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3-13陈芳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小学

陈芳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实施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实际与科学相结合,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详细解释,深入学习科学的知识点,动员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深刻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有好处。由此可见,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小学科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时,要注意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实施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求,使学生积极思考科学,专心学习,勤于思考和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非常有帮助。采取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有利于提升孩子学习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化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生活化教学,兼顾科学与生活在各方面的内在联系,教师应创造生活本位教学情境,使学生更积极地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减少学生学习的消极性。因此,生活化教学策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比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本,可以放置各种不同的饮料瓶、玻璃瓶和牛奶盒,然后敲击各种瓶子,告诉他们不同瓶产生不同声音的方式。还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敲击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声音,以这种实物教学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对于学生快速掌握科学知识非常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孩子全方位的提高非常有好处。

二、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应用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影响

1.提升学生科学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入课堂。这样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占据主要位置。教师需要积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努力发现生活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教学生活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确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更多科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找到科学学习的乐趣,非常乐意主动去学习,提高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也提高學生们的科学能力。

2.掌握科学方式

科学是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问题的一种主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学生就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方式,走了很多的弯路对于自身的学习成绩的提升,没有带来任何的好处。科学能使学生取得更快的进步。例如,买房是很多人议论的一个重点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话题设计相应的购房计划,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与科学的联系,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持续科学学习过程中有效的科学技能,了解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从而更加科学的提升学生的各项素养。

三、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1.学习科学新知识可采取生活化方式。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应注重新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来到生活中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学活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能够自己感受到科学知识来自生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增加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尽量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当教师教授新知识时,他们也应该用生活化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千万不要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理解的负担。例如,教师在传授在光与影这个知识点时,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影子是如何形成的,这对学习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室内教学环境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观察生活中光影的关系,可以使用学生们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指导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户外教学或户外活动后的室内教学。户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非常有好处,身临其境就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在进行室外教学前就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户外学习的质量,例如,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户外活动后影子形成条件、调整影子方向的方式、改变影子形式的方法、如何消除影子等的总结报告,这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带着问题去进行户外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同时,进行户外教学,一定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让孩子出现磕碰损伤的情况,同时也一定要给孩子们留足充足的发挥想象的空间,不要增加过多的限制。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度过宝贵的室外学习时间,可以更好地提升户外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领导和督导作用,通过在户外教学中穿插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思维和注意力,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学习科学,看到生活。教师应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正确引导,可以是孩子们少走很多弯路。

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为了实现科学生活化教学,科学教师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重点,利用好的教材来创造生活化教学资源,教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成果,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际生活与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科学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内容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以《了解空气》为例,教师制作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难以将酱油倒入有漏斗的容器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使用漏斗倒液体,一时无法倒进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一般的学生都经历过这种现象的发生,但往往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再一次把这个问题带到课堂上来,会立刻引起学生们的充分好奇和探索。可以通过设置想喝一杯果汁解渴这个命题,询问学生能不能帮助想办法让老师尽快喝到糖水,这件事对学生来说很熟悉,会争先恐后地给老师提意见,一些学生会给教师提醒:用筷子不停搅拌,能使水果更快地溶化。也有的学生会说,用热水沸腾可以加速溶解,可以用两个杯子倒转它们来加速溶解过程。这将把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那么神秘、不可触摸,教师应该将科学还原于生活,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提升参与实验设计活动的乐趣。学习静电现象可以创造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教学场景:现在桌子上有许多白色的泡沫颗粒,如何收集并移除它们,老师将表演“咒语和魔法”,把东西从空气中带走,老师拿起一把塑料尺子,让班上的一个同学把它在头发上摩擦,以吸引白色泡沫颗粒。在老师的表演之后,许多学生对老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感到好奇。这时,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是产生了静电,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有些学生会说冬天睡觉时脱掉毛衣,会产生小火花,有些同学说秋末干季,开车出门的时候会产生“触电的感觉”。在以上的生活化场景中,学生的探索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发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

3.在生活中選取材料。

这是小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是科学研究必须借助于相应的研究材料。在小学阶段,与科学课程相关的材料涉及物理数据、可观察和学习的信息材料,如教科书、课外阅读、新闻、周边环境、视听资料等,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实验工具是完全必要的,但实验设备距离感强,不利于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的可乐瓶、牛奶盒等贴近学生日常的材料。例如,在做演讲时,老师通常不使用相应的专业实验室设备,而是给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材料如纸张、塑料尺子等,常见的器材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如果使用一些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孩子们日常没有见到过,就会限制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无法创新。要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并使用各种方法使材料听起来有声音。例如,在讲解“热胀冷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必直接提供学生的专业实验室设备玻璃瓶,使用盐水瓶以及学生每天喝牛奶的塑料管就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材料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也能利用课后的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盲目追求实验设备反而会对课外的研究和学习形成一定的制约。

4.找寻生活中的科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创造生活场景进行科学研究,为了使课程更加深生动,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体验来传播思想。在三年级的课程中,有一节关于气温和水的变化的一节课,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有盖子的水杯,把热水倒进杯子里盖起来,或者暂时把盖子拿开,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变化。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小水珠怎么会在杯盖上呢?还可以引导学生假想当自己在家洗澡的时候,突然有一大滴水滴到你身上,抬头看去,会发现浴室的天花板上布满了小水滴。每个孩子日常生活中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引入一些孩子都经历过的事情,对于孩子们理解非常有好处。这种类似的经历会引起他们的思考和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教师可以通过与小水滴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生动说明,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探索,可以高效的达成科学教学的目的。

5.生活化课外活动至关重要

生活方式的课外活动不仅巩固和拓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乐于就其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找到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利用他们获得的科学知识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例如,在学习了《水体污染》之后,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当地的水污染,让学生们来侃侃而谈,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谈谈当地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通过对《混合》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发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混合物,他们知道许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并试图分离我们周围的混合物。学生们会对混合饮料和自制混合果汁非常感兴趣。以上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科学源于生活也在创造着生活。

6.进行生活化教学建议使用实物

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现象的学科,需要相关的材料做支撑。因材施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大特点。材料不一定需要多么昂贵,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即可,最好是我们日常经常使用的一些器材。例如,矿泉水瓶、鞋盒、魔方,可以作为很好的教材。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教材的习惯,对于提升孩子自主探索能力非常有好处。例如,在学习《电磁铁》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钉子、干电池等作为研究材料,用铁丝把大头针放在材料附近,会发现它不吸针,然后把电带到导线上,就能发现它能吸针。这时,老师要求学生用磁铁代替这些材料来引导学生总结这一现象,电磁铁在导电时会产生磁力,磁能也会消失。本来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演绎用一些生活中的器材加以演示,就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当孩子们亲身经历了以上的实验,教师在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会变得更加容易。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注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要适当开展校外生活实践活动,创设课堂生活教学情境,利用实物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的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品申,王坦. 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J].神州,2019(10):220.

[2]熊和辉.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20(1):128.

[3]吕作香.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女报:时尚版,2020(1):1.

3435500338283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小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