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在平泉食用菌旅游产业打造中的价值*

2021-12-03高学博

中国食用菌 2021年1期
关键词:食用菌民俗文化民俗

高学博

(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河北省平泉市食用菌产品发展讯速,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对当前特色食用菌进行充分开发,能够打造以此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民俗资源,对河北省平泉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民俗在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旅游打造中的价值

1.1 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某一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具有鲜明当地特征的文化现象的总体,属于当地世代承袭下来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有着一定影响,具有较为稳定的发展形式,发展类型多样,是一种随着节日等而出现的多种形式的文化现象,表现在人们口头、行为以及心理等多种层面[1]。民俗在当地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共识性与群体性,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之下,人们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即民俗,属于某地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1.2 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旅游

平泉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其比例高于60%,而耕地只占13%左右,因此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大量发展耕地种植,长期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平泉市结合自身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形优势等积极发展食用菌相关产业,在食用菌栽培与开发层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此,平泉市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探索适宜的发展产业,在发展中与当地民俗文化有效融合,走出了一条适宜平泉市的脱贫致富之路[2]。2018年底,平泉市生产5.6亿袋食用菌,产值达到50亿元,显著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对当地摆脱贫困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3]。平泉市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项目,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对消除当地贫困作用效果明显,同时在当地发展中不断开发当地民俗资源,实现对民俗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将其作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民俗在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旅游中的重要意义

平泉市在打造食用菌产业旅游活动中,应注意为游客设计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充分体现平泉市自身的文化特征,并设计民俗文化体验环节,使得游客能够切身参与到民俗活动之中,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以及审美体验需求。

民俗文化旅游属于历史文化旅游的范畴,平泉市可以积极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到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之中,增加当地旅游活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不仅对平泉食用菌产业旅游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旅游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4]。

民俗旅游活动设计中的游客体验环节,为游客提供了参与当地文化活动的平台与机会,实现了民俗活动与旅游活动之间的良好结合。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为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旅游提供了文化旅游资源,在产业旅游中为游客展现了平泉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了文化动态旅游方式,表现为动态化的民俗文化消费过程,已经成为当地产业旅游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5]。

3 民俗在平泉食用菌产业旅游打造中的利用路径分析

3.1 总体思路

平泉市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层面,以及岁末年初、婚庆以及游艺竞技等层面均产生大量的民俗活动,可以将这些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效融合,从商业、生产以及贸易等层面设计食用菌产业旅游相关项目。不断深入挖掘产业旅游新的内涵与形式,以及探索节日风俗、民间宗教习俗以及名人故事传说等,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利用民俗文化带给游客更好的文化体验与审美体验。为游客设计体现平泉市特色的服饰、建筑、表演以及饮食等相关民俗活动,在民俗文化活动设计上构建体现当地特征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环境,增加游客参与度,使得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亲情、友爱等层面的内容与精神,以此吸引游客,为游客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与文化体验[6]。

3.2 打造平泉食用菌民俗文化产业园

平泉市在发展中利用民俗文化打造食用菌文化旅游产业园,将平泉市食用菌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产业园发展中纳入了多个子项目,包括菇神庙、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菌类生态园、菌类工业园区、菌类交易市场、蘑菇庄园等项目。有效开发菌类产业文化项目,对食用菌文化产业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建立食用菌相关的庄园项目,将产业园建设与民俗文化发展相结合,探索建立食用菌工艺品工厂化生产项目,以此促进平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此在平泉市建立一项综合性发展体系的菌文化旅游产业园,包括当地餐饮文化、贸易文化、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文化发展、资源循环利用、食用菌文化旅游以及娱乐项目等[7]。

将当地食用菌文化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食用菌生产中体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食用菌产品的生产采用了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原则,对部分产品进行了可持续利用,发挥出了相关产品的最大效能。生产中有效利用了农村地区牲畜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实现了农村地区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此种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可以据此开发相应的旅游产业项目。同时在产业旅游发展项目中,将平泉市当地的民俗文化体现其中,建立民俗文化与食用菌产业旅游的创新融合方式。

3.3 利用民俗文化促进平泉市产业链多元发展

在当前我国食用菌文化与产业建设中,河北平泉市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食用菌文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当前平泉市已经建成了定位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将食用菌文化的发展与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在展示产业旅游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充分体现当地民俗文化。为此平泉食用菌产业旅游发展构建了文化强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与发展路径,积极发挥中国食用菌之乡优势,不断打造平泉食用菌产业链,促进平泉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发展,更好地形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构建多元化发展路径,将平泉市民俗文化因素融入产业链发展体系之中。

3.4 促进食用菌产业深加工

平泉食用菌产业链发展中,不断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的循环发展,扩大产业建设规模。构建园区化的生产模式,加强食用菌产品品种的深加工,延长发展产业链,以此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深入发展。探索构建工厂化、园区化的食用菌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食用菌生产产量,构建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不断延长食用菌生产链,提升生产链的经济价值,探索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8]。

平泉市发展中,改变了传统食用菌生产模式,从传统一家一户的发展模式逐渐拓展为散户经营与园区化经营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融入了新的发展要素。构建了包括加盟农户、龙头企业、产业工人、设施园区等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总的园区建设面积达到约2 667 hm2,建设了1 000多个示范基地,占总体生产总值的90%以上[8]。探索建立了新的发展模式,标准化园区生产模式的构建提升了食用菌生产效率,提升了培育品种的丰富性,使得栽培品种更加科学化、多元化,显著提升了食用菌栽培效率。

当前平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加工产品,包括佐餐食品、罐头食品、清水软包装产品、休闲食品等,并为产品构建了多种发展形态,包括速冻产品、盐渍产品、鲜品、烘干品等,据此打造了多个知名形式的产品品牌,在食用菌领域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平泉市将逐渐探索野生菌保健胶囊、菇精提取、食用菌调味品、食用菌功能饮料等领域,促进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促进平泉食用菌产品链的深加工与发展。通过深加工与循环工业促进产业旅游发展,并融合进民俗文化活动因素[9]。

3.5 利用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

平泉市积极发展民俗文化节,并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相配合,共同吸引游客。平泉市在欢乐谷举办了民俗文化节,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保护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起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作用。民俗文化节产生了良好欢快的氛围,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文化节其间有28个演出团队,以盛世中国龙的表演开场,有近万名市民参加,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表演形式,包括传统武术、古装秧歌等,充分弘扬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对构建平泉市文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民俗文化节中举办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积极吸纳游客参与到民俗文化节之中,提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度。

3.6 利用契丹民俗小镇拓展食用菌产业旅游

平泉市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文化中,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小镇柳溪镇薛杖子社区。该小镇建设处于青山绿水之中,具有人造瀑布、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有一颗千年古树,该树分出了类似中国版图的枝杈,村庄建筑建设采用契丹风格,白墙红瓦,在丛林中尤为惹人注目。

柳溪镇薛杖子社区在经济建设中大量开发了食用菌产业链,与当地地理条件相结合,不断开发适宜当地实际条件的栽培品种,在食用菌产业栽培层面显示了栽培优势。当地建设了一座以食用菌产业栽培为特色的特色小镇,以食用菌产业探索当地园区建设新的途径,对当地特色小镇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不断优化食用菌产业链条建设,积极吸纳食用菌栽培产业大户进入园区建设之中,该村集体每年收入能够达到20多万元[10]。该村在建设同时不断加强具有契丹风情小镇的建设,在积极发展食用菌栽培产业旅游的同时,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项目,不断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均居住环境,为人民群众创建良好的居住条件,加强辽河源契丹文化的挖掘,与当地民俗文化风情建设相结合,通过文化建设等吸引游客。

在2019年12月,当地已建设完成一座具有古色古韵以及契丹风情的特色小镇,吸引了大量前来旅游的游客,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小镇。实现了食用菌产业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之间的有效融合,为游客提供了垂钓、品山珍、赏花、漂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项目,当前该村已经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该村建设中具有体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大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了该县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代表之一,形成了观光、食用菌特色栽培、旅游、休闲服务等多项特色旅游项目。针对产业旅游文化的发展,建立了游客信息服务中心,为对游客的有效管理提供信息优化服务[7]。

4 小结

食用菌产业旅游在平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民俗与食用菌两者融合发展中,加强对当地民俗资源的开发,提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外地游客,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打造菌文化旅游产业园,建立食用菌工艺品工厂化生产项目,建立综合性发展体系的菌文化旅游产业园,将食用菌文化发展与当地民俗文化有效融合,在展示产业旅游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体现当地民俗文化。不断打造平泉市食用菌产业链,促进平泉市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形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构建多元化发展路径,将平泉市民俗文化因素融入产业链发展体系中,为平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食用菌民俗文化民俗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