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视角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2021-03-13周艳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周艳

摘  要:特殊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对此类人群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特殊儿童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缓解其家庭成员压力,并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且在此方面的教育逐渐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特殊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在多元视角下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元视角

特殊儿童指的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特别需求的儿童,主要体现在行为、情绪、语言、生理、认知等方面存在障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当前多数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教师在此方面有所涉猎,但在认知与干预方面可能存在偏差,心理健康教育偏向随意性,缺乏对特殊儿童的针对性及实践性指导,忽视了特殊儿童在心理情绪、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上的特殊性差异。本文以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研究了多元视角下的教育模式。

一、特殊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社交障碍

多数特殊儿童存在社交障碍情况,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语言偏少或抗拒行为。这并不是由于其语言能力缺陷,而是由于身体或智力的缺陷导致其不自信甚至自卑,影响了其与他人沟通的意愿,表现为害怕与他人交流、面对他人的沟通需求时呈现抗拒状态。此类儿童在公众场合会感到急躁、焦虑,久之与社会脱节,出现自闭或完全封闭自我的倾向。

2.情绪不稳定

特殊儿童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易引起孤僻、自闭、自卑等负性心理问题,在情绪层面表现为易暴、易怒、激动、敏感甚至对他人存在攻击性行为。此类儿童情绪极不稳定且心理处于压抑状态,无法排解,一旦遇到敏感的事情变相碰到了导火索一样,通过暴怒、焦虑、攻击来发泄情绪。以多动症儿童为例,此类儿童情绪易激动且存在较强攻击性。

3.失眠及躯体化

失眠及躯体化问题大多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特殊儿童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状态,容易在夜间无法安睡,严重者需依靠药物保障睡眠质量。心理上的问题引发身体器官功能受到影响,久之产生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而身体上的不适则会反之造成心理压力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二、多元视角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多元整合教育目标

对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心理素质、培养乐观向上心理品质、充分开发潜能、保障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可见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其心理健康教育均不应局限于心理问题的治疗方面,更应在日常渗透心理教育,保障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上也应强调多元整合,在总目标基础上设定特殊儿童教育的横向维度及纵向维度目标。横向维度目标需要从教育内容着手,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纵向维度目标则从不同阶段展开层次目标划分,第一阶段为整治心理问题,以问题矫治为主要工作;二级目标为宣传心理知识并展开合理教育引导,强调对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三级目标为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重点放在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2.多元整合教育对象

我国特殊儿童数量并不少且问题程度参差不齐,传统特殊教育大多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对智障、听障、视障这三类残疾儿童实施基础学科教学。但随着特殊教育理念的完善,教育界将身体病弱儿童、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均归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针对此类儿童展开心理教育纠正与预防工作同样重要。从教育性质上来说,存在身心发展障碍的儿童均可能存在潜在心理问题。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可与健康儿童处于同一班级学习。在此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应注重每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而不是只关注特殊儿童。对于特殊儿童也应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关注,而非单纯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3.多元整合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特殊儿童在形式上可通过非正式的渗透与支持和正式的专业形式两种来完成。前者主要包含学科教育渗透、课外活动渗透、班级管理活动渗透、校园环境与文化渗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这五种,后者则包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专门心理咨询与辅导两种。非正式的渗透与支持教育模式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及娱乐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特殊儿童学会团结合作并提升认知水平,促进其个性发展及心理素质的提升。正式的专业形式则通过正式教育的方式展开,但需要注意,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以语文课程、德育课程或普通儿童心理教育课程直接替代。

4.多元整合评估方式

客观评估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及心理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要项目。通常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涵盖四个层面,首先为多元评估主体,采用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了解从心理初始状态开始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后的改善情况;其次为多元化评估形式,无论是结果性评价还是过程性评价,均需制定适合的教育目标,通过长短期目标的设定让不同阶段的评价更具真实合理性,真正体现出心理问题的改善情况;第三为多元化评价内容,也就是课程內容与非课程内容的融合性评估,需了解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激发潜能,需要评估特殊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升学择业、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认识自我方面的真实情况。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从多元化方向展开,避免运用极端或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了解特殊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展开适当引导与教育,提升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洁,胡民拥. 基于人格发展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J]. 教育观察,2019,8(37):140-142.

[2]陈慧. 浅谈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214-215+217.

[3]张仲梅. 多元视角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12.

[4]刘小寒,刘梅红. 基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250-251.

本论文为贵州省黔南州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农村小学失独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研究——以罗甸县边阳一小学校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A020。

2756500520287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