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吃羊肉 温补气血 暖中祛寒

2021-03-15吕斌广西医科大学医学教授主任医师

自我保健 2021年1期
关键词:板面臊子鱼汤

文·吕斌(广西医科大学医学教授、主任医师)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温补气血、暖中祛寒的羊肉,一直是冬日里大受欢迎的暖身食物。寒冷的冬日,炖一锅鱼羊鲜,暖和一整天。当然,爱吃辣的你,来一份羊肉板面也不错,吃上一大口,温暖在心头。

一盆鱼羊鲜汤 暖胃暖心

把焯过水的羊肉,放进砂锅里小火慢炖,待羊肉慢慢熟透,熬至汤浓肉软。取一个煎锅,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开水焖至鱼汤泛起牛奶白。最后将炖煮酥烂的鱼身捞出,所剩的奶白色浓汤倒入炖煮羊肉的砂锅中,开小火慢煨。最后以鱼合羊,烧出来的鱼,骨酥肉烂,鱼汤鲜美,羊肉奇香,风味独特。

喝上一口,浓郁的汤汁顺喉而下,瞬间就温暖了身体。“鱼羊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羊肉富含蛋白质、钙、铁,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有着非常好的功效。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为自己和家人煮上一锅鲜美的热汤,让整个冬季充满“鲜”气。

材料:鲫鱼一条(约500克)、羊肉250克、花椒、葱、姜、盐、料酒适量。

做法:

1 把羊肉切成小块,焯水备用。

2 煮体积6倍于羊肉的水,水开后放入焯水后的羊肉。放入少许花椒、姜和料酒,中小火炖煮30分钟。

3 把鲫鱼划上花刀,抹上少许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

4 锅中放入适量油,油热后,放入腌制好的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水没过鱼身,加开水焖至鱼汤泛白,倒入炖煮好的羊汤,小火炖煮20分钟。

5 20分钟后,放入枸杞、香菜、葱花、姜丝,调入适量的盐。

一碗羊肉板面 荤素搭配

爱吃羊肉板面的人都知道,臊子、汤、面是好板面的三要素。

鲜红透亮、辣中透香的臊子,决定着板面味道的好坏。臊子一般都是用羊肉和羊油、辣椒、八角、花椒等二十多种香料精心熬制而成。选肥瘦相间的羊肉,切成小丁;干红辣椒入油锅中炸至半焦煳,当色、味被吸入油中时,捞出控油、晾脆备用;将肉丁入油锅大火炒至肉块定形后,再用文火煸炒出肉中水分,适时将盐、酱油、冰糖等调味品放入锅中,待肉丁着色均匀呈枣红色时离火;好臊子,精在技艺,巧在火候。

醇厚香浓的底汤是板面好吃的另一个基础,底汤多是用大棒骨、鸡架及多种香料,慢工细火熬出来的。

板面,吃的就是那一口经过摔打,劲道十足的面条。面是用本地产的优质高筋面粉,面团经过反复揉搓上劲后,做成直径半寸、长一扎(15~20厘米)的小面棒,把面棒码在案板上,蒙上湿布饧面,饧好的面棒很滋润也柔韧。

面棒经师傅一擀、一抻、一摔、丢入滚开的汤锅里煮,在面即将煮熟时,放一些青菜(小白菜,包菜)烫一下,面就可以出锅了。盛好的面,浇上羊肉臊子和汤,端上桌,白白的面条,绿绿的菜叶,红红的辣椒油,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羊肉跟什么搭配更好

羊肉+白萝卜:羊肉跟白萝卜是“绝配”。

荤素搭配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羊肉性温,食用过多易上火,不易消化,而白萝卜味甘性凉,能润燥清火、去油腻,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加快肠胃蠕动,助消化。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这个搭配再好不过了!此外,白萝卜富含维C,常吃可保持皮肤细腻红润、预防肌肤老化。

羊肉+胡萝卜:羊肉跟胡萝卜搭配的功效重在明目。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人体中能转化成维A,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预防干眼症。可β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一搭配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羊肉+黑豆:羊肉与黑豆的搭配能促进蛋白质的全面吸收。

羊肉和黑豆,一个富含动物性蛋白,一个富含植物性蛋白,两者搭配起来正好互补,能促进蛋白质的全面吸收。

并且黑豆含有较多的植物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人体对羊肉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对降血脂有一定的帮助。

特殊人群吃羊肉要注意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但是冬季以羊肉温补,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小孩:小孩本来阳气就足,吃羊肉容易燥热上火,所以吃的量应控制好,羊肉汤也不能多喝。

孕妇:一样需要注意适量,否则助热伤阴会引起不适。

高血压、肝阳旺盛者:不宜多吃羊肉,否则易引起头晕。

猜你喜欢

板面臊子鱼汤
东台鱼汤面
最爱西安臊子面
舌尖上的高三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鲜美的“鱼汤”
做鱼汤
板面的故事
手撕板面:味似故乡浓
陇东臊子面
陇东“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