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童话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及其功能研究
2021-03-13田晨旭
田晨旭
(亳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亳州 236800)
语篇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utterance/sentence)构成的语言整体[1],它是逻辑合理、前后连贯(coherent)、语义完整的自然语言[2],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语篇语句的逻辑关联及语义连贯通过一定的粘着方式、连接手段、照应纽带来实现[3]。语篇既是作者运用组篇机制,构建语义关联的过程,也是读者依据逻辑语义关系理解语篇交际意图的过程。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议题。童话语篇在体裁、结构、语言等方面特点明显。现有的童话研究多侧重于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文体学等方面,从语言学角度尤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童话语篇的研究则不多。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衔接理论视域下,分析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及其功能,以期更好地理解英语童话语篇的特征,为童话语篇的教学、翻译、创作等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一、衔接理论概述
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从多个层面对衔接进行了研究。在语篇分析领域,最早提出“cohesion(衔接)”这一语言学术语,并对各种衔接手段进行详尽研究的人,当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者M.A.K.Halliday[4]。Halliday(1964)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5],在此基础上,Hasan(1968)对语法衔接进行了深入研究[6]。他们于1976年合著出版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7],Halliday和Hasan对语篇衔接的研究为衔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8]。
在 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Halliday和Hasan(1976)提出了衔接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在语篇中的具体体现[9]。他们把英语的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而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国内学者黄国文(1988)、胡壮麟(1994)、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对衔接手段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和探究[10]。本文基于Halliday和Hasan(1976)的衔接理论框架,探讨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及其语篇功能。
二、英语童话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及其功能
Halliday和Hasan(1976)的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现将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及其语篇功能进行分别探析。
(一)英语童话语篇中的照应及其功能
照应(reference)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1]。Halliday和 Hasan(1976)把英语中的照应分为以下三类。
1.人称照应
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等形式来实现的照应关系。童话多以人、动物、植物等为主人公,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因此英语童话语篇常使用代词指代前后语句中的名词,代词起到照应作用,从而形成语句间的语义连贯。例如:
(1)One evening the student came in by the back door to buy some candles and cheese.He had no one to send,and that’s why he came himself.
(From The Goblin and the Huckster)
例(1)中第三人称代词he出现两次,反身代词himself出现一次,都是用于指代前一语句中的the student。英语童话语篇中用作人称照应的常常是第三人称代词、所属限定词和所属代词,这些词在句中有不同的句法功能,但都可以用来回指上文,既避免了重复,又起到紧密句际之间语义关系的功能。
2.指示照应
指示照应是用指示代词、定冠词、指示性副词等语言形式表示的照应关系。英语童话语篇常用this,that,these,those,the,here,there,now,then等词构成前后语句间的衔接。例如:
(2)She's the noblest of us all,and has Spanish blood in her.That's why she's so fat.See that red rag around her leg?That's a wonderful thing,and the highest distinction a duck can get.
(From the Ugly Duckling)
例(2)中指示词that出现三次,但所指不同。第一个that是指示代词,起到中心词(head)的功能,是前照应,指的是前句所述事实。第二个that作为限定词(determiner),与句内的rag相照应,是空间概念上的远指。第三个指示词that作为中心词,照应前句中的实物that red rag。指示照应在英语童话语篇中的高频率使用,使英语童话语篇句际、句内形成紧密的语义链,有助于整个语篇的衔接连贯。
3.比较照应
比较照应是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或一些有比较意义的词语表示的照应关系[1]。英语童话语篇常用more,less,better,same,similar等词语构成对比照应,使语篇语义前后衔接、连贯。例如:
(3)Now the cheats asked for more money,more silk and gold thread,which they declared they wanted for weaving.
(From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例(3)中的两个比较量词more,与上文中的a large sum of money,and a lot of silk and gold thread构成比较照应,通过比较级形容词对数量特征进行比较,把骗子们前后所获不义之财联系对比起来,生动描绘了他们贪婪和成功欺骗的行为。比较照应的使用使语篇语义更为衔接连贯。
(二)英语童话语篇中的替代及其功能
替代(substitution)是用 do,so,one 这些替代词去指上下文所出现的成分[11]。Halliday和Hasan(1976)把英语的替代分为如下三类。
1.名词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指用替代词one/ones,the same等来取代名词词组或名词词组中心词。英语童话语篇中的名词性替代是语法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避免重复,衔接前后语句的功能。例如:
(4)Karen looked at her black shoes.She looked at her red ones.She kept looking at her red ones until she put them on.
(From The Red Shoes)
例(4)中两个名词词组her red ones的中心词ones都是替代词,用来替代前句中her black shoes这一名词词组的中心词shoes。两个替代词ones的使用,避免了重复,简洁了语义,突出了“红色”这一新信息,引起读者聚焦鞋子颜色变化,使前后语句之间衔接更为紧密。
2.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是用动词替代词去替代动词或动词词组[1]。英语童话语篇中的动词替代词常由do的一定形式充当。例如:
(5)Now it was certainly rather bold of him to say,“Will you have me?”to the Emperor’s own daughter.But he did,for his name was famous...
(From The Swineherd)
在例(5)中,代动词did替代了在前面语句中王子对皇帝女儿说的话。这里使用动词代替词did既避免了语句冗余,又达到了衔接前后语句的目的,同时也起到强调王子所言的功效。
3.小句性替代
小句性替代是用替代词去取代小句。在小句替代中,整个小句都被预设,对比成分在小句之外。英语语篇中用作这类替代的替代词主要有so和not。例如:
(6)“Mercy preserve us!”thought the old minister,and he opened his eyes wide.“I can’t see anything at all!”But he did not say so.
(From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在例(6)中,so预设“(that)he can't see anything at all”这个小句,对比环境是由该小句之外的did not say提供的。小句替代词so的使用避免了语句重复冗余,将语篇语义清晰、简洁地呈现给读者。
(三)英语童话语篇中的省略及其功能
省略(ellipsis)是指把语篇中某个或某些成分省去不提,被省略的成分能从语篇的其他小句或句子中找回[12]。和替代一样,Halliday 和 Hasan(1976)把省略也分为三类。
1.名词省略
名词省略指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或修饰成分的省略。英语童话语篇中经常被省略的成分为名词。例如:
(7)“I brought tears to your eyes when first I sang for you.To the heart of a singer those are more precious than any precious stone...”
(From The Nightingale)
例(7)中被省略的成分是名词tears,在这里those相当于those tears。在those tears这个名词词组中,中心词tears被省去,修饰成分those升级为中心词。省略不仅使前后语句在语义上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而且避免语义重复,使得句际间衔接和连贯更为紧凑,语篇语义更为易懂流畅。
2.动词省略
动词省略是指动词或动词词组的省略。这类省略在英语童话语篇中也有使用。例如:
(8)“You don’t understand me,”said the duckling.“Well,if we don’t,who would?Surely you don’t think you are cleverer...
(From The Ugly Duckling)
例(8)是小鸭与母鸡的对话,在这里 don’t和would既是动词词组 don’t understand和 would understand中的助动词又是作用词,二者后面都省略了语义动词understand。两处同一动词的省略,避免了语义重复,使小鸭与母鸡的对话更为简练、紧凑,对话信息更为突出。
3.小句省略
小句省略是指整个小句被省略的现象。英语童话语篇中小句省略使用不多。例如:
(9)“...I am willing to help you,but are you willing to suffer all this?”
“Yes,”the little mermaid said in a trembling voice,…
(From The Little Sea Maid)
例(9)中的yes后面省略了一个句子,完整的答语应是“yes,I am willing to suffer all this”。此例中小句的省略使女巫与小美人鱼的对话简洁、紧凑,加强了语言的结构联系,避免了语篇冗余。
(四)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连接及其功能
连接(conjunction)是通过连句手段表示的语句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1]。根据连接手段表示的不同语义关系,Halliday和Hasan(1976)把连接分为四类:增补、转折、因果、时间。英语童话语篇中常用连词、副词等连接手段来表示这些逻辑语义关系。
1.增补关系
增补关系是语义系统中构成语篇成分的一种广义关系,是指后一语句所包含的信息是对前一语句信息的扩充或补充。这一语义关系可以由and,and also,besides,moreover,nor等来表示。例如:
(10)But the sailors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ir song,and mistook it for the voice of the storm.Nor was it for them to see the glories of the deep.
(From The Little Sea Maid)
在例(10)中,否定连词nor表示前、后语句之间语义上的增补关系,同时起到句际间衔接的功能。它具有表示外部关系的意义,但与所说的内容有着内在衔接关系。连词nor的使用表示前、后两个独立语句逻辑上的增补连续,句意为“可是水手们听不懂她们的歌声,误以为那是暴风雨的声音。他们也看不到海底的美景”。
2.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是指连接手段所连接的前后内容在语义上具有转折关系,后文的语义和前文的预期不一致,与期待的相反。这种衔接关系在英语童话语篇中较为常见,也是英语童话语篇内部逻辑衔接的重要手段。转折可用but,however,yet,though等词语来表示。例如:
(11)“I never heard of him before,”said the Lord-in-Waiting.“But I shall look for him.I’ll find him.”
(From The Nightingale)
例(11)中的连接词but表示前后语句语义上的转折关系。侍臣的理由是:“尽管我以前从未听说过它(夜莺),但是我要去找它,我会找到它”。这个潜在的意义与预期相反。这种期待的来源可以从侍臣与皇帝的对话过程中找到。连接词but的使用,不仅使前后语句之间逻辑衔接更为紧密,而且使语篇语义得以连贯。
3.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前后语句之间形成的语义上的因果逻辑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在英语童话语篇中较为常见,通常用because,for,as,so,thus等连接词来表示。例如:
(12)She wa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but did not dare to go home,for she had sold no matches,nor earned a single cent,and her father would surely beat her.Besides,it was cold at home,for they had nothing over them but a roof...
(From The Little Match Girl)
在例(12)中,连接词for出现两次,都是表示前后语句之间反向的因果关系。第一个for表示的因果关系是“她没有挣到钱,父亲会打她”。这是她不敢回家的原因。第二个for表示的因果关系是“因为他们家除了一个屋顶什么也没有,家里很冷”。因果关系衔接词for的两次使用,强化了前后文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前后语句之间形成了一个连贯的语义链,使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糟糕的生活状况。
4.时间关系
时间关系是指连续的语句之间在时间顺序上的一种连接关系,即一个句子继另一个句子之后。在英语童话语篇中,常用的表达时间顺序的连接词有then,next,before,after,later等。例如:
(13)The chamberlains,who were to carry the train,stooped down with their hands towards the floor,just as if they were picking up the mantle;Then they pretended to lift and hold it up in the air.
(From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例(13)中的连接词then表示前后语句之间时间上的逻辑语义关系。then表示事件之间的外部时间关系:先是弯腰伸手好像正在拾起裙裾似的,然后假装把它举到空中。第二个句子指的是后面发生的事件,它通过时间衔接关系与第一个句子联系起来。时间连接词then的使用使前后语句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逻辑衔接,有助于读者按照时间顺序理解语篇。
三、结语
语法衔接手段在构建连贯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衔接理论视域下,探讨了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及其语篇功能。四类语法衔接手段在英语童话语篇中均有使用,其中照应、连接使用较多,替代、省略使用较少。这与童话语篇的读者多为儿童密切相关,符合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总之,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既有连句成篇的衔接功能,又有连贯语篇语义的作用。本文为英语童话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与赏析英语童话语篇,同时为童话语篇的教学、写作、译介、传播等研究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