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效率
2021-03-12黄微
黄微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常常恰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比较好。下面我就《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结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从以下四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令人痛苦,更何况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挺痛苦的事情。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我开课是剑南春酒的宣传片,当气势恢宏的广告片一播出,孩子们的的注意力马上集中,既向学生介绍了我们绵竹的特产,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热情,又将注意力成功的引向课堂;课尾,当屏幕上出现猜成语的题目时,孩子们太惊讶了:语文知识怎么跑到我们数学课堂上来了呢?因此孩子们用极大的热情挑战了这道题。由于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整堂课孩子们情绪饱满,学得轻松而愉快。
二、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拼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又能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重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材中有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换了,是因为我发现孩子们对电脑下载这一块知识其实还比较陌生,第三个例子我也换了,因为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百分之几是挺难的知识,在本节课中还不打算过多的讲,而且这三个例子从一出现就会被老师使用,再使用,所以我选择了利用课件出示孩子们更容易理解的事例来进行教学,(1)一件衣服的含棉量是98%,(2)地球上陆地面积是29%,(3)鸽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是84%。这三个例子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便于理解。接着课件再次出现上述三个情景中的百分数,让孩子们去读一读,去体会、去感受这些百分数,看孩子们能从这些百分数中感受到什么。孩子们的感受很精彩,在这个分享感受的过程中,不仅使百分数的意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孩子们还知道了百分数原来是会说话的,而且不同的百分数还带着不同的情感。其实这也是对数感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表明了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数感教学,而对于数感的培养,应在情景和具体实例的接触中,才能有效的进行。而课件的出示,给学生营造了情景,让教学更有时效性,学生感受更深刻。在感受第三个情景中的百分数的时候,我用课件出示四种肉类中蛋白质的含量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课件展示将百分数全部用分数来表示,给学生形成视觉冲击,一眼就看出了百分数更便于比较。接着教师顺势提出:“既然鸽肉的蛋白质含量比鸡肉高,是不是是意味着我吃一只鸽子吃到的蛋白质就比吃一只鸡吃到的蛋白质多呢?”学生回答:并不是意味着我吃一只鸽子吃到的蛋白质就比吃一只鸡吃到的蛋白质多呢?”学生回答:并不,还要看吃的鸽子肉和鸡肉谁多。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这一难点也轻松突破。
三、应用信息技术,引入时代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极大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将这一特性带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播放剑南春酒的宣传片,孩子们穿的衣服的材质,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还有很多孩子们自己收集的信息,让孩子们注意到了生活中有的但是往往被忽略的东西。“地球上陆地面积是29%”孩子们知道了那么大的地球,其實绝大部分都是海洋,课件上地球一出现,满眼都是蓝色,孩子们感受很深刻。在这里,如果不是课件的展示,只凭嘴巴讲或者看书,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程度的。老师也顺势而为从这里引到地球上的水资源,对学生进行爱护地球,节约用水的教育。地球上水资源虽然多,但是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极少,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可直接饮用的又极少,可直接饮用的没被污染的水资源更是极少。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爱护地球的教育。因为课件的视觉冲击,我觉得学生这次受到的教育肯定会深刻很多。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数学更贴近生活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靓丽的风景,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美丽。
绵竹市南轩小学 黄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