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2021-03-13张泽琦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张泽琦

摘  要: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要立足于多维度、多方面,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的缜密性需要学生不断深层次的思考才可欣赏其魅力。但是题目是永远讲不完的,就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讲授习题上,也总会有新题型的出现。为了学生在遇到新题型时不再手足无措,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空着脑袋进课堂

在每一节新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先布置好预习作业。这里的预习并不是让家长们代替老师在家给学生们授课,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和知识框架,遇到不会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去寻找方法,如果不能独立解决便可做好标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有大致了解,哪些地方已经看懂了,哪些地方还没弄清楚,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拉近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教学,而是可以设置多种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灌输式教学法只是单纯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少。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后,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较多,在自主探索解题后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师生之间有了情感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们才会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表达

比如:在间隔排列这节课中,先展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间隔排列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圆片,把红蓝圆片摆成一一间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2.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比较强,对新奇未知的事物和知识有无穷的探索欲望,作为教师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与好奇心,要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尤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上,我采用了让学生多讲、老师少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再只是“听客”和“看客”,而是作為课堂的主人,有更多的参与度。

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例如讲授5个点之间一共能连接多少条线段这道题,在提问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时,教师可以先让他们先动手画一画2个点能连接多少条线段,3个点能连接多少条线段,4个点、5个点呢?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问他们6个点、7个点、8个点各能连接多少条线段,有部分学生在前面的连线中已经找到了解题的规律,所以直接列式得出了答案。这样的教学和提问注意到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性,班级里的学生都能在这道题中有所收获。

4.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自主学习的体验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规律。而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规律的过程不能只有讲授式教学,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创造性、想象力都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只要有合适的实践活动安排,学生们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课本上也有安排许多活动课,这些内容丰富有趣的活动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效果也会比老师单纯地讲授和PPT展示更好。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拼一拼,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在拼凑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推算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过程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鼓励学生多提问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有些可以凭借自己的探究解决,但有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但是有些学生比较羞涩,不敢向老师提问,担心同学们会不会笑话他,觉得这道题目没人提问说明大家都是会的。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畏惧心理,鼓励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多提问。

例如在设计《能被2整除的数》这节课时,让学生先行计算:24÷2 15÷2 17÷2 60÷2 71÷2 130÷2,学生算完后,让他们对算式进行分类,组织学生讨论下一个问题,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提问环境,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可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彻底改变的,但是教师们可以尝试着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后再汇报结果。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教师也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生性格特点,使用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手段,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够在数学课中有所收获。总而言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要立足于多维度、多方面,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1768501705395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