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21-03-13黄霄
摘要: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合理运用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诉求,在确保书本教学“第一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真正的“互联网第二课堂”,使其成为书本教学的补充与拓展的必要课堂,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环境设计教学模式的内容,拓宽艺术视野和提升艺术品格。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设计;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04
环境设计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从广义的设计定义来说,中国的设计自石器时代便已开始[1]。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又逐渐发展演变成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它不仅涵盖了美术学、雕塑、装饰(装置)等艺术门类,并且涉及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植物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无论在专业理论的深度、广度、前沿性,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环境设计都是一个高知识含量、高技术的专业。同时,它还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很明显的专业特点。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一级学科设计学类(代码:1305)包括12个二级学科专业,其中就有环境设计(代码:130503),这极大地提升了环境设计的学科地位,并为环境设计学科的建设擘画了新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显得非常重要。反观当下,仍有一部分高校的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漠视互联网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合理运用与作用、设计环节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通过某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确保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和相应的教学规范的前提下,拉近校园课堂教学与行业中优秀的一线从业者之间的距离?如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并接触到环境设计行业最前沿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段和设计经验,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文章基于此展开研究。
1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环境设计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学生通过实践得来的设计经验、动手能力和逐渐形成的设计理念等均有较高的专业要求。然而,还有一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受限于教学资源、经费、教学条件和相关制度,使得该专业在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脱节或者不对等的现象。简而言之,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大致的方法、设计流程,但却因为缺乏针对实体项目设计的实践经验,从而无法实现与用人单位直接且高效的衔接。有相当比例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在设计公司度过少则半年,多则一两年的“再学习期”,期间由行业资深设计师带领其积累实战设计经验,完成一定数量的实体设计项目,方可进入核心团队。有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反馈:“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为我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而进入目前所在的设计公司跟着一线设计师学习,才真正‘入行’”。
因此,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对原有的环境设计教学模式仍然抱残守缺,过度而片面地强调书本教学,漠视互联网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合理运用,不及时汲取最新的、最前沿且具有前瞻性的设计资讯与设计理念,而是被动地跟在书本教学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显然是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实践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设计经验、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这无疑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环境设计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亦能凸显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点。
2 搭建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的构想
一方面,高校的用人及教学机制极为严格,非高等学历专业人才无法进入高校任教,这一机制有效保障了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为提升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理性看待“高学历”门槛造成的人才资源流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侧重于积累艺术实践经验的艺术类学科及专业中更为凸显,诸如设计学中的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公共艺术专业等。很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者因学历的制约无法参与高校教学工作,所积累的实战经验无法通过相应渠道高效地传授给学生。而解决这一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就是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研发相关项目,以项目的研发为抓手,并借助这一实践平台,使相关企业的一线设计师与高校的专业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环境设计与教学水平。在传统的高校环境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合理利用如今发达的网络技术资源搭建“第二课堂”,外聘相关专业的一线从业者参与教学过程,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设计经验,搭建实践平台,增强师资力量,以解决当下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等问题。此构想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深远的意义。而提供外聘教师资源的设计单位、公司、专业团体等社会机构,在与高校合作开设互联网“第二课堂”的过程中,亦能够参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全过程,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传帮带关系[2]。合作双方都要树立“人才不为我所有,但要为我所用”的人才观,拓宽用人渠道,提高聘用成功率,最终形成双赢格局。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合理运用,是对书本教学“第一课堂”的补充与完善。同时,可以将环境设计行业最新的设计资讯和设计理念及时引入其中。在书本教学“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搭建互联网“第二课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拓宽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设计的艺术品格,也能使学生更直接地获取工程建设类项目的设计经验,以增强学生在读期间设计作品的落地性,让其更好地将校内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融入设计实战之中。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和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中,在选题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学生选择具有可行性、前瞻性和生态多样性特点的环境设计课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设计动手能力,又有利于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可以提高就业率,具有实际意义。
3 环境设计专业互联网“第二课堂”建设策略
3.1 进一步完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培养计划
在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的建设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完善教学体系显得至关重要。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该专业核心及学位课程有室内设计方法、景观设计方法、室内空间设计、环境设计、材料学与施工工艺、人机工程学,专业限选课程包括室内陈设设计、照明设计、家具设计、景观小品设计与施工、居住区景观设计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两大主流方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照明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法、景观小品设计与施工、居住区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室内景观设计等十门影响学生能力与素养的专业课程学时安排过程中,增加对应的互联网“第二课堂”学时,融入上述课程原本的“实践学时”之中,举例如下。
第一,环境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等课程,“第一课堂”校内教师讲授32学时,实践学时分为“第二课堂”外聘教师网络教学16学时,以及学生设计实践32学时,总计80学时。
第二,景观设计方法、景观小品设计与施工、室内陈设设计、照明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家具设计等课程,“第一课堂”校内教师讲授32学时,实践学时分为“第二课堂”外聘教师网络教学8学时,以及学生设计实践8学时,总计48学时。
与此同时,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限选方向特色模块课程教学过程中嵌入互联网“第二课堂”学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课程为传统家居项目设计、艺术小镇项目设计和船舶内装项目设计,三门课程均包含64个设计实践学时,分别将其中16个设计实践学时设定为“第二课堂”教学学时,邀请行业专职设计师开展线上教学,进一步增强特色课程的实践性。
传统家居项目设计、艺术小镇项目设计、船舶内装项目设计等课程均为4学分,在第7学期开课。“第一课堂”校内教师讲授32学时,实践学时分为“第二课堂”外聘教师网络教学16学时,以及学生设计实践48学时,总计96学时。
3.2 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
互联网线上教学具有开放度高、影响面广、形式多样等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的问题。尤其是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面对面互动交流和沟通,难以形成同线下课堂一样的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亦无法通过线上教学直观了解到学生随堂的学习状态。因此,环境设计专业互联网“第二课堂”的开设,应当明确相关课程校内“第一课堂”与互联网“第二课堂”的从属关系。随着“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有必要。以艺术小镇项目设计课程为例,校内任课教师可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展开教学,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为切入点,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理论及针对性策略為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科学依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景观设计的原理、方法、流程,以及具备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基于生态美学原理的审美能力。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的“两山理论”“五位一体”“服务三农”,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等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了解规划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的方法、模式及主要的策略,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并结合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优秀案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优化设计思路。学院还可根据本院文旅小镇环境设计课题组的具体实践,举办“第二课堂”学术讲座,邀请相关任课教师以自身参加全流程环境设计的深刻体会现身说法,以身边事、身边人为鲜活的事例,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创作体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还能在我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背景下,增强学生从事环境设计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方面,采取互联网视频直播和视频录播混合教学模式,如采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慕课网、爱课程、哔哩哔哩等直播平台、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教学,或进行视频课程录播。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由校内“第一课堂”任课教师与“第二课堂”任课老师或外聘教师于课程开展前进行沟通与对接,确定所选教材,并协作制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课件。
3.3 建立环境设计专业“第二课堂”外聘教师遴选机制及相关标准
环境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隶属于艺术学或工程类专业。对本行业专职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外聘教师遴选环节,应着重考查候选人所属公司、机构的资质情况,候选人的行业工作经历,以及候选人是否持有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如注册建造师证、注册建筑师证、室内设计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证等。
第一,在环境设计领域工作五年及以上,主持或参与工程类落地项目五项及以上,或持有一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师证,或评定为相关行业高级职称者。
第二,在环境设计领域工作三年及以上,主持或参与工程类落地项目三项及以上,或持有二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师证,或评定为相关行业中级职称者。
第三,在环境设计领域工作二年及以上,主持或参与工程类落地项目二项及以上,目前任职于具备专业资质的乙级及以上设计单位(公司机构),熟练掌握工程类项目设计流程者。
凡符合上述任一要求者,均可作为“第二课堂”外聘教师候选人参与遴选(性别、年龄不限),并由环境设计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进行考核。
3.4 建立健全“第二课堂”外聘教师所属单位与高校(学院)合作机制
校企双方应秉持“双赢”理念,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发展[3]。在合作深度层面,高校可以邀请相关企业人员参与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建设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工作。在合作广度层面,需进一步激活用人机制,探索人才,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力量培养合作新模式。一方面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一线设计项目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鼓励设计师到高校接受再教育,进一步丰富其理论知识,使之逐步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也可借此合作平台,提高企业中设计从业者执业资格的通过率。高校(学院)可以定期举办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评选活动,对在产、学、研等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扬,以资鼓励。
3.5 构建校内课堂及互联网“第二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平台
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上新闻推送、合作单位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闻推送、网络直播平台展示、公共媒体平台报道、设计作品实物线下展览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平台、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作品成果展示体系。与此同时,配合校园就业招聘会、校际联谊会、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主动而为,借助当地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推广平台,为学生书本教学的“第一课堂”和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第二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搭建平台并进行广泛宣传。例如,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学成果展示系列活动文化品牌“炫青春”在这方面就做了成功尝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借助上述平台,充分扩大“第二课堂”及校企合作教学成果的影响力及辐射面,进一步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在环境设计的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我国“十四五”规划坚持可持续發展的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随自然而设计,按美的规律设计,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设计。寻求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是环境设计的目的所在,它契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新空间。
把互联网资讯与技术优势运用到环境设计教学模式中,进一步夯实“第一课堂”专业基础,不断发挥“第二课堂”的拓展作用,使两个课堂优势互补,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断提高普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环境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丽虹.从“设计扶贫”到“乡土设计”:艺术乡建中的主客关联与融合创新[J].民族艺术,2021(5):21.
[2] 张珂,袁勇.“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517-522.
[3] 陈旺,王路刚.基于“双赢”理念的河北应用本科院校艺术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7(7):123,119.
作者简介:黄霄(1987—),男,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环境设计理论与教学。
33585019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