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理念薪火相传,美丽家园生生不息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2021-03-13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1期
关键词:林长制林草

引 子

2021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共同建设;绿水青山,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绿色理念薪火相传,让美丽家园生生不息。

要闻篇

中办国办印发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2021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巩固扩大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推动林区林场可持续发展。并要求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地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完善产权权能方面积极探索,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深度解读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今天,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就表明了我国政府坚定不移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应该点赞。

概念解读篇

林长制是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省级总林长,市、县、乡、村等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各级林长,保护和发展林草资源的一项制度设计。推行林长制,最为核心的是,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通过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林长制是发轫于基层、发展于实践的制度创新。近年来,全国已有23个省份全部或部分实行了林长制,提高了林草资源保护力度和成效,形成了许多可推广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安徽将林长制改革列为省委5项常规督查之一,将林业工作考核与干部的奖惩任用挂钩;江西建立林长、护林员、监管员的“一长两员”管理体系,突出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吉林实行“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强化林草资源执法力量;山东设立“民间林长”,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林草建设。

各地的实践证明,林长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群众期待。通过实施林长制,显著增强了党政领导重视、推动林草事业发展的责任和意识,极大推动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度参与林草各项工作,明显强化了林草基层基础能力建设。

(摘自2021年1月13日《中国绿色时报》)

名言篇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习近平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习近平

知识篇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每年在“世界环境日”举办活动,鼓励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当下,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在这一天会举办相关活动。2020年“世界环境日”则由哥伦比亚和德国合作主办,聚焦“生物多样性”,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历史篇

中国古人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中国,最早的环境保护要追溯到五帝时期。当时有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部门——虞衡,相当于现在的“环境保护部”。中国最早的“环境部长”当属伯益,他爱好驯养鸟兽,被舜任命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到了大禹时代,他跟着一起治水,还发明了水井,《山海经》中的很多故事都来源自他的日记。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竹简,记录有秦国的“环保条款”,后被整理成《田律》。其规定了不得堵塞河道,春季不准滥砍乱伐,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等,这算得上中国最早的环保立法了。在商周出土的青铜器上,刻画有专人打扫城市卫生的图案。据《周礼·秋官》记载,这些凭证上岗的人被统称为“条狼氏”,算得上中国最早的环卫工了。周朝时期,政府于道路旁修建“路厕”供人使用,又叫官厕。这是最早的公共厕所,官厕的出现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纠正了大家随地大小便的陋习,且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在殷商时期,《韩非子·内储说》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这可是真剁手,乱扔垃圾就剁手,这也算得上超严厉的处罚了吧?

警醒篇

长江白鲟或已灭绝

2018年11月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危起伟透露:“长江白鲟可能已经灭绝。”近年来,中国特有动物日益引起公众关注。中华穿山甲被偷猎、走私、食用到濒危,绿孔雀最后的栖息地面临被破坏的危险,东方白鹳因为湿地锐减和偷猎所剩不多。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很长。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说法再次席卷社交网络,契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表的《2018地球生命报告》。发布报告书的前几天,正值中国的“熊猫日”,WWF官方还特意发表推文肯定了中国对大熊猫多年的保护成果。

同样是珍稀物种,大熊猫自带蠢萌属性,在人们对“治愈”“可爱”的消费欲望如此强烈的今天,大熊猫恰好迎合了流行文化的某种心理需求。随之而来的关注,更多的资金支持,政策保护和大众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但是远东豹、马来虎、非洲野犬、婆罗洲猩猩,甚至如青蛙、蚂蚁这类微小的濒危动物,却由于没有能取悦人的特性,如同边缘群体一样,为人所忽视。一项研究表明,61%的动物保护运动只为明星动物筹措资金,而作为动物基金会的标志,熊猫得到了最多的保护资金。即使在拯救濒危动物上,也有二八法则隐隐现身,更多的资源分给了如熊猫这种吸引注意甚至拥有文化背景的大物种,极少的钱分给了籍籍无名却依然有着巨大生态价值的濒危动物。

深度解读

以某种相对单一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人为地分配资源,流行文化决定物种生死,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说朋友圈是以你的心理需求为动向,不喜欢不感兴趣的纷纷取关,逐个退场,而喜欢的则会持续推送,更加巩固,实际上你对这个世界的接触面将会更窄,接收到的价值观和文化将会更单一,空间更封闭。你的朋友圈已经完成了人类专属定制。现在,自然界也快完成人类专属定制了。但是流行文化其实是立场最不坚定最没操守的一种存在,多元才是一切生命和衍生文化的土壤和后路。生命不该为流行所决定,每种生命都有理由在这个世界上通行。WWF执行主任迈克·巴雷特对《卫报》形容这场咎于人为,人们却继续装聋作哑的物种灭绝——“人类如梦游一般走在悬崖边缘”。现在,是时候惊醒了。

四百万年“比翼鸟”钟乳石遭破坏

2019年5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在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景区破坏景观偷盗钟乳石,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仉某成迫于压力,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至此,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经查,4月21日,东营游客仉某成在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景区旅游期间,心生贪念,伙同单某友、任某平将“比翼鸟”钟乳石景观底部的3处钟乳石用石块击断后盗走。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比翼鸟”因形似两只鸟而得名,其中一只鸟的形状被完全破坏,基本无修复可能。“他们是用花岗岩的岩石砸钟乳石的。我们将受损的照片发送给专家,专家估计现在砸掉的那一块需要100万年才能生长出来。”

深度解读

四百万年“比翼鸟”钟乳石遭破坏,令人备感惋惜与痛心,游客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美观,更是直接造成了地质、考古价值上的重大损失。不过,痛心之余,更重要的还是要反思,要牢记教训。当下,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同时,有了更多精神层面的需求,旅游热的兴起,就是明证,但是游客还亟待提升科学素养,加强道德自律,否则,此类令人后悔莫及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悲剧极可能还会再次上演。

行动篇

减用塑料吸管,为“减塑”商家点赞

考虑到环保问题,从2018年11月1日起,麦当劳将在北京10家试点餐厅使用“免吸管杯盖”,不再主动提供吸管。星巴克也曾在7月宣布,2020年之前全球所有分店禁用塑料吸管,同时公布不用吸管的新杯盖设计。当前,从高山到深海,塑料污染已经无处不在。那些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果被动物误当作食物吞入,就会死亡。2017年9月,一只长约2米、重达700公斤的棱皮龟出现在西班牙卡雷亚海湾,被发现时它已因误食海中漂浮的塑料死亡。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也已开始直接侵害人类的健康,2018年10月22日,在欧洲肠胃病学会议上,研究人员表示人的粪便中已检测出微塑料成分。面对这一严峻的局面,人类再不能无动于衷了。尽可能地减少塑料污染,应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这一次我们要为麦当劳和星巴克等商家点赞。

深度解读

在很多商家还在装糊涂和推诿扯皮的时候,麦当劳和星巴克等商家已率先行动。不过,独木难成林,希望麦当劳和星巴克的决定,能够唤醒人们对白色污染的关注,带动更多的商企和个人投入到“减塑”行动中来。要知道,你又扔掉的每一个塑料袋,都会形成新的污染,并且最终会经过各种生态循环危害到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包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将间接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还等什么呢?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改变消费习惯,减少塑料使用,拒绝白色污染。

法律篇

三大外卖平台被指环境污染遭起诉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因认为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在向消费者提供网络服务时,未设置是否有偿使用一次性餐具、是否使用塑料袋选项,对环境造成污染,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日前将这三家外卖平台起诉至法院。目前,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作为原告,绿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案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原告方代理律师张守纯介绍:“各大外卖平台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订餐的页面上,没有一个要不要餐具的选项,直接配送,我们绿联会前期的调查和访问发现确实有好多用户根本就不需要,送来了就直接扔了,想拒绝又没有途径。”绿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属于一种强买强卖的经营模式。原告代理律师张守纯表示,他们提起诉讼的依据主要是新环保法和“限塑令”,在“法”“令”中明确要求,所有商家销售商品的时候,提供的塑料袋必须明码标价,收取费用,不允许无偿提供,国家也有尽量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的通知。据介绍,原告方的诉讼请求是,判令被告改变浪费资源、危害生态环境的经营模式,在其平台提供的订餐页面首页显著位置设置是否有偿使用一次性餐具、是否使用塑料袋选项,并对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明码标价、收取费用;此外,请求判令被告对已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修复或承担修复费用。重庆这家环保组织还向媒体披露,他们正准备就环境污染责任纠纷,起诉肯德基、麦当劳和口碑。

深度解读

三大外卖平台被指污染环境遭起诉,表明公益诉讼在中国已经渐成气候。近年,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法律已经成为了人们做事的重要依据,而作为法制整体构建中的一部分,公益诉讼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提高国民素质、社会稳定、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人们有理由相信,公益诉讼作为必要的法治利器,必将为全社会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环境保护,有了公益诉讼的助力,也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林长制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全区林长制工作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建成林草统计数据统一搜索平台
尧斯丹主持召开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专题会议
尧斯丹专题研究全省推进实施林长制工作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山西省公布首批20个省级林草科研基地
关于“林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