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好的故事》课例的感想
2021-03-13吴黛
吴黛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李冲锋博士所上的这一堂《好的故事》,聚焦文本阅读的焦点问题,娓娓道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也在这动人的课堂中受到了熏陶,提升了语文素养。
一、聚焦文本,理清结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22页)李博士的这堂课为我们真正展示了这四者之间的交流,一起构建了一个“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诗,文字不长,在很短的篇幅中,却表现了鲁迅对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与之前鲁迅的那种批判性、辛辣讽刺的文章风格不同,文中那种文字的精美、联想的新颖、构思的独特,都是《野草》中此前的作品中所少见的。那么这种与之前风格完全不同且略显生涩的散文诗怎么教?
李博士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用粉笔解剖了这个好的故事。他在课上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几块内容?试着划分层次。”学生们稚嫩的答案一开始显得有些零碎,可是在李博士的引导下,一个个好的答案开始涌现:“现实的昏沉”“梦境的迷蒙(美丽)”“忆之境”“梦之境”……学生回答后,李博士总结概括并逐一板书,学生们也被李博士的引导深深地吸引住,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迷蒙的昏沉的梦境。
好的故事需要一位懂它的讲述者,好的课堂需要一位懂学生心灵的引导者。
二、适时调整,转学为教
好的课堂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机制让这个平静的课堂溅起了一层层浪花。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足,鲁迅的这篇文章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障碍。李博士在梳理完文章结构之后,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课堂的焦点问题:“作者描述的梦境是怎样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接下来就是学生的讨论时间。
这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插曲出现了,一些学生小声议论着“什么是写作特点?”“写作特点和情感有联系吗?”李博士在教室里巡回,仔细聆听着学生们的讨论,当他发现这个问题学生难以自己解决时,及时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转学生自学为教师引导为主。
事实表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进入了课文,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实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到底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还是以老师的教为主,并不能定于一尊,机械操作,而要视文本的难度、学生的学情、课堂的实情,进行灵活操作。
《好的故事》这一课文的难度很大,而学生又是小学六年级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来学,并不容易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转由教师讲解为主的引导性教学,反而使学生看到了自己不能看到的东西,学到了新的知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博士课堂中教学方式的及时转变非常有必要,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课堂教学中学生聚精会神的聆听、眼睛里放着光芒,以及下课时学生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来,学生在这堂课上有了很多的收获。
三、循循善诱,由梦到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必要的了,但如何将这种文学涵养渗透在课堂里,以至于传达给学生,是当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的示范教学对于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至关重要。
“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词?”
学生们大声地说出“名词!”
“那为什么这里要一次性写这么多名词呢?”
教室里陷入了沉寂,但分明又能听到学生思维激荡的声音。
李博士耐心地引导着学生理解“乌桕、新禾,野花……”等名词罗列动态呈现梦中景象的艺术效果。名词罗列的手法帮助学生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两岸边瑰丽的图画,这幅图画在这些景物里又慢慢晕染开来,给人以无限想象。学生们的脸上现出一丝丝憧憬,这个故事真美丽。
看完这些名词,学生们自然发现了名词运用的重要性。李博士的这一示范教学让孩子们很快自主找到了一系列动词。“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合;刚一融合,却又退缩……”,孩子们找到其中的动词,大声地说:“这是动词的罗列!”孩子们在自己原先脑海里的那副图画中,又加入了倒影的动态美,这故事越发有趣了。
名词罗列本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写法,又叫列锦。李博士没有提列锦,而选用了名词罗列这种通俗易懂说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
与其相类似的,还有李博士在讲述河边倒影里的云朵變化时,他带着学生一起朗读关键句“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们发现每一句的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是一模一样的,此时李博士才把“顶真”这一手法讲述给学生,学生从这篇文章里不仅仅感受到了文字之美,更感受到了这种表达之妙。
李老师在本堂课中深入文本,对课文的写法做出了一定的探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了梦境之美。
梦境的美体会到了,可是鲁迅呢?要体会这篇文章中的鲁迅才是最难的。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李博士抓住课文的首尾,特别是课文结尾一句“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引导学生们理解鲁迅。
李博士问:这一句话是当时的感想,还是过了一段时间说的?学生们马上抓住了:过了一段时间。又问鲁迅到底有没有见过这个好的故事,学生回答说没有。接下来李博士抓住文末“在昏沉的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鲁迅,学生们竟然能够理解了。这是教学水到渠成的结果。
鲁迅依然还是那个鲁迅,那个批判的鲁迅,李博士依然是那个引生入境的老师。如今这堂课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