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特色建筑真有趣”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
2021-03-12龚敏
龚敏
小公民素养是指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着眼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需求,选取适当的内容,采用适宜的形式,进行幼儿阶段的公民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走进现代生活,培养现代小公民”课程体系,培养幼儿能认识、熟悉或使用现代工具和技术的小公民;能遵守现代秩序和规则的小公民;使其成为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的现代小公民。
在开展的众多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们的小公民意识在逐步增强。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小公民来说,从“特色建筑群”入手,开展一系列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活动是由为重要的。从名胜古迹到现代建筑群,无时无刻地展现着上海特有的魅力,幼儿在与“特色建筑群”的互动中,能激发其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的欲望,从而真正成为有素养的现代小公民。
在开展“特色建筑真有趣”活动中,我们是以幼儿的生活为素材,通过三个“看”来培养幼儿小公民的素质。
一、一看“特色建筑”,让幼儿会思考
1.参观城市风貌开阔幼儿眼界
众所周知,城市风貌是活教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积极利用丰富的外出参观活动,能够开阔幼儿的眼界。
对于生在上海,住在上海,成长在上海的小公民来说,我们这个城市的风貌是怎样的?哪些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惟有走出去,亲眼目睹,实地感受才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如:我们开展的“我是小导游”活动,就是结合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建议家长带幼儿领略城市风光,并将游走的地方,有特色的建筑拍下来,制作在PPT里,鼓励幼儿来园分享。当孩子们自信满满的来介绍他们看到的有特色的建筑时,不仅介绍的“小导游”的表达表现能力得到了发展,班内所有的孩子都开阔了眼界。当然,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一系列的集体参观活动,丰富多彩的外出参观活动,让幼儿对上海的特色建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强小公民的意识。
2.参观新老城区发散幼儿思维
为了让幼儿对新老城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我们特别开展了社会实践的参观活动,以此来引发幼儿发散性的思考。如:“新天地”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领略到了新旧建筑的不同风貌。当我们漫步在石库门的商业街中,耳边常常会响起幼儿们兴奋不已的交流声:“我看到这个房子的屋顶是像宝塔的屋顶”“我发现这里的门是两边开的,门上还有铁圈圈”“这里的马路都是小弄堂,地上是一块块的小方砖拼的马路”……再来到新建造的综合商城区,耳边又响起了“快看,那里有大大的广告牌。”“这里的商店都是玻璃橱窗和玻璃门”……一次次的新发现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除了“新天地”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还进行了“高桥老街”“城隍庙”等地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之,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和幼儿居住的小区还是差别很大的,跟陆家嘴的高楼大厦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在找不同的环节中,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发展。
二、二看“特色建筑”,让幼儿敢表达
1.观看特色建筑使其勇于交流
对于小公民来说,除了会思考,还要敢于表达和表现。当我们发现幼儿对周遭的一切都有着浓厚兴趣,且喜欢亲自去体验和感受时,我们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不仅带幼儿看还鼓励幼儿说。只是幼儿之间语言发展的能力参差不齐,使其在敢于表达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开展“特色建筑”系列活动中,我们老师为了让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在选择教材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首先,我们会将“特色建筑”进行分类,如:有数不胜数的高楼大厦,有城隍庙、豫园等著名的古典园林,有浦江两岸的不同风景,还有孩子们最爱的上海迪士尼……无论哪种“特色建筑”,我们都会收集详细的信息,或照片或视频的做好课件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实,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是得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一些特色建筑,那么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交流,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可以说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去过迪士尼,所以,他们很乐意表达自己感受。由迪士尼城堡里的故事而引發了幼儿对城堡建筑的关注,这一切都源于幼儿的亲身感受,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观看精致美篇使其乐于表达
2020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小公民只能止步在家,但是我们的特色课程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及时的调整策略,通过“美篇”介绍让幼儿了解上海,了解上海的“特色建筑”。
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重点推送的景点介绍也各不相同。如:小班主推“迪士尼乐园”;中班主推“上海现代建筑群”;大班主推“城隍庙”“豫园”“科技馆”。然后建议爸爸妈妈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这些建筑的名称叫什么?”“有什么特色?”“你去过哪里?”“你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在云端共游的活动中,每个小公民的表达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三看“特色建筑”,让幼儿能创作
1.开展新老建筑群的对比活动
小公民的素质体现不仅仅是会思考和敢表达,还要能创作。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绘画的创作而非临摹,一直是个难题。幼儿新奇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是取决于幼儿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所以,之前我们带幼儿参观、实践,各种的交流和表达,都是为创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活动,我们特意设计了美术活动《老房子新建筑》。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帮助幼儿回忆相关经验,通过参观照片和特色建筑照片的展示,帮助幼儿对抓住“老房子和新建筑”的特点,使其在创作过程中能夸张地用新建筑的“高”和老建筑的“矮”来表达和表现。这样的创作作品比现实实景更具个性,形象也更鲜明。
2.开展特色建筑群的设计活动
兴趣是绘画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兴趣和爱好象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幼儿去实践、去探索,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我们不仅向幼儿开展了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建筑》,让幼儿领略不同风格的建筑,还向幼儿介绍了很多设计师设计的《奇特的房子》,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对自己创作新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启发和底气,在之后的美术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的活动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此的丰富。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是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惟有因势利导地激发幼儿的潜能,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小公民素质。
总之,开展“特色建筑真有趣”活动是能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我们只有精心设计与之有关观点系列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感知作为一个上海小公民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作为老师在前期的准备和处理突发事件时,还是需要具备处事不惊和临危不乱的能力,并不断的推陈出新,创设适宜的教育教学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引领我们的小公民逐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童幼儿园 龚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