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2021-03-12

科学咨询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游戏数学

高 丹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小学 浙江义乌 322000)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没能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素养还不成熟,教师如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很难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活跃课堂氛围,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1]。

一、借助游戏教学,导入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很难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如果在讲课前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之后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具有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游戏,在游戏中导入教学内容,以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在“购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物品,一部分学生扮演人民币,自己想好物品或人民币的价格,在游戏中寻找与自己价格相同的朋友,或与自己的价格加起来能购买物品的朋友,提高对元、角、分的认识。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新游戏形式,尝试购买多个商品,自己加减价格。通过体验购物的游戏方式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不仅能愉悦学生的身心,而且能顺利导入教学内容,逐渐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关于位置和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个课堂游戏。教师先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司机、村长、农夫,然后,向学生出示游戏规则:司机遇到农夫要向农夫打听去村长家的路,按照农夫的指示找到村长家,再按照村长的指示找到农贸市场,如果顺利找到,则成功过关。这样的游戏情境介绍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报名参与。教师要为每个小组计时,最终用时最短且成功找到农贸市场的小组赢得比赛的胜利。教师要为赢得胜利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与方向和位置相关的知识。

二、渗透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素材,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而且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突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妈妈有4个苹果,要分给小红和小明两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如果有两个苹果该怎么分?有一个苹果呢?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并解释平均数的概念。接着,教师要问学生该怎么表示“一半”,让学生先用绘画和折纸探索、解释,再为学生介绍分号,引出分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让学生画出这些图形的1/2,思考1/4该怎么画,提问:每天有6节课,那么,一节课可以用1/6表示吗?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就加强了。生活化教学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改变机械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再如,教授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分辨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思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并用表格记录下来,为解决长方体的表面积等实际问题的教学做准备(如表1)。

表1 长(正)方体物体的特征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可以知道:不是所有长方体都有6个面;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组织学生竞赛,提高参与意识

小学数学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落实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播数学知识,而且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新课改指出,小学数学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但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想要提高数学思维和素养水平,学生就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表现欲、竞争意识强烈的年龄特点,开展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教师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提出问题,如学校在超市的哪个方向,第一组回答,再由第一组向第二组提出问题,第二组回答,依次类推,通过接龙的方式进行知识竞赛。某一小组如果回答错误或没答上来,就被淘汰。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与组员共同收集和分析数学信息、互相竞争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教学知识,从而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又如,在学习计算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计算竞赛。教完混合运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混合运算比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时最短、准确率最高的学生获得胜利。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比赛,通过比赛不断提升竞争意识和数学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认知

小学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复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教师采用单一的方式教学,运用题海战术巩固知识,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阻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方式。信息技术能直观地解释数学知识,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寓教于乐”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技术模拟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使学生深刻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案例,如剪纸、升旗、风车等,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后,将学生分为小组,布置分析、总结圆柱与圆锥知识点的任务,让其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教师对其一一评析,分析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及优缺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提升独立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五、开展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新课标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项目教学法近些年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教师应为学生布置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的内容设计、实施及成果展示。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和同伴积极合作,主动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还将在成果展示中有效地提升表达能力。因此,这一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能够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组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展开数据调查。有的小组选择了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有的小组选择调查班级学生身体素质,有的小组调查本校学生对社团的选择等。小组需要根据数据调查的目的找资料、设计方案,明确成员分工,一步、一步地展开项目研究。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在和同伴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数据的调查分析,结合学习内容,形成最终成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导入教学知识,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组织数学竞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形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游戏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