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纪录片:如何构建有吸引力的故事?
2021-03-15◎张溶程曦
◎张 溶 程 曦
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各类以扶贫为主题的纪录片精彩纷呈。在碎片化传播当道、受众注意力日益分散的融合传播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内容的扶贫纪录片,如何摆脱题材的局限,赢得更广泛观众的注意?突破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构建有吸引力的好故事。
一、为什么要讲故事?
融媒体时代一个重要的场景是碎片化传播,大家有时间就刷手机、看短视频,电视节目长了都没人看;有趣的是:比电视节目长得多的电影,却依然受欢迎。为什么大家愿意花钱买票去看更长的电影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娱乐。那么,观众是如何从电影中获得娱乐的呢?是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在视听效果的加持下,好的故事情节,可以让人开怀大笑、或者失声痛哭,这种带有“情感卷入”的观影体验,就是一种娱乐。“我们看电影是为了获得深刻的感受。我们看电影是因为我们想要各种各样的情感洗礼。这就是成功影片的真谛。 ”
好的纪录片也要有“情感卷入”的力量。如何把专业的扶贫政策、枯燥而漫长的扶贫过程,讲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甚至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首先就要构建一个好故事。只有通过戏剧性的情节、精彩的视觉效果、专业化的视听语言,才能让观众在张弛有序的节奏里、愉悦地看完整个故事,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形成新的认知。因此,讲好有吸引力的故事,既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传情达意的基础。
二、故事的内核是什么?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好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我们剥开这些炫目的外衣,来看看故事的内核,也就是说,构成一个故事的最基本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有学者说,是一种“故事仪式(Story Ritual)”,“任何一个口口相传的好故事,都是由一系列贯穿故事的仪式结构的规定步骤组成、这正是我们体验生活本身的方式。”这里的“故事仪式”,简单地说,就是构成故事的情节,一定要通过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展示;只有过程,才能让观众获得“如同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的体验;
美国CBS电视网有一档五十年经久不衰的老牌电视新闻栏目,叫《60分钟》(60 Minutes),它的选题标准就说得很清楚:“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戏剧性情节,更在乎通过事件细节的选择和画面语言的表达来体现记者的主观判断,往往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事件中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并水到渠成地接受记者在新闻片中巧妙表达的价值标准和爱憎尺度。”归纳起来就是一条:通过展示情节细节的过程,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记者的观点。
具体到扶贫题材,比如讲一个贫困户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脱贫的故事,我们不能只讲他脱贫的结果,必须要有脱贫的过程。比如,可以先纪录他当年的贫困状况,住的什么房子、一年有多少收入、面临什么窘境等等,最好要有细节:比如家里没有柜子,四季的衣物只能胡乱堆在一期;房子被山洪冲垮,一家只能借邻居旧房,儿子放学都不愿回家等等。帮扶一定要有具体的项目:比如养蜜蜂、种茶叶、喂孔雀,这些产业从无到有、从开始到收获,肯定有一个过程,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比如资金从哪来来?技术怎么解决?销售效果如何?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进展,这些矛盾和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扶贫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比如借居的贫困户搬进了新房;没有收入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收入有了保障;帮扶对象脱贫前后的精气神大不一样。这样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观众就能切身感受到扶贫工作的用力用心用情,故事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
三、故事的入口在哪里?
脱贫攻坚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传播严肃的内容,不必只用严肃的手段,其传播形式和载体完全可以多种多样。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纪录电影”,一个重要的叙事手法,就是引入叙事主体,也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人。有了人的因素,就有了“一个叙事上的支架,从而把内容在这个支架上组装起来”。有了人的参与,就有了与观众形象沟通的载体,抽象的主题变形象,严肃的话题变感性,叙事更加有吸引力。
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产业,你不一定熟悉,也不一定感兴趣,但是落实这些政策、执行这些项目、兴办这些产业的人,包括贫困户、扶贫干部,他们的喜怒哀乐、人情世故,就与我们有了共情之处。他们就像我们熟悉的亲戚朋友、邻居街坊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有悲,从扶贫事业背后的这些普通的人入手,以人物为故事的载体,不仅找到了大众熟悉的情感入口,也把对城里观众来说比较陌生的扶贫故事,变得熟悉了。反过来,扶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终也体现在人的变化上,这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比起冷冰冰的数字更有说服力,能引来更多的共鸣,更能温暖人心。
四、如何挖掘故事的吸引力?
真正有吸引力的纪录片,是能够在记录平凡中展示不平凡的故事。那么,什么样的扶贫故事值得记录呢?
首先,选择的拍摄对象和事件,要有典型意义、具备代表性,要有社会价值和传播价值。一个纪录片值不值得被拍,或者一个纪录片值不值得被看,这个价值不应该仅仅是你个人关注的,要有公共性。同时,这个纪录片还必须有“实际的流通”。一个片子拍得再精彩,但是永远不公开不与人交流,那么也是没有价值的。
其次,寻找的题材要有高浓度的戏剧性和张力,故事才会有吸引力。所谓张力,就好比一张弓,当你轻轻地将弓弦拉开的时候,你的故事就像紧绷的弓弦,充满期待与悬念,吸引观众不断地看下去。那么,在日常的平凡的扶贫工作中如何寻找寻找张力,挖掘戏剧性呢?
1.要把故事聚焦到一个点,找到开弓的那根线。一个扶贫故事只能集中注意力,浓缩到一个点上:或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或者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关键节点。纪录片《攻坚路上》讲述湖北邮政扶贫工作队深入竹溪最偏远的贫困村坝溪河村扶贫的故事,工作队在村里修公路、建基站、搞电商等等,扶贫工作做了很多,但是不可能一个一个来讲,怎么办呢?最后,故事聚焦到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就是养蜂扶贫;镜头重点对准一个人,就是扶贫工作队长;整个故事只集中讲一件事,就是如何传授养蜂技术。这样,贫困户从养蜂开始,就如同拉开了一面紧绷的弓,随时都有蜜蜂跑光、死亡的危险,而每组织一次养蜂技术培训,就能解决贫困户养蜂中的一批问题,培训越多、越有针对性,解决的问题就越多,那张紧绷的弓就会慢慢缓解,这样,一年下来,直到年底收割蜂蜜,贫困户喜获丰收,悬在工作队头上的弓才彻底放松下来,观众紧绷的情绪也在经历紧张的跌宕起伏之后、最终彻底释放。
2.要在日常过程的记录中,寻找“危机结构”。美国电影表现戏剧冲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危机结构”:让冲突的双方如同相向而行的两列火车同时前行,用平行剪辑的方式,交叉呈现两列火车越开越近,越开越快,在相撞的最后一刻形成冲突的高潮。
那么,如何从平淡而漫长的扶贫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冲突和危机呢?西方经典叙事理论认为,只要有动作就会有反动作,只要有作用力就会有反作用,这两个力是相对等的。正如手打一下桌子,桌子同时反作用力于手,产生的力是一样的。当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周边世界时,就会发现冲突并不难找,处处存在。
纪录片《扶贫路上》中,讲述一个易地搬迁扶贫的故事。38岁的贫困户全军,老房子被山洪冲垮,按照扶贫政策一家五口可以住上125平米的安置房。经过选址房子很快开建,他也隔三差五去建房现场,一边看进度一边规划新房的布置。就在房子快要落成的时候,计划给他的房子里,突然住进了另一户村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户人家借钱盖了新房而不能享受扶贫政策,心里不平衡。就抢先搬进还没完工的新房,想要政府给补贴。
原本一帆风顺的过程就突然出现了危机,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要不要记录呢?在拍摄现场,编导感到有危机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有戏剧性,于是迅速调整方向,把拍摄重点对准这个“危机结构”:房子里有人没法施工,建筑队着急;交房日期越来越近,易迁办着急;自己的房子被别人占了,贫困户也着急;眼看就要进入冬天,而这户人家就是赖着不走。随着交房日期越来越近,多方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就在矛盾一触即发、将要酿成流血事件的危机时刻,镇政府的领导再次上门做工作,经过反复协调、最后矛盾化解、危机也得到解除,一个月后,贫困户如期搬进了新房,故事也有了完美的结局。
通过对冲突过程的记录与展示,观众很快就被吸引过来并产生期待,随着时间的推进,“危机”不断加强,最后形成戏剧性的高潮,观众在跌宕起伏的危机化解过程中,既体验到了扶贫工作的艰难,又对故事的印象更加深刻,达到了入耳入心的传播效果。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真实的故事最动人。如同好厨师离不开好原料一样,再好的故事技巧,都需要真实的生活本源。只有洞悉扶贫工作的酸甜苦辣,抓住典型人物的精彩瞬间,记录扶贫工作鲜活的现场,用生动的事实说话,用形象的画面叙事,才能构建出有吸引力的故事,打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节目,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扶贫、关注扶贫。
注释:
[1][2][美]Eric Edson:《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徐晶晶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
[3]王纬:《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4][5]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修订版),京联合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