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语言环境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2021-03-15刘巧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策略探讨幼儿教育

刘巧

摘  要: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其承载着知识的传播等重要功能,而小班幼儿又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语言教育工作。语言在幼儿学习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又是他们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语言教育。本文将结合教育实践对幼儿语言发展视野下的环境创设展开探讨,以期为小班幼儿语言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语言;策略探讨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需要使用语言来了解世界、获得知识和与他人互动。在此期间,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仔细观察和了解每名幼儿,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们沟通情感的重要纽带,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语言教育,并根据幼儿时期的年龄阶段特点,使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帮助幼儿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所有的语言环境,最后都是为了让幼儿们参与进来并充分得到语言的锻炼。对于幼儿园环境的布置,要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小朋友们身高有限,选择的教学设备要符合这一特点。在心理上,幼儿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图案,喜欢简单的用词造句,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品、教学课本、儿童读物。所有的教学用品、课程设计、活动比赛都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于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对于表达的热情。但是,由于幼儿在生理心理上的不完善,教师们也要为幼儿制定一定规则,可以引导幼儿们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同时,也要对幼儿们细心耐心、抱有宽容之心,面对做错事情、调皮捣蛋的孩子悉心教导。

二、培养幼儿的语言习惯和自信心

幼儿和成年人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上有着极大的不同,幼儿由于自身成长条件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在对任何新事物的学习上相较于逻辑感知而习惯于体验感知,这一点在语言学习上也不例外,因此对于幼儿来说理论性的语言教学收效甚微,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从语言习惯和语言感知上入手,让幼儿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得到充分的训练,尤其在语言使用习惯上,教师更应该通过长期培养和引导,让幼儿逐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此外,很多幼儿由于害怕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错,因此在进行社交的过程中畏首畏尾,此时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通过语言开导帮助幼儿解开心结,积极表现自我。

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用探索的心态去阅读和表达

幼儿的好奇心是无处不在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利用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幼儿的探索精神往往是被问题所引发出来的,在鼓励学生阅读和表达之前,教师可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调动幼兒的积极性,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表达,教师也可适时的提出一些引导性和开放性的疑问来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围绕问题来进行表述,说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通过认真观看绘本中的画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效的提高了幼儿自主探索,主动阅读的时效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系列的讲故事大赛,评选出班内的故事大王,除了让幼儿转述故事外,还要鼓励幼儿自编、自导、自演原创故事,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根据幼儿的不同,创造游戏语言环境

幼儿恰好处于好动的年纪,不论是哪种的学科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可根据幼儿好动性的特点,将游戏化教学应用起来。在幼儿园语言环境的营造中,幼儿教师可根据语言环境的创设要求,加强各种游戏在该语言环境中的应用。幼儿园中的幼儿年龄差异非常小,但性格或者大脑发育、家庭教育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游戏语言环境的创设时,可根据幼儿兴趣点,来开设有针对性的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引导幼儿的语言表达,比如,对于一些比较聪明的幼儿,教师可对这部分幼儿安排角色扮演游戏,使得每个幼儿可在特定的人物角色和情境下,进行相应的对话。

五、创建科学环境,学习科学语言

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游戏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注重科学环境的创设,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自主性的科学探索中习得语言,而且还能增强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助力幼儿综合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如在“神奇的磁力”科学探索活动中,笔者先以亲自表演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魔术揭秘情境,魔术深深吸引了幼儿的探究热情。幼儿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观察、不断交流、不断思考,逐渐接近了科学真相,形成了正确的科学猜想。接着,笔者让幼儿利用磁铁、图钉、硬纸板等材料,模仿教师的行为,完成自主性的科学实践任务。幼儿在亲身参与中,形成了对“磁力”“磁极”等科学词汇的直观化、深度化感知,理解了教师每句引导性话语的含义,为今后参与科学探索游戏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六、教幼儿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通过反复的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人了。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致力于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倾听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勇于说,大胆说,不断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珊.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提问策略探讨[J].才智,2019(07):166-167.

[2]郑美妮.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和游戏活动融合策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6):110-113.

2672500520272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策略探讨幼儿教育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幼儿期语言素养的培养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