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分析

2021-03-12王晨张蔚蔚雷娜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

王晨 张蔚蔚 雷娜

作者单位:110023 沈阳,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诱发因素较多,常见原因包括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1],外伤、短时用力过度或情绪剧烈变化是常见外部诱发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以30~70岁人群高发[2],患者典型临床症状为血性脑脊液和颈项强直,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死亡,早期有效的临床干预,可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损伤[3]。脑出血可引起血管平滑肌反复收缩,出现脑血管痉挛,而痉挛的出现又加剧脑部供血不足,因此应及时纠正脑血管痉挛,以改善脑部供血,保护脑组织。目前,临床上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4]。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76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标准;CT检查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首次发作;发病72 h内入院;知情同意,治疗依从性良好;符合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无禁忌证。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严重颅内高压或意识障碍患者;伴发其他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病情危重者;本研究用药过敏者。所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动脉瘤处理方案一致,均在早期给予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降低颅内压、镇痛、止血、抗感染、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尼莫地平50 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以1 mg/h的速度24 h持续静脉泵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氧饱和度、有无脱水、休克等,出现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治疗效果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症状消失、MCA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为治愈;脑血管痉挛症状发病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MCA血流速度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采用脑多普勒超声检测MCA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1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47,P值<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CA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M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MCA血流速度比较(cm/s)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头晕、消化道症状各2例,嗜睡1例,发生率13.2%;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恶心呕吐、头晕各2例,发生率1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6,P>0.05)。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脑底部或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原发性;继发性出血为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较急,血液借助脑脊液迅速扩散,可引发头痛和颈强直等,而颅内压增高可同时诱发脑血管痉挛等[5]。临床上,对于蛛网膜下腔出在对症止血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控制脑血管痉挛,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6-7]。

尼莫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阻断剂,能够减少钙离子内流,具有抑制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有效减轻缺血症状,并且能够有效缓解血管痉挛[8-9];前列地尔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能够增强环磷腺苷活性,改善微循环,减轻脑部组织缺血症状,同时可降低血栓素A2水平,有利于恢复血管平滑肌功能[10]。本研究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显示,接受常规尼莫地平单独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尼莫地平配伍治疗的观察组,在接受相同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MCA血流速度改善程度、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且均为一过性反应,提示,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较单独应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可在不增加用药不良反应的同时改善患者脑血流情况,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尼莫地平泊洛沙姆188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