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1-03-13刘长琴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应用策略核心素养

刘长琴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教育,传达了现代教学的现实需求。核心素养教学更强调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素养的培养,“允许”学生的学习素养“超出正常水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反思,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长远能力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分析;应用策略

儒家教育思维和应试教育思维束缚了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家长式教学思维使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越来越被动和机械,缺乏广阔的学习视野。应试教育使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为了成绩教学甚至隔绝了学生和现实社会的接触,导致学生出现只会“读死书”的问题。对此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变革,同时融入创新性的教学元素,使现代课堂教学迎来更为积极的变革。

一、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调整

1.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语文课程教学中,对教材文章的解读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学内容。整堂课程围绕着阅读教学开展,意味着其他教学内容的相对忽略和缺失。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强调阅读教学会使学生“口不能言”“书不能写”等问题。此外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有应付教学心态,教学内容程序性的千篇一律,打击了学生课堂听讲的兴趣和信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课文内容进行随意性的解释,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抓不住重点,缺乏主见,只能跟着教师的观点亦步亦趋。最后部分教师存在大包大揽的教学理念,将问题的答案作为主讲内容,缺乏对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导意识,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惑和吃力。

2.对阅读模式的调整和创新教学策略。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能融入更多的听说读写内容,将更多的教学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框架性的阅读思考分析能力,使学生的实践学习素养得到切实地培养和发展。例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遇到学习问题大胆的提问和发言,使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避免学生的个人学习问题被长期地隐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原文章进行评价总结、模仿改编、看图写话写作等,增加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次数,使学生在对阅读和写作做到融合性的多层次分析和思考。最后教师要将阅读理解的固定方法进行普及,从分析文章的背景资料,到对题目对文章框架性的总结,最后对文章的细节字词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解读等。使学生掌握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方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二、对学生基础学习功底的培养

1.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预习学习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传统预习教学却因为各种“客观”因素无法顺利开展。对此教师要强化预习教学,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设计预习学习任务和作业。再第二天的课堂讲课中,按照预习思路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的学习思考经验和结论在课堂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总结,促使学生语文学习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2.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合作讨论。小学生的理性学习意识不强,在课堂学习中有先天的畏惧情绪。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使学生回答问题的压力被集体分摊,促使学生对学习问题做到更有效的分析和了解。对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发散性的问题,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做出积极的尝试。例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中,教师可以分析“少年胜于欧洲”这样的话在现代社会中是否适用,这反映出作者对中国有怎样的愿景,为何是少年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等问题。使学生通过时空感怀,对作者的思想做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3.通过信息技术对关键语法内容进行整合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的语法知识相对有限,但却显得杂乱无章。导致教师进行不断地强调教学,学生还是在主动问题探究中出现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积极的温习和思考。以此降低教师教学的压力,同时促进学生对语文语法问题的理解。例如教师对修辞手法、文体、体裁、表达手法、褒贬分析、多层次分析方法论等内容进行总结式的分段讲解,使学生一次性对语文中的语法问题做到总览式的思考和理解。

三、对学生学习视野的启发和拓展

1.开展多样的课外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学习是一门长期积累的课程”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鼓励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成绩就要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拓展自己知识的边界。此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实际的指导,如列出课外阅读书单,对学校附件的书店、图书馆位置进行介绍。定期开展课外阅读鉴赏活动等,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得到更切实有效的培养。

2.开展多样的语文生活化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降低课堂教学的束缚感,将教学话题积极向现实生活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校附近的社会环境进行积极调查和了解,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走访了解等,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想法。最后教师要积极开展踏青、人文文化访问等社会活动,使学生班级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在学习中做出更多积极的尝试。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要核心素养的科学理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对待,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更科学“智慧”的策略,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形成综合性的认知,并有兴趣、能力、路径在学习中做出积极的尝试和突破,促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达到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严发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学周刊, 2020(4).

[2] 李仙. 小學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好日子, 2019, 000(020):P.1-1.

3345500338283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应用策略核心素养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