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 戏

2021-03-15李永海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戏迷村子儿歌

□李永海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也要去……”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这首儿歌一定不会陌生。那时候,在大街上经常能听到一帮小朋友们,围在一起,拉着小手,欢乐地唱着这首儿歌。从歌谣里就能听出来,那时候的小孩子们多盼望能去走亲戚,听大戏。

我出生在河南,河南是一个戏剧大省,那里有许多戏种,像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坠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这些戏种都很受大家的喜爱和追捧。

父亲是个老戏迷,我是个小戏迷。也许是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到处听戏的缘故,至今,《智取威虎山》中英雄杨子荣高亢响亮的唱腔:“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仍然在我耳边响起。

小时候,每到地里耕种完小麦后,农民就算是彻底的闲了下来。这时候,周围的十里八村就会陆续的有大会过起。每个村子在农闲时都会有两三个大会,而且是逢会必唱,一唱就是十多场大戏。有时请来了县剧团,有些甚至请来了省剧团。这样爱听戏的人就有福了,因为那时,一年也难得放上几场电影,人们没有别的娱乐项目,所以哪个村子里唱大戏,附近三里五村的人就都会跑去听戏。

记得有一次,附近一个五六千人口的大村子里过大会,请来了省豫剧团,一天三场戏。村里建有专门的大戏台,有很大的一块空闲地。戏台上,紫红色的绒幕帘紧闭,两边和上面都有垂着的绿色布帘。舞台上和院子里的树上,放有高音喇叭。过会那天,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从四面八方像潮水般涌进了那个村子。三五人结伙,七八个成帮,真是人山人海。戏台下,凳子紧挨凳子,一排紧挨一排,整个大院里都堆满了人,甚至连周围的墙头、树上,也都挤满了观众。

铃声一响,舞台上敲起了锣鼓,高音喇叭里锣鼓喧天,台下顿时鸦雀无声。红色的幔子被拉开了,绚丽的舞台光电打布景,风景山水不断变化,人们不敢眨一下眼睛,生恐错过哪一个精彩瞬间。

生旦净末丑,轮番出场,精彩的表演、美妙的唱腔,还有那生动入微的动作神态,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大家一会儿被小丑逗得哈哈大笑,一会儿又为台上人物的凄惨命运难过流泪,一会儿对台上势利小人充满愤恨,一会儿看着忠臣被奸佞所害又生出无限感慨。直到最后,看到坏人被斩首示众时,顿时欢声雷动,大快人心。

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夜间的连本戏,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需要唱上十几场。即便是冬天,人们也会披上大衣和厚重的棉袄去听大戏,有时哪怕跑十多里地,也不愿意错过中间的某一场戏。大家追戏的那些劲头,一点儿也不亚于现今明星的那些“铁粉”儿。

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视机陆续走进了每家每户,大家坐在家里,就可以听戏了。那些年,那些事,慢慢地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

猜你喜欢

戏迷村子儿歌
戏迷春秋
——王海城作品精选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睡觉儿歌
丁洋澜??《小戏迷》
越剧戏迷角,几代人的爱恋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