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教学初探

2021-03-15李燕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方法小学数学

李燕

摘   要:数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非常广泛,涉及了小学数学的四个领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亲身经历了动手操作为数学教学带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将从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操作环节,来阐述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建构知识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四大领域。在每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情感体验,思维发展等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集合”时,给当时在场听课的教师带来了相当强烈的震憾: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进行。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教学,实非易事。笔者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学学习的一些看法和经验,与同仁们进行探讨交流。

1.动手操作教学的内容。

虽然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涵盖面广,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需要进行动手操作来进行学习。这是由数学课程内容的性质决定的。那么问题来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哪些内容需要进行动手操作来进行学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真研究总结发现,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问题解决,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中,根据《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目标和实施建议,都需要进行动手操作学习,进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2.动手操作教学的困惑。

在实际教学中,动手操作的组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理解能力有限,操作能力不强。有些教学内容,就知识而言,可以通过讲授直接传授给学生,但细读《教师教学用书》,部分内容的教学不能由教师直接讲,严禁教师在教学中“牵着鼻子走”。而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比如操作用小棒摆图形,多数小棒为圆柱,易滚动,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出现困难,给学生时间,整个教学进程就要受到影响,不给学生时间,操作活动进行得不充分,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一些教学内容,通过直接讲授,学生获得知识更加直接,快捷,不必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障碍重重,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层出不穷。尽管如此,我们对动手操作学习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脚步。

3.动手操作教学的方法。

3.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显得异常重要,这是学生能否对动手操作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的主题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如在导入环节中设置悬念,通过具体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的欲望。我们不能低估学生挑战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通过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有着强烈的兴趣。前面列举的“集合”的教学例子,大部分学生都正确地进入到自己的集合里面之后,属于两个集合的学生应该站到哪个集合里呢?学生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但一时半会儿是想不到将两个集合的一部分重叠,让属于两个集合的学生进入交集里面去。这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准备的学具进行研究。动手操作的环节顺利被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要体现针对性、趣味性、新奇性,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富有“心计”,形式多样,在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同时,语言要简洁精炼,启发性强。

3.2精心设计操作环节,组织得当,符合学生特点。

课堂教学为什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某个环节的设计思路混乱,甚至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上重复啰嗦。动手操作学习的教学环节更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一定要要求学生准备好操作的材料、工具等,启发学生将自己解决技术问题的想法表达出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操作的具体做法,要细致一些,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决定的。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将具体技术路线设计得非常细,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任务,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设计,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学生心理水平和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目标要求,都不一样。

3.3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对动手操作的表达。

“表达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底层素养!”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表达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数学之所以为数学,就是我们的所有学习最终都要能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表达。有的是总结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有的是探索奥秘发现数学知识……。不管是哪一种动手操作成效,只要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能够说清自己的操作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出结果,已经很不错了。中高年级学生则不然,不但要能够说出来,而且要有条理地说出来。教学一年级数学中的“加法”内容时,学生反馈:我用3根小棒加2根小棒,得5根小棒,所以3加2等于5。這样的表达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对于学生的要求就要高一些,例如在动手操作之后学生表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有8个顶点,6个面。这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长方体相对的棱相等,正方体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同,正方体6个面大小都相同。类似这样的表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才有帮助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表达混乱的情况,教师也不必着急,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引导。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获得知识与情感体验,是丰富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过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设计,有序实施,及时总结经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结果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洪江,王丽,王晓芳.小学教材完全解读数学五年级下新课标·北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0.

[2]杨振华.动手操作课的六个基本环节.[J].当代教育科学,2012.

[3]邱玲.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索.[J].数学大世界,2019.

2301500511285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方法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