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鉴《泰坦尼克号》

2021-03-13王一晨

艺术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真爱泰坦尼克号灾难

摘要:蜚声世界的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斯莱特倾情主演,讲述了19世纪由英国前往美国的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上,一对男女围绕“海洋之心”宝石发生的梦幻奇情。影片开始,探险家布洛克从沉船中打捞出了一个保险柜,里面有幅素描画,有关这幅素描画的新闻的播出,牵扯出了一位百岁老妪的奇情往事。镜头一转,这位老妇踏上了打捞船,讲述了一个有关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取得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包揽了第70届奥斯卡的最佳导演、最佳男主等11个大类奖项。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真爱;生死;灾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03

0 引言

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已20余年,但岁月未能掩盖其光芒,其跌宕起伏的剧情、缠绵悱恻的奇情绝恋让世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这一则传奇且令人向往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场至死不渝的爱恋,打破阶级壁垒的爱恋在电影结尾却迎来了自然灾难对生命的考验。年轻的杰克作为一名潦倒的画家赶赴美洲,他乘坐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让他邂逅了一场绝世的爱恋,却也使其葬身冰冷的大西洋。船起船伏,在游轮撞向冰山之际,既有人性善恶的挣扎,也有爱情光辉的闪耀,社会百态顷刻之间展露无遗。

1 生

人之渺小,有时轻如鸿毛。当面临生存绝境,各人的善恶百态便一展无余,人性的光辉总是在生存绝境中被兽性的狰狞可怖所湮灭。在船体下沉之际,人性的丑陋开始暴露:有的人在偷生之际四顾害人,踩着他人的身体努力漂浮在海面;有的人恬不知耻地抱着别人的孩子上了救生船;有的人为了活命,在救生船下降的最后一刻,跳上了已满员的救生船,导致全员罹难。

救生船的位置是固定的,妇女儿童优先的逃生策略使得救生船上坐满了妇女与儿童。富有的男人为了活命重金贿赂船员,想要获得一个登船的机会,甚至不惜把救生船当作自己的私产,能救几十人的救生船只载着数名富人与必要的船员开往生的彼岸。当生存成为头等大事后,船上的获救者就不愿去救从游轮上掉入冰冷大海中的人,而是选择漠视,尽管那些人可能是他们的亲人。在生存面前,兽性可能会战胜人性,但是人性善良的光辉并不会被掩盖。还是有很多男乘客遵守规则,让妇女儿童先上船,自己留在船上等待着命运的审判。影片中有个男人欺骗自己的妻子,说自己还有别的救生船可以上,妻子这才放心上船,却不料这只是丈夫诀别时的谎言。

训练有素的水手们在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努力地维持秩序。当男女主人公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之际,镜头转换到失声痛哭求救的孩子,无名船员毅然救起孩子,哭声中人性的光辉璀璨而耀眼。远处,船上头等舱里的乐队还在寒风中演奏着,而首富古根海姆先生明明可以上头等舱的救生船卻决定直面死亡,他甚至向船上的服务生要了瓶白兰地。他并不畏惧这骇人的灾难,在灾难面前优雅地死亡也许比无奈地挣扎更为可贵。

2 希望

杰克不惧困苦、天生乐观,就算他生活在桥洞下,啃着干面包也从没放弃过希望,他的奋勇精神无时无刻不使露丝深受鼓舞。在游轮沉入冰冷的海水中后,穿着救生衣的人们拼命呼喊,乞求有人来拯救他们,此时杰克找到了船上掉下来的门,它就像竹筏带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可是这扇门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杰克让罗丝躺在上面,冰冷的海水刺激着两人的神经,体温逐渐下降,体力也在挣扎中消耗殆尽,但求生的意志与对真爱的渴望,让杰克没有放弃。他们筋疲力尽,为了生存下去搓着彼此的手,互相说着鼓励的话,杰克让露丝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大西洋的夜空中闪烁着亮晶晶的星星,本该沉醉在爱情中的两人,却遭遇了不幸的船难。另一边的救生船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斗,被影评者称为最后的人性之光的莫尼女士想要回去救落水的同胞,而船上的人无一同意她的想法。船员甚至表示,如果她再说这样的话就把她丢进海里。无数具冰冷的尸体在厚重的海雾中起起伏伏,人世重回地狱。

3 破灭

在大西洋海雾中,一位救生员驾驶着空荡的救生船,用微弱的灯光巡视着冰山碎块四伏的海面,寻找着灾难之后的幸存者。露丝颤颤巍巍地抬起眼皮,严重的失温让她仅存一口微弱的气息。她挣扎着想要唤起泡在冰冷海水中的杰克,满心欢喜得以获救,却发现杰克已经不再回应。爱人已经缓缓沉入海洋深处,露丝想要活下去,想要兑现对杰克的诺言坚强地活下去,她不再彷徨、不再悲伤,在坚强等待的同时,她看到了救生船微弱的灯光。露丝拼命吹响求生的口哨,救生船寻声而至,也许是上帝的眷顾,她得救了,裹着温暖的毛巾沉沉睡去。双眼再次睁开,看到的是耀眼和煦的阳光,海水冰冷的窒息感与灾难来临之际的惊慌挣扎仿佛一场梦,唯有杰克的爱恋让露丝心头一暖。是的,杰克永远葬身于冰冷的大西洋了,但是深入骨髓、无法忘怀的爱恋却永存于露丝心中。露丝名义上的未婚夫卡尔先生,在婚姻与爱恋面前仍满怀私心,贪婪霸占着所有他自认为可以被标价的东西。但是他的经历告诉我们,钱是买不来爱情和生命的,他先是用珍宝“海洋之心”诱惑露丝,试图让她因为这珍宝而同意跟他在一起,然后又用钱买通船员,想要换取一个救生船的位置,他看不起三等舱的人,认为他们可以跟老鼠并称。他看不起因为好运而得到船票的杰克,后来当露丝因为舍不得杰克而跳下船时,他更是难掩心中怒火,朝人群开枪。最让人气愤的是,卡尔为了能上救生船,利用一旁的小女孩,说她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如果他最后可以将小女孩安全送回家也算做了件善事,可是上船后他根本不理会小女孩,直接将她放在别人怀里。卡尔是自私的,总是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地占有,总是认为他人都是可利用的工具,殊不知生命的意义并不能被标价。善与恶,不是金钱能衡量的范畴。当然,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也能迸发,杰克不畏死亡,将生的机会果断让给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这也许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吧。露丝也谨记对杰克的承诺,依靠着杰克的爱,一直顽强地生活,最后子孙满堂,成了一位百岁老人。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生死之恋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电影中的故事与现实中的事件相互交错,让爱情得以升华,让人们对美好纯粹的爱情心生向往。

艺术的魅力是通过对世间光辉之事、光辉之物的描绘,重现人性的伟大与激情。《泰坦尼克号》通过表现灾难暴露出的人性的恶,烘托人性的善,让观看者更相信爱和友善的存在,这是导演所传达的价值观。故事剧情的铺陈与影视画面的视觉色彩塑造是电影作为光影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对影片起到了重要的包装作用。跌宕的剧情体现出的节奏感,是电影艺术吸引人的手段。导演先刻画旷世绝恋,再描绘逢灾遇难,后给予希望,最后谱写悲剧结局,让观众的心绪起伏,猜不到故事的走向。虽然影片长达三个多小时,但因为情节一波三折,观众并不会觉得疲劳没有看点。在杰克落水、露丝快被解救的时候,背景音乐虽然也用了主题曲,但旋律却变得缓慢忧伤,表达了此时露丝对杰克再也无法醒来的悲伤。其次影片的拍摄技巧和特效水平也较高,电影镜头中模型的真实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张力,同时视觉特效所展现的奇观美景则让人惊叹。数字特效的优势在于视觉奇观,传统模型特效拍摄的优势在于具有临场真实感,电影《泰坦尼克号》结合了两种电影特效方法的优势,使最后的沉船画面尤为壮观,但这部分其实是在铺满绿布的游泳池里拍摄的,船也是制作出来的模型。在整个《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过程之中,数字模型的搭建与后期制作由微软子公司的视频编辑、视频建模、视频渲染软件支撑。视效场景由真人拍摄与模型拍摄,远景与氛围营造的部分则由马修·巴特勒领导的工作组完成。出色的特效情景制作,为摄制组节省了经费。以游轮甲板、走廊的模型搭建为例,摄制组精心搭建立体的模型,配合绘画软件的后期精细化雕刻,引入渲染系统之后,甲板、走廊、栏杆的真实感堪比实物。海水的浪花、漂浮的碎冰块等依托数字化的编程计算,在视觉呈现上瑰丽无比。这令人不得不佩服当时的电影制作技术,已经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场景重现与还原了,在无规则的情境制作上也登峰造极,运用虚化技术、视觉符号分型技术可以将不规则的视觉形象根据美术师的情景想象自由调动。对于詹姆斯·卡梅隆来讲,视觉奇效是他的拿手绝活,但是一个好的剧本才是电影的灵魂,演员表演作为电影的外衣,在向观众展示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传达某种价值观念,如本片所阐释的爱情,就是观影者永远铭记的主题[1]。就本片的历史背景来讲,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下层社会出身的杰克是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向美洲转移的过剩劳动力,而露丝则是旧贵族家族向资本新贵家族靠拢的政治婚姻中的不幸者,二人都具有时代的悲剧性。詹姆斯·卡梅隆巧借爱情的外衣包装了一个时代悲剧,符合美国的普世价值观念。

20世纪以来,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建造豪华绝美、系统完善的巨大渡轮,但是技术的发展同样使得傲慢、自满、贪婪等人性之恶迅速膨胀起来。人们自认为拥有可以征服自然的力量,殊不知,在自然面前,泰坦尼克号这样一艘“梦之船”也仅仅是欧洲大陆向美洲大陆转移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的运输工具[2]。船舱上流社会与底层社会劳工的分层,就暗示了各层民众在戏剧性的灾难与毁灭面前的各种选择、各种无奈,上层社会在小提琴的琴声中绅士般地自救,相对应的画面是下层劳工被锁在船舱内等待上流人士先行登上救生船。这种社会阶层的差距是人类贪婪、傲慢等人性的恶之于社会关系的外显。但在残酷资本主义运行法则之下,露丝与杰克的凄美爱情故事却反常态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爱情恰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充满美、活力、希望和信心的形而上的精神力量。在黑暗面前塑造人性的力量,恰是戏剧的魅力所在,故事的语言性与隐晦的暗喻,无不展示着人类对信念、勇气、牺牲的美好向往。电影的光影艺术附着在爱情故事之上,正是詹姆斯·卡梅隆想展现的人性光辉的本身——爱情的本质美好。这种经得起死亡考验的、可生死相随的爱情,尤其令人动容。真爱、生死、灾难,任何电影假如有其中一个元素就足以夺人眼球,而《泰坦尼克号》将这三个元素融入一部影片当中。灾难降临考验人性,生死时刻考验爱情。杰克和露丝告诉世人,拥有了爱情,完全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无畏可笑的世俗等级观念。《泰坦尼克号》是人类对爱情的符号化想象,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

在天灾人祸降临之际,人的本性开始暴露,人物的特征也都展现了出来。電影刻画了几个积极漂亮的人物和阴险狡猾的人物。其中最善良的当是被称为“最后的光”的莫莉,她不仅没有那些贵族的气焰,还非常仗义,没有看不起杰克,还把自己儿子的衣服借给杰克穿,在聚会的餐桌上教他如何使用刀叉,她也是唯一一个在救生船上提出回去救落水乘客的人。最阴险的小人当然就是卡尔,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3]。但不能简简单单地将卡尔看成是样板戏中的反派,不能将他看成是纯粹的阴险小人。彼时正处于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西方普世价值的范畴仅仅包括欧洲白人男性,欧洲白人女性、黑人,以及以劳工阶层为代表的社会底层都是失声的群体,都是没有私人产权的社会弱势群体。这样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很难不让上层社会出身的卡尔对万事万物存有占有意识。就像马克思所说,婚姻仅仅是上流社会标示财产的一种方式,那么爱情自然就被排除在财富价值观之外,枉论世间其他美好,只要不能表现为财富,就会被富人鄙夷。

4 结语

悲剧也许是艺术最美好的状态,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留有遗憾,是不是逝去的爱情才能称得上永恒,答案是肯定的。《革命之路》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丝莱特继《泰坦尼克号》之后的再次合作。这部影片描绘了一对夫妇的爱情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之中消耗殆尽的故事,渴望一次又一次的新追求,体现了爱情在真实社会中的昙花一现。资本社会中,对于金钱的追求很难让人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爱情在现实社会中失去了纯粹,其意义也在悄悄消逝,在名利、金钱与爱情之间,谁又能像露丝一样坚守爱情,拒绝绝世珍宝呢?为金钱背叛爱情的大有人在,现在快餐式的爱情让人觉得廉价又没有丝毫意义,我们应该学习先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因为失去,所以永恒,仿佛成了一句经典。现实往往不像电影那样唯美,也不像电影那样都留有遗憾,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的爱人,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1] 彭俊,杨晓林.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J].电影新作,2016(1):19-26.

[2] 骆玮.《影》与国产电影中的东方美学元素[J].电影文学,2018(23):81-82.

[3] 沈诗琪,骆玮.浅谈光影在摄影表现力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4):20-22.

作者简介:王一晨(1999—),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3033501908249

猜你喜欢

真爱泰坦尼克号灾难
富婆妈妈迷失“真爱”陷阱,假病历护家遗祸绵绵
《泰坦尼克号》经典桥段(视频)
《泰坦尼克号》(海报)
雷击灾难
谁吃掉了泰坦尼克号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从《沉睡魔咒》看迪士尼的苏醒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