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1-03-12陈彦渊
陈彦渊
(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城市景观符号“从物取象”到“意生于外”的演变过程,既是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深度认知,也是用景观符号来表达现代城市美学与设计意境的生动呈现。孙蓉[1]等从情感互动视角出发,综合城市建设的生态宜居、绿色人文要求,提出城市景观设计主题定位要契合情感目标与情感走向。食用菌符号传递、承载了绿色养生的文化内涵,对大众生活有重要情感影响。在开展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时,通过合理引入“食用菌符号”元素,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食用菌文化内涵,在彰显城市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发展理念的同时,为大众呈现了全新的城市形象。
1 “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1 “食用菌符号”的内涵
食用菌符号是在与食用菌相关的物质基础上形成的认知再现,具有文化共识、精神指向等内在特征。从符号学视角认知、利用食用菌文化,需要对其中蕴含的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提取,全面优化食用菌文化的艺术表达效果。在利用菌文化符号开展景观设计时,既要凝练食用菌特有的形状造型、生长环境等物质要素,也要从菌文化、工艺形态等精神要素中提取、转译,通过发挥艺术创意、现代审美优势,实现“菌文化符号”的基础提取与时代创新[2]。
1.2 “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背景
在以往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精准的设计定位,景观设计方案多缺乏特色理念和个性审美内涵,引发了“千城一面”的设计乱象。李哲[3]等从人本主义出发,结合城市体验活动,提出了基于当代文化语境的景观设计方案。因此,通过以“食用菌符号”为基础,引入特色、多元的设计理念,挖掘、选择和整理有文化内涵的“食用菌符号”元素,传递生态、人文和情感化的设计理念,使大众在与城市景观的互动中,寻找独有的精神归属。同时,通过合理选择、应用“食用菌符号”元素,既有效解决了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单调性与同质化问题,也有助于彰显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绿色、生态和文化的城市形象。
1.3 “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当前文化符号已成为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彰显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通过创造性转化“食用菌符号”理念,将食用菌蕴含的自然气息、文化精神和现代审美等因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为大众构建生态宜居、文化有魂和多重审美的现代城市景观。
1)以“食用菌符号”为基础,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既彰显了绿色生态的城市形象,也生动表述了尊重自然、关注文化的城市建设理念。高玮[4]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传承性和多元化等优势特征分析出发,提出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素材和基本特质。因此,在优化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从宏观、微观角度表达城市文化内涵,生动保留文化的原有底蕴,赋予城市景观更多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选择“食用菌符号”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时,要最大程度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因素,按照生态绿色、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践行生态美学,通过合理利用食用菌符号、城市植物和特色材料,为大众塑造功能多元、内涵丰富和审美突出的城市景观。
2)在建设现代城市进程中,通过合理挖掘食用菌文化内涵,引入文化创意理念,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认知和审美取向,使食用菌文化真正融入城市文化,进而塑造生态、特色的城市形象,也为食用菌文化传播、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示例见图1。
图1 蘑菇亭景观设计图案Fig.1 Landscape design pattern of mushroom pavilion
如图1所示为公园以“蘑菇符号”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图案,重点呈现蘑菇的生态、新鲜特征,深度挖掘其中适应于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素,打造具有食用菌符号特色的“蘑菇亭”,使相对抽象的城市审美理念呈现出新的可观赏、体验特色,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符号。
2 “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推动符号内涵与应用环境相融合
应用食用菌符号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活动,旨在通过发挥食用菌文化的多元优势,呈现城市景观设计的独特美感。以食用菌文化元素及内涵为研究基础,结合食用菌文化与城镇视觉设计的关系,提出要对菌类艺术进行创造性应用,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周围环境、大众审美需求,实现食用菌文化元素与城镇形象塑造的一体融合[5]。
1)要充分收集食用菌文化的多元要素,汇总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从中寻找被大众接受、认可的文化元素,尤其要选择能够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食用菌符号元素,并将其合理融入城市空间,彰显食用菌文化的城市景观设计应用效果。
2)要充分研判城市景观设计要求,深度解析城市文化内涵,确保采用的食用菌符号与城市景观设计风格深度融合。在利用食用菌文化符号时,要从整体定位出发,精准把握城市景观设计需求,合理设置以“食用菌符号”为主题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示例见图2。
图2 食用菌景观设计图案Fig.2 Landscape design pattern of edible fungi
如图2所示,为江西高安瑞阳新城以灵芝文化创意为主题的设计,选择江西优质青花瓷、吉祥岛等文化元素,设计以“凤衔灵芝”为理念的景观图案,实现了“食用菌符号”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生动融合。
2.2 推动符号形象与时代环境相融合
要探寻食用菌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平衡点”,通过研判城市景观设计的具体需求和多元美学,将“食用菌符号”扩展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各个层面及要素之中,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提供全新创作思路。
1)要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风格出发,通过食用菌文化符号的内在审美规律,从复杂的“食用菌符号”中选取符合当前设计需求的视觉要素和符号形象。如在城市公共座椅设计时,可以使用食用菌符号图案进行装饰或设计食用菌造型的公共座椅,在尽可能保留食用菌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增添城市景观设计新意。
2)综合大众新审美风格,通过对食用菌符号元素进行规律性整合和时代转化,用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显性符号来表达食用菌文化蕴含的多元内涵。易西多等[6]以文字符号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为基础,提出在选择文字符号元素开展公共景观设计时,要重视关注景观审美的全新趋势,通过融入当代公共景观文化,探索适合全新审美风格的景观语言。在利用“食用菌”符号优化城市景观设计时,要紧扣食用菌文化内涵,用现代审美理念和景观材料、设计语言对食用菌符号进行创新性改造,塑造新的“食用菌符号”。如将“灵芝”造型符号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使大众充分联想其中所蕴含的“福寿吉祥”文化,并在精神交互中,形成新的艺术审美和精神体验,使“食用菌符号”在新的城市空间中不断延伸。
3 “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 立足实际合理提取“食用菌符号”元素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建立在新的设计体系和时代审美理念基础上的创造性实践。在利用“食用菌符号”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时,要对城市文化、时代定位和城市形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把握城市景观设计的具体细节,精准探寻城市文化与食用菌符号之间的衔接点,确保城市景观设计实践有效弘扬、合理传承食用菌文化。
3.1.1 简化处理食用菌符号
构建食用菌文化符号是对该文化进行“符号化”处理的过程。通过对食用菌图案、文字和人物等符号进行简化处理,在融入现代大众审美诉求的前提下,打造符合城市景观设计风格的食用菌符号。通过对食用菌文化形态和审美特色进行提炼、萃取,选择符合城市景观设计的图案、造型和色彩,融入并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要素,形成识别度高且具有全新意义的城市符号。常州大东园林在开展景观设计时,直接采用蘑菇造型建设蘑菇亭,实现了蘑菇造型符号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生动融合,使蘑菇亭成为常州城市园林文化的重要象征。
3.1.2 有序重构食用菌符号
食用菌符号内容众多,为有效提炼其中蕴含的符号象征,要对其元素进行解构、重组,从原有的食用菌符号语境中整合符合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符号元素,有效唤醒大众的情感记忆。顿文昊[7]以食用菌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为基础,通过对食用菌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渗透、传承及运用进行综合论述,提出了选用视觉符号、营造文化氛围和设计文化传承景观等合理化建议。城市景观包含多种要素,为使“食用菌符号”有效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需要精准把握设计定位和大众需求,并对食用菌符号进行合理解构,将其有机融入城市景观设计,激发大众的情感认同。江苏省南通市对灵芝文化、神话故事进行解构、重构,塑造灵芝景观人物塑像,以更直观和形象的景观要素生动传递了“灵芝符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美学。
3.2 丰富“食用菌符号”功能
“食用菌符号”的特殊性与内涵在于其所呈现的独特功能与表达的文化内涵,是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大众广泛认可的意义象征。因此,在选择“食用菌符号”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设计语境,尊重城市原有景观布局,发挥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公共形式,融合食用菌符号的艺术内涵,增强城市景观传递的价值功能,生动呈现城市面貌与特色。
3.2.1 触发大众情感共鸣
在选择“食用菌符号”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时,应对食用菌相关的文化内涵、特色产品、审美风格和历史遗迹等内容进行提炼、萃取,选择合适的景观要素作为载体,对食用菌文化进行生动诠释、全面表达和合理改造,进而有效转化为城市景观设计符号,深层次触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实现食用菌符号的意义再现。此外,利用“食用菌符号”开展城市景观设计需要重点汲取其中蕴含的独特美学与创意内涵,引入创新意识、智能技术和创意理念,积极突破传统“食用菌符号”形象。北京市通州区借鉴融入其他文化内容、审美理念,打造食用菌景观路,取得了“取形立意、形象传神”的设计效果,实现了大众审美情感与人文精神的生动回归。
3.2.2 丰富景观设计功能
要在融入城市环境,保留城市原有景观特征的基础上,科学梳理、综合利用食用菌符号的多元设计内涵,通过融入合适的城市景观要素,强化食用菌符号的精神象征。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充分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契机,深层次挖掘、梳理食用菌符号蕴含的文化肌理,通过引入科学规划和现代景观设计美学,栽培椴木食用菌,打造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环形绿化景观带。使原本相对抽象的食用菌符号以客观、有形的方式呈现,赋予城市文化空间必要的“文化灵魂”,实现了“食用菌符号”与城市景观设计功能的一体融合。
4 结论
我国食用菌文化传递的“食药同效”功能和健康生态理念对大众生活、习俗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符号。在建设文化自信与健康中国的时代进程中,食用菌文化凭借健康养生、艺术审美和养生文化等内涵优势,备受时代推崇。通过合理应用“食用菌”符号,既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物质方案、艺术审美和文化指引,也为食用菌文化传播与发展营造了全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