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2021-03-13刘岁
刘岁
摘 要:幼儿阶段是塑造幼儿人格、促进幼儿身心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起充分重视,及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结合多种教学策略,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集互动、探究、协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在幼儿园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发散创造性思维,对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启发幼儿的心智、激发其潜能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游戏化教学,促进儿童身心的综合成长,已成为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幼儿园教学;运用
一、游戏化教学的定义
游戏化教学即“游戏化教学的优化整合”,游戏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互为目的与手段,而游戏和幼儿园教育的整合,即根据游戏的本质特征和形式设计出相应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发挥出幼儿的主体性,通过游戏的形式和游戏精神突出游戏化教学理念。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加达默尔将游戏和人的内在精神体验和经验结构转化密切相连,“习之于嬉”转变了传统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传统理念,折射出现代教育的内容,突出了游戏化教育对于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其自制能力、自学能力、注意力较差,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适应自然原则,通俗而言,就是幼儿阶段的教育必须契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在传统教育中,施教者普遍忽略了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学模式倾向于小学化,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不高,难以实现幼儿的综合发展。胡伊清认为,人是游戏者,且多数学者认为游戏具备显著的主动性、虚拟性及愉悦性,而这些特征正好符合幼儿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为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并让幼儿的身心得到适应性成长。
三、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1.游戏贴近生活,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会不断超越自我,养成不惧困难的品质。而幼儿园教育的众多游戏都源于生活,游戏同样需要生活材料的支撑,将生活化内容应用于幼儿园游戏教学中,能让幼儿意识到生活和游戏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激发幼儿兴趣的目的。教师可以基于生活材料创设游戏情境,为课堂注入全新的内容,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游戏中,意识到游戏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化游戏中获得启迪和升华。例如一些竹片、泥土等生活材料的添加,让游戏方式更加多元化,幼儿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制作模型,捏人物或者动物,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游戏,让这种日常化的游戏来极大的提升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最大化的保证幼儿游戏活动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捏泥巴、玩竹子等生活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挖泥巴,找竹笋,用泥巴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用竹子制作竹蜻蜓、手工飞机等玩具,让幼儿在这些游戏中发挥其创造力。
2.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
情境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幼儿会在游戏情境中全身心投入,不可自拔。比如,教师在进行“漂亮的水果服饰”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对故事中“太阳光暖洋洋的,一朵朵像棉花糖的白云在天上飘着”进行生活情境还原,组织孩子们在户外去,用棉花装饰白云,然后对故事情境进行装饰,在搭建好情境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对故事中的“三只小老鼠”“嘟嘟熊”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仿动物对话,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故事内容进行润色,增大孩子的对话空间和思考空间,幼儿中这样一个情境中,参与意识大大提升,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当幼儿因为角色问题产生矛盾时,教师要以调解者的身份,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介入,给予孩子支持,并引导孩子积极协商来解决矛盾,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游戏教学形式
随着21世纪的科技快速发展,信息化的覆盖程度也随之提高。也正是由于这种发展趋势,全国的网络覆盖率大大增加,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增长了数十倍不止,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游戏教育环境,丰富教学形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让幼儿感受到教学带来的新鲜感。其次,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游戏,而有些流程颇为复杂,部分幼儿难以顺利掌握游戏步骤,而多媒体能够很好地将这部分步骤更加直观显示出来,让幼儿迅速掌握游戏规则,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和游戏精神。其次,信息技术也能够营造游戏氛围,比如在“小鼹鼠的土豆”的教学时,教师首先会对于小鼹鼠的形象有一个详细的展示,然后循序渐进的讲解小鼹鼠是如何经历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照料一颗土豆,然而最终在收获时却被告知是农民伯伯种下的,小鼹鼠最后不得不失去了它的土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很容易让孩子沉浸在游戏故事中不可自拔。
结语
游戏化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他们营造出了一个自由实践和自由探索的情景,对培养幼儿的智力、创造力、完善幼儿的心理素质及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幼儿园要继续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模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自由成长、主动学习。
參考文献:
[1]萨楚日.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34.
[2]王彦蓉.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22.
3871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