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思辨活动 构建儿童文明礼仪养成的学习范式
——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2021-03-12祁明艳
祁明艳,王 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文明礼仪素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品德修养的关键所在。现行的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编排了大量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如何让文明礼仪教育不浮于表面,让文明礼仪素养扎根学生内心,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是教育者关心的话题。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以思辨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富有成效。
一、思辨活动有助于儿童文明礼仪的养成
《现代汉语词典》将“思辨”定义为“思考辨析”。《辞海》将“思辨”解释为“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可见,“思辨”就是思考辨析、分辨清楚的意思。“思辨活动”就是指在教学中开展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辨,用活动促进思辨,从而使学生习得知识或技能,形成一定的素养。
思辨活动让儿童的文明礼仪养成由被动到主动。我们非常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也经常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但为什么课下儿童的礼仪交往仍成问题,不遵守文明礼仪的行为时有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儿童文明礼仪学习是在没有经过思考、辨别、探究下的“被动学习”。而思辨活动,则将学习还给儿童,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在活动中探究文明礼仪规范,指导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这样的主动学习,使得文明礼仪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植根于儿童的生活,经过儿童反复思考、辨析、明确了的文明礼仪素养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思辨活动中学习范式的构建
法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小学中高年级是儿童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逐渐开始以辩证的思想思考身边的人和事,明辨是非的能力也逐渐加强。教育者应该激发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促进儿童思维品质的提升,使其在道德学习与发展中建构一定的道德规范。
在小学中高年级利用思辨活动促进儿童文明礼仪的养成,使得文明礼仪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教学形式由传统的“传授式”到“学习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培养儿童的辩证、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文明礼仪的分析、综合、评价与运用能力。在这种理念下,本文尝试构建了“中高年级儿童文明礼仪养成的学习范式”。(见图1)
图1 促进文明礼仪养成的思辨活动学习范式
(一)恰当的思辨情境是开展思辨活动的前提
情境是问题的载体,是激活思维的“场域”。合适的情境,可以激发儿童思维,让儿童产生思辨欲望,从而成为开展思辨活动的前提。教师创设的道德与法治思辨情境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要引发儿童的思考和认知冲突,可以是儿童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新闻事件,还可以是体验式的情境等。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生成的问题,适时根据课堂创设可供思辨的情境,激活儿童的思维,让儿童在思辨中不断明晰,使得礼仪教育内化于学生心灵。
在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教师可以把班级“装扮”成大的购物市场,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以及文明购物指导员,创设购物情境。同时,为学生提出各种在购物市场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市场上有售卖“三无”产品的,有在购物电梯旁独自玩耍的,有随便拆开包装的不文明行为,还有没有把商品放回原处的行为等。学生在如此开放的情境中,能够激活思维,对“文明购物”相关问题进行思辨——“文明购物指导员”应讲解如何辨别“三无”产品,“售货员”应引导顾客不要在购物电梯旁玩耍、制止不文明行为。
(二)丰富的思辨活动是思辨式学习的主要载体
思辨式文明礼仪学习课堂是以儿童的学习为主,让儿童在思辨中“悟文明礼仪—学文明礼仪—用文明礼仪”。“悟文明礼仪”就是感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可以是反思生活中缺乏文明礼仪的行为,可以是寻找自己在文明礼仪养成方面的闪光点,可以是甄别文明礼仪行为的好坏。“学文明礼仪”就是探究具体的文明礼仪规范,是儿童在具体的分析、讨论、辨析等思辨活动中,明晰文明礼仪规范,不自觉地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的过程。“用文明礼仪”则强调学生在体验和行动中运用礼仪,于此进行评价与检验,最终养成一定的文明礼仪行为。可见,整个学习过程是由一个个的思辨活动串联起来的。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一课的《活动园》栏目安排了这样的情境——“刘青在学校有点调皮,班主任和同学都很宽容他;但是当刘青欺负并嘲讽刚转来的新同学时,班主任非常生气,让他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思考: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是要继续宽容刘青还是要严惩刘青?之后,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最终得出“冒犯他人的行为不能被宽容”“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结论。学生在丰富的思辨活动中知晓了“宽容有度”的道理。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思辨式活动的主要形式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和“探秘者”。他们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有着自己探究的天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去发现和建构;但这样的探究往往是不成体系的,是比较零散的自我发现。如果将儿童组建成小组,他们就会结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启发,共同推进,促使探究活动气氛高涨,探究效果卓有成效。思辨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其主要形式。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思辨环境,引导每个儿童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因为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直至共同体对周围的人和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做“秩序小实验”——将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口较小的瓶子里,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每组进行实验,看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地取出所有小球,并说说理由。每个学生通过合作实验都会有一定的心得,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就能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辨析,形成“公共秩序很重要”的结论。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思辨活动的主要形式。
三、思辨活动开展的形式
(一)反思性思辨活动
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一课为例,教材先呈现儿童生活中的冲突,引发学生感受冲突带来的烦恼,并启发学生寻找冲突的原因,找到既可以避免冲突发生又不至于让自己受委屈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沟通方法,学会与人交往。这一课是在对儿童进行沟通交流方面的礼仪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思辨活动进行教学。尤其在教学“悟礼仪”的重要性方面,教师可以联系儿童的生活设计思辨活动,“以思共情”,让儿童在反思性思辨活动中将自己置身于一定的情境,反思自己的做法和行为,感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1.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课堂伊始,启发谈话,播放取材于儿童身边的小视频《这是谁的错》。视频讲述的内容是:陈飞和李勇在争抢一本漫画书时,把漫画书撕坏了。
师:(引发思辨)看过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这件事也曾在身边发生过?
德育应植根于儿童的生活。选取儿童生活中真正发生的事件,引发儿童的思考,激活儿童的思维,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曾被这样的冲突困扰。这种教学方式既渲染和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又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链接自我,反思行为
师:(启发学生回忆)在校园生活中,你曾经和同学发生过哪些冲突?请拿出活动任务单(冲突调查表),和身边的伙伴说一说……同学们课前调查完成得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对“当时的做法和想法”这一问题的答案是生闷气、乱发脾气、与人争吵、动手打架。
师:(引发思辨)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只采用这样的解决方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学生经过与同桌讨论,得出可能会使得同学关系紧张影响友谊,心情不好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造成人身和财产伤害等结论)
师:看来,对于同学们来说,讲文明,学会合理沟通,正确处理矛盾,及时化解冲突是非常重要的。
链接自我,说一说与同学发生的冲突,能够使儿童从关注身边的生活到关注自我,只有从自我身上寻找发生过的冲突,才能真正引发儿童的思辨,才有可能实现“共情”。儿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很好沟通就会产生冲突的后果。当然,有的儿童也会很好地化解冲突,教师可以让这些同学说一说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反一正,本身就充满思辨性,儿童在反思中进一步明白了合理沟通、化解冲突的重要性。
(二)探究式思辨活动
当下,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儿童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尤为重要。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编写了“网络新世界”一课,通过“新世界很精彩”“新世界有规则”“网络游戏的是与非”三个板块,帮助儿童正确认识网络,启发儿童要遵守规则、文明上网,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这一课旨在对儿童进行网络文明、网络礼仪规范教育。本文以该课前两个板块教学为例,探讨教学中如何通过开展分析、辩论、发现等思辨活动,启迪儿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在培养他们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同时,使其养成文明礼仪行为。
1.在分析中思辨:收集与整合相关信息
在学习“新世界很精彩”这一板块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师:(布置学习任务)我们利用网络做过什么事?请同学们把生活中利用网络所做的事记录在便签上,把组内不重复的事件按照你们的想法分类张贴在活动单上,各组推荐汇报人进行汇报。
…………
师:(引导学生交流)你们组同学利用网络做了哪些事?其他组有补充吗?你们又是怎么分类的?
…………
师:(小结)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可知,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通过调查、讨论,让儿童充分收集有关信息,在小组合作中把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其实就是让儿童将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透过分析的结果进行思辨。教师不直接告诉具体答案,而是让儿童在客观的分析中提升思维品质,最终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通过此次活动,儿童由思辨得到结论:网络已经与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
2.在辩论中思辨:辨析与选择文明规则
在儿童切身感受网络带来了便捷和精彩之后,教师引导儿童开展辩论活动。
师:同学们,网络世界有那么多信息,带给我们太多的便捷与精彩。你觉得网络世界是自由自在的,还是有一定规则的?同意网络世界是自由自在的请举手,同意网络世界是有规则的请举手。下面我们将根据你们的观点开展一场小小的辩论赛。
(组织学生现场调换座位,开展辩论活动)
正方:网络世界是有规则的。
反方:网络世界是自由自在的。
辩论伊始,双方同学能够发表观点,列举很多自己耳闻的实例进行辩论,可谓“唇枪舌剑”,精彩不断。可不到几个回合,反方同学就败下阵来,观点也慢慢被正方同学所同化。这样的辩论活动,使得儿童对某种道德观念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在批判基础上的认知与吸收,使得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认识到网络世界也要有一定的规则,并主动去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3.在发现中思辨:形成与明晰礼仪规范
师:你们的辩论很精彩,通过辩论我们发现网络世界是要有规则的,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你觉得我们要制定哪些规则?小组合作制定规则,全班交流汇报。
生:(略)
师:你们说得真好,很多观点都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谋而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公约吧。——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对于网络规则,教师没有直接提出,而是给予学生自己发现和制定的机会。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刚才在辩论活动中有了一定的感悟,具备一些制定规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规则需要制定,哪些规则可以整合,哪些规则尤其是要针对青少年特别提出,那么这些网络规则就会在儿童的头脑中慢慢形成并逐渐明晰。
(三)体验式思辨活动
通过思辨活动,中高年级儿童能主动认识讲文明的重要性,并习得一些礼仪规范;但他们是否将文明礼仪规范始终贯穿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还需要教师引导儿童开展体验性思辨活动,让思辨指导行动,让行动检验思维,让文明礼仪伴随儿童成长。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一课,通过“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三个部分,对儿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教师还应巧用《活动园》栏目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思辨活动,引导他们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习得具体的方法,并在生活中践行。
1.在体验中思辨:检验文明礼仪行为
【案例一】教师利用《活动园五》栏目创设体验情境——劳技课上,同学们在设计科技型住宅。小军望着同桌小红的作品说:“我怎么总是没有你设计得好呢?我不服气。”小红高傲地说:“你本来就不如我,别不服气了,笨蛋。”教师选择两名同学上台表演,让扮演小军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要懂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之后,引导学生试着用温暖和鼓励的语言再次表演,让扮演小军的同学再次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引导全班同学回忆并说一说让自己感到被尊重的语言或场景。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由“不被尊重”到“被尊重”的过程。学生通过前后对比,进行思辨,以此感受文明用语的力量,也检验了文明礼仪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之后,通过回忆、选择、畅谈自己曾经被尊重的场景或语言,调动儿童曾有的体验,引导感受“被尊重”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正面引导儿童行为。
2.在行动中思辨:巩固文明礼仪行为
【案例二】教师利用《活动园六》“六(3)班的新班规”引发思辨活动:你觉得新班规好还是旧班规好?说说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在讨论后,形成共识:新班规好,上课迟到,悄悄从教室后门入座,不影响大家上课,这是尊重同学;课后主动向老师说明原因,这是尊重老师。教师总结:如此看来,黄凯同学在生活中注重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等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希望同学们能在具体的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他人并思考这样的做法是否很好地尊重了他人,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这样边行动边思考,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巧用《活动园》中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思辨活动,学生通过思辨明晰了新班规更能尊重每一个人。同时,学生还懂得了尊重他人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要在具体的行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真正做到思中行、行中思,在行动中巩固学习所得,养成文明礼仪行为。
总之,教师在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巧设思辨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思辨活动,使学生经历“反思—探究—体验”过程。学生能够在反思过程中辨析与选择文明规则,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与明晰礼仪规范,在体验过程中检验与巩固礼仪行为。只有这样,礼仪素养之花才能真正从学生内心生发,并指导儿童的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