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03-11马于强

江西教育A 2021年1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劳动意识

马于强

一、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有力支撑

中华民族始终将勤勉劳作视为社稷之基和生活之本,崇尚“天道酬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理念。

一段时间以来,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劳动教育常常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娱乐选秀节目批量造星、网络红人靠打赏日进斗金,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如同雾霾一般无孔不入,侵蚀学生的心灵,扭曲其价值观念,致使不少青少年形成了贪图享乐、妄想一夜成名的错误思想。对于高校而言,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教育引导学生认同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要倍加珍惜劳动成果和当前的幸福生活,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思想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

二、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以劳树德。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以劳增智。劳动教育能促进智力发展。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锻炼得以内化和升华。劳动还能直接为某些知识的学习、观念和情感的体悟提供真实情境。因此,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以劳强体。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精气神和身体素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原本应由孩子自己完成的简单家务劳动,现在也一概由家长大包大揽,造成了大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轻视劳动、不会劳动,整体身心素质呈现下滑趋势。通过劳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形成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并增强体质。

以劳育美。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美。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在各种所谓的时尚风潮中能够坚持自己独立的认识和正确的选择。

以劳创新。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重任。他们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的有力抓手

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专业实习也包括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产教融合及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锻炼,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引导他们懂得并认可劳动的价值。比如,在学校日常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结合专业实际,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甚至可利用学校的几个水塘开展水产养殖,让学生参加映山红苗圃的培育与管理;将学校公共场所按学院划分成包干区,由各班负责,每周打扫一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树立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宿舍劳动卫生检查,每周进行“文明寝室”评比。广泛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做好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孵化工作,抓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做好社会公益劳动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等工作。特别是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春晚排演这种重大活动,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劳动教育,既培养了学生吃苦精神,又让学生养成了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引导学生践行好中华传统美德,參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广大学生从各种活动中学会了崇尚劳动,有利于他们养成劳动习惯并在学习生活中弘扬劳动精神。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劳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劳动成果评比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