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性化空间细部设计
——以福建省肿瘤医院诊疗中心大楼项目为例
2021-03-12谢宏丽
谢宏丽
(福建省建筑轻纺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1 )
0 引言
“以人为本”是现代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思想,同样也是医疗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防疫、医疗保健等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就医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性化”理念不断渗透与影响到医院设计之中。“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患者为中心,也包括长期在医院中的医护人员,满足“人”对于康乐就医、社会交流、并兼顾学习工作等多方面需求,进而使他们享受舒适的设施与环境。
福建省肿瘤医院诊疗中心大楼,设有住院病房、洁净手术部、重症监护室、医技科室、保障系统等医疗用房,总建筑面积约8万m2,地上26层,床位数约1100张。无论是功能组成,还是面积规模,均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拟探讨该人性化设计在具体案例中的实际应用。
1 设计理念
医院“人”的组成包括3类人群,这3类人群的空间需求如表1[2]所示。
表1 医院的主要使用人群
根据表1内容可知,医院人性化空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总之,医院科室繁多、流线复杂,无论是病人、探访者及陪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都需要流线简明、便于寻找,力求做到空间“可识别、易达到”。以肿瘤医院诊疗中心大楼(后文一概简称为诊疗大楼)的裙房平面为例,虽似一块大饼,但空间的引导性非常明晰,类似传统“医疗街”形式,以一条长条形大厅空间串联不同的使用功能,尽头直达主电梯群,两侧为不同功能区,而医护人员从各功能块背后分散进入各自工作区域,如图1所示。明确的空间引导使得流线变得简洁,再辅以随处可见的墙面及地面标识,路线导向性强,充分满足了使用者的“可识别、易达到”需求。
图1 一层平面流线图
2 方案构思
2.1 公共交流空间设置
医院的使用人群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沟通。人在患病情况下,更需要通过交流减轻病痛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尤其是肿瘤类病人,外科创伤面积多数较少,能够到处活动,更需要舒缓心理压力,因此很有必要设置充足的公共空间。
诊疗大楼除了在公共大厅及公共走道设置恰当的交流停留空间之外,在每层的病房护理单元也均有设置专用的活动室,病人可以在专用活动室满足公共交流、放松休憩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病房空间的安静与私密,也改善了公共交流的需求,为病人创造了利于康复的治疗环境,如图2所示。
图2 活动室效果图
2.2 私密空间的设置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有必要拥有个人领域空间,远离外界干扰,保持一定的私密性,按自己的意愿支配行为模式。因此医院设计需要结合各科室功能需要,设置大小面积不等的专用的医生休息区、护士休息间、护工休息间、值班室、用餐间、私密阳台等空间,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私密需求。病房单元的设置也可以利用卫生间紧靠公共走道,形成物理距离隔离私密病房与公用走道两种不同的功能,减少干扰。
另外,医护工作区域与患者活动区域分区明确,出入口独立分开,也可保证使用人群按类型划分空间,既满足医院各流线不交叉,又保留各自的领域空间。
2.3 便民空间设置
便民空间的设置给医院的使用者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医护人员、患者还是探访者,均由于便民空间的引入而减少了大量的步行距离,提高了生活品质和效率。以诊疗中心大楼为例,在一层及二层裙楼设置便民空间,包括小型超市、自助银行、休闲空间等,为医生及病人的临时采购需求提供便利,如图3~图4所示。
图3 医院的小型超市
图4 医院的自助银行区
2.4 灵活的储藏空间设置
从使用者角度看,在可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公建应当如住宅一样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创造各种储藏空间,扩展实际的使用面积。充足的储藏空间不仅使房间看起来更整洁,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诊疗大楼在办公用房及病房设计中,努力创造尽可能多的储藏空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病房空间既是公建范畴,也有生活起居的需要。考虑到晾晒和陪护休息的需求,病房外窗下的墙体内凹800 mm宽,上部窗台摆放物品,下部满足晾晒空间,且可储藏陪护躺椅等,如图5~图6所示。
图5 病房窗台节点
(2)由于病房一般是重复排列,如果能压缩标准单元病房的宽度,则能够大大缩短病房建筑总长度。诊疗大楼的标准病房之间采用折形墙体,既巧妙形成左右两侧病房所需的储藏空间,又缩短了病房宽度,如图7~图8所示 。
图7 病房公共隔墙示意
(3)走道两侧或者尽头的异形空间、内凹的空间也充分利用起来,用作库房、工作空间、辅助器具摆放处,使用者可就近储藏,使用方便,且节约空间,走道空间更整洁完整,如图9所示。
图9 充分利用的储藏空间
(4)在办公室、处置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功能用房内部空间设置医用边柜高低组合,尽可能高效利用竖向空间,如图10所示。
图10 医用边柜
2.5 贯穿始终的无障碍设计
医疗建筑是最需要贯彻无障碍设计的建筑类型,设计应尽量避免高差,有高差的地方以缓坡过渡,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专用电梯、无障碍专用病房、无障碍专用卫生间等均应考虑。
以诊疗大楼为例,主入口未采用传统的台阶与无障碍坡道组合,而是采用1∶20的大缓坡设计,不设任何台阶,极大地方便了病床、轮椅、救护车等自由出入。室内地面设计也讲究细节,在面砖铺贴区域降板50mm,以消解医院PVC地面与面砖铺贴地面不同的施工厚度导致的高差。这些都是无障碍设计中值得参考的人性化细节。
2.6 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
在室内有效地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声、光、色环境,可以给医院的使用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诊疗大楼为丰富使用者的心理感受,针对不同的空间设置了不同的色彩区,病房设计两种色系,选用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浅蓝色和浅黄色,给医院的使用者轻快、洁净的感觉,丰富医院色彩环境,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 护理病房一
病房的窗地比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不宜过大,过强的光线反而对卧床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诊疗大楼靠近外窗内退将近1m作为窗下晾晒空间,再加上靠窗设置通道缓冲空间扩大了病房与窗户的距离,结合窗帘及病床导轨帘,能大大减少炫光对卧床病人的刺激,如图13所示。
图13 标准病房窗户
另外,柔性材料、隔声材料与构造手法等可有效防止噪音干扰,优化室内软装环境,将之作为优化室内环境的手段。
3 不足与缺陷
3.1 垂直交通考虑不足
医院作为人流高密度集中的场所,垂直交通的便利性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研究表明,医疗区电梯服务面积应该在3000~5000m2/部的范围才算合理[3],一旦电梯的服务面积超出这个数据,电梯就超出负荷导致候梯时间过长。诊疗大楼地上建筑面积约6万m2,用于公共空间的服务电梯7台,每台电梯服务面积约8500m2/部,电梯服务面积大大超出负荷范围,因此高峰时段医院公共电梯厅出现排长队现象,队伍甚至会从电梯厅延长至公共大厅,这个问题只能在运营过程中配合楼层分配,实现高层病房的可达。
3.2 生态环境考虑不足
向往自然是人类的本性,绿化环境能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减轻紧张感和焦虑感,排除患病所带来的躁郁心情,舒缓医护人员在特殊工作环境下的精神压力。注重室内外绿化环境的修饰,是医院人性化的重要环节。室内盆栽、墙面绿化、阳台绿化、天井院落、室外座椅、凉亭小品等都可用于营造医院的生态环境。
诊疗大楼中的肿瘤病人伤口创面小,可到处活动,但遗憾的是,诊疗大楼的生态环境并不充分,裙房布局似一块大饼,没有设置采光井引入自然采光通风,院内布局也少有盆栽绿植。生态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可借鉴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入口门厅、诊室、办公等功能尽量考虑与室外庭院相结合,另在各处室内安插盆栽绿植等,如图14~图15所示。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与随处可见的绿植,创造了让人赏心悦目、充满生命力的人性化空间环境。
图14 天井院落为医院营造生态环境
4 结语
医院的设计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设计师应紧跟医院发展的新态势,探索人性化的医疗空间,建立以使用者为中心的环境,使医疗环境与医疗功能相适应,以帮助病人尽快康复,也给长期使用的医护从业人员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