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能教育的孩子
2021-03-12陈亦权
陈亦权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给孩子报辅导班时,看到一对母女也来报班,她认识这对母女,女孩上初中,哥哥因车祸去世了,爸爸也因悲伤过度离世后,剩下母女俩相依为命。在辅导班门口查看课程表的时候,女孩向妈妈要钱,妈妈说只剩下五十元,但还是把钱给了女孩儿。年轻的妈妈以为女孩是要买学习用品,没想到她买回来的是一块高档西点,并且独自吃光了。
有人说这孩子实在太不懂事了,家里都这么困难了,却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妈妈。不过,我的看法不一样。老话有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想把这句话改成“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以吃独食的小女孩为例,她确实不懂事,但话说回来,小孩子不懂事不是正常的吗?正因为小孩子不懂事,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在我看來,真正犯错的并不是这个小女孩,而是她的妈妈。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这位妈妈仍未意识到女儿的做法有什么不对,没有表达任何不满,也没有进行任何教育。
这使我想起了我儿时的一次经历,那时我家刚买了电视机,我妈妈不太看得懂电视,经常问我“他为什么要打人”“他为什么要生气”之类的问题,我觉得烦,没好气地对她说:“别问了,烦死了!”我妈立刻就关掉电视问我:“你如果觉得妈妈很讨厌,你自己去生活,你是我养大的,现在就用这样的口气和我说话,这将来还得了!”从那以后,几十年来,我再也没有用不耐烦的语气对我妈说过话,我也继承了我妈的家教方式,如果我的孩子对我有不耐烦的语气,我会很重视,做出必要而理性的批评和教育。
我和我妈的批评方式,叫“亮出底线”,让孩子知道什么语气可以用,什么语气不能用。再说那位妈妈,她为什么不对不懂事的女儿亮出她的底线呢?她为什么不告诉女儿乱花钱是错的呢?可见,溺爱不一定只出现在有钱人家里,也会出现在普通人家里。
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妈妈每次吃鱼时,都会把鱼肉给孩子吃,自己吃鱼骨头。她总是告诉她的孩子“妈妈喜欢吃鱼骨头”。后来男孩长大了,有一次带了几个朋友回来吃饭,男孩就把鱼肉夹出来,把鱼骨头夹到了母亲的碗里。朋友们不解地问他:“你怎么那么不孝,自己吃鱼肉,却给母亲吃鱼骨头?”男孩说:“我妈喜欢吃鱼骨头,不喜欢吃鱼肉。”人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都是用来形容这个男孩不孝顺,但我认为,故事不能说明男孩不孝顺,顶多说明男孩有点蠢。因为在他的成长经历里,妈妈一直给他灌输的概念是“妈妈喜欢吃鱼骨头”,那么在他的认知里,把妈妈“最喜欢吃的鱼骨头”夹给妈妈就是孝。如果非要说不孝,那这个不孝恰恰是妈妈造成的。
父母对孩子无底线的包容,总会令旁观者感叹于爱的伟大,但这种爱恰恰容易导致孩子变得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