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

2021-03-15张丰霞邸得志

学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张丰霞 邸得志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有现实意义。实际上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信息化教学形式化与多媒体教学频度过高等问题,导致整合效果不理想。教师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严格遵循整合原则,落实信息化教育,确保信息技术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9-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23

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声情并茂与知情并重,提高了初中英语教学成效,对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加强有积极意义,对教师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当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使其运用信息技术得心应手,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初中英语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优化课堂氛围

初中生对网络媒体充满好奇,甚至对信息技术无精不通,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对排斥;初中英语教学应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与参与话题讨论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学习效果

整合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特征是重要前提,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成效。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低,导致后续学习效果不理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与影音视频等载体传递信息,能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丰富学习体验。在听力训练方面,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对话或电影音频等,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采取人机对话教学方式,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阅读训练教学环节,可开展如下阅读教学设计:一是背景介绍,利用网络资源播放图片视频,导入对文本背景的介绍;或利用在线字典,讲解与拓展文本生词,呈现文档与视频,通过视听结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文本分析,利用PPT文档与白板展开教学。课堂互动中包括小组互动与Clicker交互,前者用于讨论文本主题,后者用于帮助教师分析阅读难点。三是文本提升,添加课外阅读的网络资源,实现知识扩展。在协作训练环节,展开如下写作教学设计:一是准备,在双板教学中,呈现话题并播放影像资料,为学生营造写作情境。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围绕主题发挥头脑风暴,拓展思维方式,通过交互平台发送讨论结果,小组相互交换观点,拟定写作提纲。二是写作,将写好的文章发送给教师。三是修改,教师随机抽取作文,师生共同修改评价范文。教师挑选两篇文章,并在双板上呈现,展开对比分析。四是分享,将修改好的文章上传至云空间,实现作文资源共享。

(三)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攻克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快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当灵活转变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生命力。教师同时要能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其他教师展开交流与经验分享,可学习网络优秀教学视频与实践,有效补充自身的教学不足,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如在词汇教学中,可通过单词与图片、音频结合;通过游戏与歌谣等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情境创设增强词汇教学的人文性等思路融合,最终强化词汇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原则

(一)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积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或学习欲望强烈时引入多媒体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点拨与启发的作用,使多媒体教学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避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化,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引入,发挥课件情境创设与交流互动等优势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效果的推动作用,最终实现对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

(二)控制信息技术应用频度

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传统板书的师生对话作用,是电子板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所以电子板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板书教学。不能忽视师生对话与思考时间的预留,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出及时指导。教师应当合理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频度,不能因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而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避免让学生对课件产生疲劳感与厌学心理。

(三)突显教学实践性

信息技术应用应当贴合教材内容与学生思想规律,采取简单便捷的方式营造各种情境,突显信息技术集多种信息载体与功能为一体的特征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表达交流实践机会,突显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一味地营造氛围而忽视实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与情感等因素,合理设计编排教学内容,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英语素质提升的服务作用[1]。

三、新課改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优化英语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围绕英语学科设计课件或教案将讲授提纲编制成完整的教学方案。教师应当明确教学中所需课件类型与引入时机等问题。信息技术使媒体信息处理、人机交互、资源共享等成为可能,营造了理想的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可用于真实语言环境模拟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除此之外,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运用等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I want to be an actor教学中,运用网络手段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手段,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打破传统课件制作,用网页形式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让形式在网络信息中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本课网页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板块,一是包含知识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二是知识在线,包括单词语句等,学生可用以探究搜索有用信息。三是资源协助,用动画形式展示句型应用。四是自我检测,包括课后探究活动与习题精选、语法功能要点等。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选择感兴趣的知识,最终完成习题训练。五是交流展示,师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展开沟通讨论,直观反映学生语言[2]。

(二)降低学习内容理解难度

信息化教学实现了过程化教学评价、项目化课外作业、真实化任务教学等,为任务型教学模式展开提供了基础支持。信息技术创设任务或问题、生活等情境更加自然简便,更利于学生理论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强了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实现了问题设计的具体化,突出了知识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培养想象力,轻松化解教学难点。如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图文搭配中了解文章语言结构与重点词汇等,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如在What color is it教学中,为了设计真实的模拟情境,教师可以从网上调出关于颜色的页面,让学生亲身领略不同颜色的魅力特征,列举各颜色的情感象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其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话剧,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课前预习阶段,引用微课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轻松了解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中,围绕“区别when、while用法”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课视频。在情境导入环节,可从日常生活用语导入,通过时间状语从句,让学生发现其使用规则。在精讲规则环节,教师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区分过去进行时句子中的用法。在练习巩固环节,通过针对性的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不足。在综合运用环节,采取先口语交际,再精讲规则,最后展开笔头训练的流程,帮助学生明确分清二者间的区别。学生在预习微课视频时,将学习疑问展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疑问,作为课堂上重要的教学资源。

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集成处理能力,突显教学手段的层次性与系统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深化学生感知,增强学生记忆。课上重点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优势互补,切实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知识巩固与训练环节,则让学生通过学习软件展开能力提升与拓展训练,促进认识深化,提高学习能力。

(四)创建资源库

通过网络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英语教学资源。电教手段实现了视频动画等信息载体形式与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利用投影仪展现文章结构间关系,更利于形成整体认知。教师在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应当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与写作等英语实践,从传统学习观念与态度中脱离出来,加强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教材相互补充促进,形成对学生展开现代化英语教育的资源库。如在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完整性结论。学生也可以利用在线字典等网络资源,加强对新单词的认识。教师通过局部白板随时补充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信息,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养成自主搜索与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更利于实现其对英语知识的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

综上所述,传统初中英語教学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普遍存在机械训练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学生学习独立性与自主性等能力发展被遏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规避为了整合而整合的教学现象,在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等教学环节找到有效的整合点,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信息获取与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强化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蝶.动态生成,精彩毕现——浅谈生成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及启示[J].新课程:中学,2017(6):132.

[2]刘颖.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整合的基本策略[J].天津教育,2017(12):60.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