越小,知识面就窄;小组规模越大,小组成员的知识储备总量也越大,知识面就宽。但是小组人数过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物理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都做到细致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乐于表现的学生会在小组中占用更多的活动时间。所以小组规模的选择要有预见性和可行性,以点带面,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结合实际物理教学经验,我认为最佳的小组规模是4人,这样可以保证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实验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浪费实验资源和小组成员的时间。如果小组人数过多的话,可能一次实验下来有的组员没有接触到各个环节,小组成员的满意度就会下降。物理教师在分组以后要特别强调实验的安全性,虽然物理实验比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小,但是依然不容忽视,如触电、玻璃仪器破碎扎伤等潜在危险,要给学生讲解安全操作的规则,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也要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管。为了促进组内沟通,提升学习气氛,物理教师要让每个学习小组拟出一个口号。还可以制订本学期的小组目标,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按照目标的要求去做,在期末的时候物理教师检查各个小组是否达标。
四、安排小组分工,全面发挥才能
合理的小组分工让组员能够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完成物理实验目标,在实验过程中锻炼物理运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有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分组以后,没有对组员进行分工就直接为小组安排实验任务,小组成员会感到茫然,在做实验时优等生会表现得很活跃,学困生则会表现得很消沉,物理實验效果不理想。物理教师可以按照组员的意愿或特长进行分工,如心思细腻的组员充当实验记录员,知识面广的组员充当资料收集员,善于表达的组员充当小组发言人,具有管理才能的组员充当组长。当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时,他们在做实验时才会积极主动,整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才能拧成一股绳,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初中物理教师要将每个小组的实验任务传达给组长,组长配合物理教师设计实验方案,还可以向教师传达其他组员的意见,做到教学相长。
分组实验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安排完小组分工以后,教师在实验时要巡回检查每个组员的表现,对于没有认真履行自己职责的学生要进行提醒,帮助这部分学生改变错误的学习习惯,在分组实验时尽职尽责,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要定期更换组员的分工,让每个学生轮流充当记录员、收集员、发言人、组长等,让学生挑战自我。对于班级中不爱言谈的学生,当轮到他们当组长的时候,起初一定会感到拘谨,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一段时间过后,他们都能够进入状态,小组合作和谐又融洽。
五、建立有效机制,确保高效合作
分组实验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的合力,调动小组成员的实验兴趣,避免实验过程中混乱无序,初中物理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分组实验机制,包括对组长的培训和考核,组与组之间竞争与合作方法,组间和组内交流规范等,以确保实验效果达到最大化。奖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教师要对整节实验课完成率高、配合度高、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找到学习的动力。教师为获奖的小组颁发流动红旗,流动红旗可以保留到下次物理实验课。一学期下来,获得流动红旗最多的小组会得到额外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养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实验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小组合作机制要符合新课改精神,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引进实验课堂激励机制,解决学生将个人情绪带入实验中的问题,解决小组因为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的问题,解决小组谈论时有人说闲话的问题等。再比如,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契约”机制,发挥契约式合作学习的优势,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督促,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后的反思,并对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敢于合作、愿意合作、学会合作。
综上所述,分组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实验效果,通过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采用分组实验教学法,把握好分组的条件,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在活跃、有序的氛围中开展实验,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越来越多的物理实验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朱佳义.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J].赢未来,2018(15).
[2]潘记良.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方法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6(8).
[3]陈琴.分析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矛盾与解决策略[J].软件,2019(3).
[4]张海涛.分组实验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求知导刊,2015(24).
[5]陈协桥.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