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1-03-13陈宇宇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陈宇宇

摘  要: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可以获得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经验,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因此阅读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问题逐渐显现,在新时期教育改革工作中,应该以创新阅读为核心,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创新阅读理念下,除了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丰富知识体系外,还要注重能力素养的培养,达到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重新审视教学实践工作,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培养创新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阅读的重要性

创新阅读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措施,使其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氛围当中,自主探索阅读内容。创新阅读消除了传统教学中单一化教学的弊端,有助于为学生带来新鲜的课堂体验,在活跃、宽松的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使其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避免因为思维僵化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造成一定的限制。创新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学生思维空间的解放具有重要作用,使教学课堂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在创新阅读中,學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会更加频繁,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提高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应用,改变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固有认知,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对于创新阅读的认知程度不足,是限制教学工作高效化开展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存在形式化问题,教师往往为了创新而创新,导致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问题严重。对于阅读文本中的深层内涵挖掘不够,只停留于表面浅显知识的讲解当中,学生的能力素养无法得到提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较少,往往忽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对于学生的反馈意见不够重视,教学工作的问题逐渐累积。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的机会,对于教材内容的依赖程度较大。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好与写作教学的衔接,未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价值。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阅读的应用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是开展创新阅读的关键和前提,只有学生不抗拒阅读并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学生对于阅读存在畏惧心理,认为生字词认读、文章结构与思想内涵分析等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较低。为此,教师应该将创新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为其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其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实现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与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引导学生转变对阅读的看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其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锻炼,构建高效化、趣味化的语文课堂,增强教学工作的生命力。

2.创设阅读情境

很多阅读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小学生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会对其课堂学习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这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途径。阅读情境应该尽可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自主探索生活和语文的内在关系,以便实现阅读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在多元化和层次性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该注重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情境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等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为其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阅读情境的主题应该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从多个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3.加强问题引导

课堂提问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交流互动当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这也是创新阅读教学的关键措施。在问题引导下,能够实现对语文课堂的合理划分,确保教学任务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地效果。然而,传统提问方式过于单一,同时也存在形式化问题,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存在畏惧心理。为此,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踊跃回答问题,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掌握阅读中的重点及难点。教师应该多采用启发式问题,注重对学生阅读学习潜能的激发。同时,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拓展阅读学习的深度。应该注重问题难度的合理设置,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增强学生在创新阅读中的自信心。

4.开展合作学习

近年来,社会各个行业对于人才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育改革进程中也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做出了规定。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其在共同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增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等,能够使分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引导学生在互相帮助当中实现共同进步与提高。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实现有效互补,有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从而在阅读学习当中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创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措施,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对于创新阅读的认知程度不足,也会对教学工作的高效推进造成阻碍,无法充分发挥创新阅读的价值。为此,应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加强问题引导、开展合作学习、创新实践活动和注重读写结合等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工作的创新性,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晓黎.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科技资讯,2020(8):175.

[2] 王明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53.

334650033829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