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幼儿艺术教育
2021-03-11肖凤兰何小芬
肖凤兰 何小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江西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保育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开展幼儿艺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将其整合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美术启蒙教育,努力构建幼儿民间美术活动课程,探索形成系列可行的幼儿民间艺术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带领幼儿从各方面去感受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促进幼儿长足发展。
一、挖掘、整理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
筛选优秀、健康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是艺术教育整合民间美术元素的关键。我院侧重从民间美术中筛选出民间绘画、民间工艺(剪纸、泥塑、蜡染、刺绣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与幼儿艺术教育进行整合。
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应突出儿童生活经验与最近发展区的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始终将有趣、有益、生活化作为选择内容和设计活动的重要指针。例如,剪纸活动选择剪喜字、剪窗花,国画教学选择画小鸡、兔子葡萄、葫芦、柿子、丝瓜等动植物,这些内容都取材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选择简单、易学,符合幼儿兴趣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在选择民间艺术教育内容时,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首先思考:“适合幼儿学吗?”“幼儿感兴趣吗?”“它能调动激励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吗?”等问题。例如民间手工活动中的泥塑,以操作性强、富有创造性的特点受孩子们喜爱。“爱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手中一团泥,搓、捏、团、敲、压,对他们来说非常轻松、愉悦。“玩泥”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在自主探索中亲身感受从一团泥变成富有创造思维、惟妙惟肖的“糖葫芦”“花篮”“麻花”“蜗牛”“餐具”等,每一件作品都彰显出制作者独特的个性。
选择经典、有代表性、挑战性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重点省区,傩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分布在南丰、乐安、萍乡等地的傩舞、傩庙、傩轿、傩面具、傩符、傩服饰,形成了富有江西特色的赣傩文化群。为挖掘利用这一地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了以“傩文化”为主题的民间美术艺术教育内容,引导幼儿开展傩面具、傩服装、傩舞表演道具制作。江西还是瓷都之乡,我们通过图片、视频和参观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瓷文化”,感受瓷文化的艺术美,开展画瓷盘、制作青花瓷瓶等创作活动,让幼儿“走近”本土民间艺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培养了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整合民间美术元素,探索幼儿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根据儿童情感与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环境创设、日常教育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和家园社区合作等途径,把民间美术元素整合于艺术教育之中,建构以民间美术为基本内容的幼儿民间艺术课程内容体系,丰富幼儿美术教育内容。
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创设中整合民间艺术元素,创设富有民间美术气息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环境布置时,除了要求整体设计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外,努力把各种民间美术作品有机地融入其中,在美术室、走廊、墙面、楼梯等空间,布置大量色彩鲜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挂饰及幼儿自己创作的蜡染画、剪纸、京剧脸谱等作品;在操场一角,布置幼儿水墨画展长廊,让孩子们身处民间艺术的氛围之中。在美术室开设了国画、民间工艺区,班级创设蕴含民间美术文化元素的特色区角,展示民间大师作品,并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整合民间艺术元素。根据主题内容将民间美术活动融于其中,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如在《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风筝——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让幼儿在欣赏风筝、放风筝、制作风筝等系列活动中感受到民间工艺的神奇;通过国画《桃花》《兰花》《柳树》感受水墨的渲染的畅快;以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来开展民间美术活动。在了解各种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民间美术创作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中整合民间美术内容;利用民俗活动开展民间美术特色活动。如结合绳金塔庙会,开展“面点制作”“小吃一条街”“稻草编织”等各种特色活动,从多个层面让幼儿直面民间美术,并与之对话,积累有关民间美术的关键经验。
在家园社区合作中整合民间艺术元素。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民间美术教育的渗透。如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协助教师给孩子讲与主题有关的民间故事、习俗。有时还请家长帮忙提供主题活动中所需的材料,参观民间美术作品展览、观看社区民俗文化表演等,充分感受和体验民族民间美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三、探寻幼儿艺术教育整合民间艺术元素的方式和手段
根据幼儿特点,通过探寻,总结了民间美术主题教育活动的三步教学法。引导幼儿在反复感知中体验、理解,在活动中探索练习,在各类表现、创造中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在此过程中,情感始终渗透、贯穿其中,起着维持、调节、推动作用。
第一步:情绪感染
在民间美术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首先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引起兴趣,激发情感。如教师对民间作品表示出喜爱之情,或在描述、讲解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溢于言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幼儿的情感投入,推动审美感知和想象等活动的开展。
第二步:感受理解
教师在民间艺术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視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反复品味,启发联想,促进理解。如在戏剧人物活动中,给幼儿讲述岳飞精忠报国、司马光砸缸、愚公移山等优秀传统故事,不仅让幼儿理解人物形象,更使之成为幼儿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鼓舞孩子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大胆创作的素材源泉。
第三步:尝试表现
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如通过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及区角活动、编织活动、表演会等途径,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手工等形式把自己对民间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表现出来,并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给予支持与表扬,以不断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