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021-03-15慕春燕
慕春燕
摘 要:小学高年级进行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当反思课后作业设计形式与实施路径的不足,认识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对课后作业的认识缺陷,以优化完善设计形式与实施路径,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9-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34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独立的关键时期,为启蒙学生的人本主义思想与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对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形式与实施方式进行合理的改革创新,构建新的课后作业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学习实力与学习效果。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教学现状
(一)教师认知缺陷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很大的“小升初”择校压力,为保证小学生升学到较好的学校,不断突出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教师开展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时,主要突出测评与习题练习。由于教师自我认知的缺陷,导致学生陷入题海困境中,如每周学生都需完成定量的语文试卷,很少给学生布置弹性的课后作业,且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实际反馈信息了解不多,导致教师片面侧重理论指导,既给学生完成语文课后作业造成一定压力,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部分教师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教学时,对教学存在定义模糊,导致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会随意调整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案,无法实现预期的素质教育目标。教师进行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使得课后作业没有紧密围绕学生主体,无法突出生本教育理念。
在实际教学指导工作开展阶段,教师对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思想,仍停留在传统教育领域,没有对课后作业设计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导致学生无法通过课后作业加强和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影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且部分教师的教育思维逐渐进入到教学盲区,无法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进而阻碍了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改革创新[1]。
(二)学生认识缺陷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语文课后作业存在一定的思想偏见,认为自己是被动完成课后作业,无法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尤为明显,学生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教师提出的口头作业,导致学生实际课后语文作业完成效果不佳。
由于课后家庭作业主要以书面形式设计,学生若没有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课后作业,会受到一定的作业惩罚,即增加了学生的作业完成量。教师在进行批改时,没有认真细致地批阅,仅是快速地阅览后便进行分数的模糊评定。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学生对语文课后作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家长认识缺陷
小学高年级学生恰好处于儿童成长的后半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大脑发育与思想拓展的关键阶段,小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语文学习时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此时,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权威理论碰撞的过渡期,学生开始有一些自己独立的想法,不会完全依照教师与家长的指导,而是尝试进行一些合理的思考想象。若对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可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迅速提升。该时期家长对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要,因为教师布置的语文课后作业需由家长监督指导学生完成,由于部分家长对课后作业指导存在认识缺陷,并未合理发挥家长的监护指导价值[2]。
通过对家长进行调研分析可知,仅有少部分家长坚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语文课后作业,大部分家长仅是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或者口头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量进行询问,并没有切实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实际完成效果進行监督指导。由于家长认识不足,导致很多高年级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完成课后作业的习惯,学生不良的作业完成方式与方法,将对其今后的学习产生不利用影响。
(四)作业形式设计不足
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正处于落实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与教育目标仍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因为课后作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本研修、阅读拓展等,而课后作业的设计形式需要有机地将多个板块联系起来,提高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即布置什么类型的作业、布置多少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对目前语文课后作业形式进行分析可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设计,而实践类型、探索类型、合作类型的课后作业较多。由于课后作业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与引导性,无法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为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阶段,应对设计形式与实施路径进行合理优化,以保证课后作业能实现语文学科预期的教育目标。在课业减负的教育改革环境下,教师应布置适量的语文课后作业,逐渐完成对课后作业设计、实施、评阅的全过程改革,有效推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教育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
(一)识字前置作业设计
识字、认字、写字是小学语文课前作业的设计重心,因为汉字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积累,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化底蕴。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识字认字的前置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书写习惯与爱好。
鉴于高年级小学语文学习特点,教师应当对课后作业设计进行合理优化,学生在课前识字认字时,应当突出“多认少写”与“书写分流”原则,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课本生字进行认知,并通过严谨的书写,了解字形的结构与笔画特点[3]。
为深化学生识字效果,教师可设计微课视频进行剖析,引导小学生感知字形特点,分析字形规律,构建字音練习,加强和巩固学生学习汉字的质量。同时,为激发学生汉字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微课演示汉字的历史发展,引导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甲骨文、小篆文字的演变,以简单的文字为抓手,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二)阅读作业设计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核心,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学习质量,教师需围绕阅读内容设计课后作业,保证学生在课后能主动地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为充分发挥阅读课后作业的教学价值,教师在设计与实施阶段,应当合理突出学生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阅读话语权,让学生在阅读质疑中探索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分析习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遵循以读为本的教育原则,即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保证学生在不受监督的环境下,仍能自主进行阅读学习。随着小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丰富,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阅读技巧与阅读方式,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
(三)写作作业设计
写作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主动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与灵感,为小学生写作打下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教师进行写作课后指导时,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写作进行鼓励与肯定,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不断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如教师进行写作课后作业设计时,可让学生自主选题,依据自己的所见所闻选择写作主题与领域,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并对写作格式不加约束,让学生自主创作,以此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方式。
(四)尊重学生个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时,教师需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分析,客观认知小学生的学习差异化与个性化,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设计策略。为突出学生个性,教师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保证语文布置作业的多样性,即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语文作业,确保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作业。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下,要突出语文作业内容的多样性,教师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依循学生的学习优势与不足,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内容,保证学生可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不断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弥补和提升自我学习的不足,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4]。
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对课后语文作业形式进行改革创新,避免陷入重复的书面作业设计瓶颈中。教师可依据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合理地对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形式进行调整,如口头作业、视听作业、实践作业、书面作业相融合。口头作业,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布置的相关口头作业,保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以延长;视听作业,即学生在课后利用家庭的电视、电脑等设备,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自然保护理念;实践作业,即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基于家庭条件进行实践操作,与父母携手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书面作业设计时,教师需合理地减少书面作业量,以保证其他作业完成效果,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空间。
(五)突出合作学习理念
为高年级学生设计语文课后作业时,还需突出合作学习理念,即依据学生居住的小区位置,为学生设计合作探究课后作业,指导学生在假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完成课后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课后综合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桐.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浅析[J].文教资料,2020(6):48.
[2]陈玉琴.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J].汉字文化,2019(18):117.
[3]张炳年.探究预习作业在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9(25):59.
[4]魏玲.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8(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