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15

黑龙江粮食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口数因变量总产值

□ 周 涵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高低不但会制约下一年度的农业投入与产出,也会对广大农村市场的开拓造成影响,甚至会约束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一、理论概述

(一)农民人均收入的界定

农民是指跟城镇居民相对的,拥有农村户口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民群体。收入指的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和所有者投入资本比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总和,其中包括劳务收入、销售商品收入、利息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股利收入、租金收入等除第三方或客户代收之外的款项。

“农民人均收入”是一种纯收入水平,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人口进行平均求得。这个收入反映了一个农户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统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根据《统计法》的要求如实填报,所有人都不允许弄虚作假。它的计算公式是:

农民人均收入=农民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二)农民人均收入模型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每个相关分析的函数里面都包括一对变量,通常情况下,不存在因变量和自变量,相关分析就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程度,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寻找其相关方向,也就是说判断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负相关,还是不相关。

回归分析是指通过统计方法建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具有具体数值的函数表达式,是从事物间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按照所涉及的自变量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在实际情况中,也可借助数学模型转换为线性回归的问题。

二、农民人均收入的定量分析

(一)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文选择201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选取了2020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选取的指标为:农民人口数、农作物总产值、农民人均教育性指出、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

(二)农民人均收入的相关分析

分别绘制农村人均收入与农民人口数、农作物总产值、农民人均教育性支出、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散点图可知:农民人均收入与农民人口数、农作物总产值、农民人均教育性支出正相关,可进行回归分析;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和农民人均收入的不符合,故本文剔除此变量。

(三)农民人均收入的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农民人均收入与农作物总产值、人口数和受教育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即定义农民人均收入为因变量,定义总人口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作物总产值分别作为自变量。

1.方程中包含的自变量如下:农作物总产值、农民人口数、农民教育性支出。

2.模型拟合概述

列出来模型的,调整的以及估计标准误值越大,说明两变量共变量比率也会越高,模型的拟合程度也就越好。

a. 已输入所有请求的变量

b.因变量:农民人均纯收入

images/BZ_62_1232_2171_2203_2299.png

a.预测变量(产量),农作物总产值,农民人口数,农民教育性支出。

b.因变量:农民人均纯收入

从拟合结果可知,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系数0.999,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口,农民总产值的相关系数0.999..,标注误的估计是108.254。

3.方差分析表:

列出了均方,变异源,自由度,F值及对F的显著性检验。

images/BZ_62_1235_2800_2203_3059.png

4.回归系数表:

列出了常数及非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值及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同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

images/BZ_63_304_734_1280_1095.png

三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可认为对有显著性影响。

所以,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四)农民人均收入回归模型的检验

1.拟合优度的检验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使用可决系数来衡量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其中,TSS为总离差平方和、ESS为回归平方和;RSS为残差平方和;总离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

根据上式,可以用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根据表1可知:可决系数=0.998。可知回归直线与样本点拟合得好,通过拟合优度的检验。

2.方差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

方程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其目的在于判断显著性,在总体上对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得:拟合优度越高,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越高,可以推断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成立的结果。

服从自由度是(k,n-k-1)的F分布。

因此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下,查表得到临界值根据样本可求出F统计量的数值后,可通过>来拒绝或者接受原假设。

根据表2可知,F=5158.383。可查表知F值为5.78。F值大于临界值,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比较显著,但是这不能够说明影响都是显著的。考虑变量是否作为解释变量被保留在模型中。其中t检验应用最普遍。

因此,模型通过检验,具有变量的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减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数

农村人均收入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数呈现负相关,这说明农民的边际劳动率为负,即农村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存在。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该把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关注进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高的亩产量以及经济作物产量,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同时也就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剩余劳动力。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民的就业扶持,加快调整城乡人口结构,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使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

(二)增加农业生产总值

农村人均收入与总产值正相关,呈线性增长关系,说明可通过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来增加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现有工厂的加工能力,加强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保鲜能力,将农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提升农产品的附带价值,开发农产品潜在市场。增大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国家应该寄予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村生产力,让农民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保持农村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均收入越高。这说明可通过增加义务教育的时间,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农民增加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要特别重视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等来增加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总之,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农民自身的投入、国家相关政策、政策的具体实施和运作、全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等。坚信,坚持三管齐下,中国长期落后的农业形势必将得到缓解和改善,农民的实际收入必得到改善,农民的集体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经济将逐步摆脱困境,进入到新一轮的高速起飞。

猜你喜欢

人口数因变量总产值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确定代表名额按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GDP预测研究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精心设计课堂 走进学生胸膛
“陈”姓为台湾第一大姓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