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

2021-03-12任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素质教育

任娟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应把素质教育摆在头等重要地位,切实把握和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要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坚定的政治。

小学时期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学校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而在传统的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教授的主体,学生是知识接受的主体,教师过于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缺少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又比较活泼,注意力比较分散,自控能力较差,所以课堂学习效率较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必须要创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知识,并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发展的状态,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看,素质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所谓知识,一般指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经验。知识,能力,觉悟这三个方面在道德与法治课素质教育中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整体。只有扎实打好知识这个基础,着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努力提高觉悟这个层次的要求,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设和谐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氛围,可以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促进他们身心素质健康发展。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氛围,学生会触景生情,从而提高了思想素质。 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在体验中感受。 我们要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我们只有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构建出更接近学生生活常态的情景,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对课堂内容的领悟能力,将学习内容与切身感受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印象,精心创设各种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增强现代意识,提高思想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以必须树立自强、竞争意识。这种观念的树立能使人永远无止境地攀登,能使人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也应注意渲染、强化竞争意识。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必须深挖教材,并对教材内容适当引导、补充。道德与法治课要着重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不怕受挫、勇于探索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学会设计问题,也是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只有好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引起学生作答的兴趣,才能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气氛,才能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与课堂学习效率。问题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并引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思考。

四、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营造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教学理念,保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此才能调动其主动意识,保证其在体验中有所感悟,进而提升自我核心素养。因此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营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中来,亲身体味各种滋味。

五、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要品格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件极为必要的工作,小学生在学习道德和法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

(一)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小学生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这说明了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过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很難达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相关情境,帮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探知,初步建立法治意识,自觉养成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意识,自觉履行、承担相关义务,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为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助力,也要为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做出努力。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和法治课程符合小学生内心发展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柔软的内心,同时也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错误行径或违法行为所误导,从而建立錯误的观念和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切实参与到道德和法治课堂之中,才能真正接受本课程所传达的观念,从而完成自身价值体系和认知体系的构建。

当代核心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我们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不断创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白城市洮北区靖安小学 任 娟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素质教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