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故灾难处置规则的实践与思考
2021-03-11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单晓鸣
文、图/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单晓鸣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 ’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南通市抢抓机构改革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经两年多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形成了南通特色的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规则,即“快速隔离、科学处置、舆情管控、平稳善后”。
快速隔离,为挽救生命赢得快速通道
事故灾难一般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公共性和多样性,第一位的是快速救人,要快速救人就必须快速隔离。
一是企业先期处置和自救。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单位作为先期处置的责任主体,应立即启动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有序开展自救工作,做好生产装置的断电、停车等工作,疏散各车间员工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并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事态扩大。必要时,应通知周边企业做好暂时停车和人员撤离的准备。
二是快速隔离和实行警戒。接警后,先期到达的公安部门,要对厂区外的道路交通实行管制,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多层隔离,第一层一般设置半径为100米左右,第二层一般设置半径为300米左右,第三层一般设置半径为500米左右,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域,为抢险救援留下通道、空间。同时,快速隔离还有利于减少“自媒体”对事故灾难处置的干扰,减少负面影响。
三是疏散人员和维持秩序。属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后迅速组织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共同与企业开展人数的清点工作。公安部门应当安排专人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的交通秩序,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联合事故单位人员引导参与救援处置车辆的行驶和停放,确保现场救援通道顺畅、方向引导准确、车辆停放有序。
科学处置,为快速有效赢得有利时机
事故灾难发生后,由于手忙脚乱、组织不力、指挥失误等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事故灾难发生后,严格遵循科学处置原则,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救援处置十分重要。
一是全面组织应急处置工作。以应急管理或事故单位主管部门为主组成综合协调组,在应急响应启动后利用信息化手段通知、联络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根据指挥部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成立事故救援指挥部,与事故发生地救援指挥部迅速实施工作对接,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党委、政府及上级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情况。
二是科学开展现场救援处置。根据事故灾难现场情况,以消防救援部门和相关专业救援力量为主开展救援处置工作。应与事故单位人员进行沟通,必要时应进行侦察,在全面、充分、准确掌握事故现场情况的前提下,迅速制定现场救援处置方案,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开展救援、处置工作;开展救援时,也应遵照“快速隔离”的原则,将燃烧体与没燃烧体隔离,并采取措施降温;当事故现场出现二次爆炸风险时,要紧急撤离救援人员,坚决杜绝盲目救援、处置情况的出现。
三是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卫健委、市场监管、事发地政府(管委会)到达现场后自然编入医疗救护组。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立即对现场受伤人员可能伤情进行总体评估,制定现场医疗救治方案。按照“先重后轻”原则安排急救车辆迅速将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送往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治疗,同时启动医疗机构和专家的紧急预案。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提供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的信息等工作。
四是及时有效监测污染情况。生态环境、气象、住建、市政、事发地政府(管委会)到达现场后,自然编入环境保护组。要密切关注事故现场及周边大气、水环境污染物情况,根据现场天气、地形等实际情况,科学定制工作方案,做好检测分析工作,随时保持与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的联络沟通,实时监测泄漏物、消防水、洗消水及其他污染物的流向,及时提出处置建议,对临近地下管网、河流采取截流措施,避免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五是切实有效保障救援物资。发改委、工信、交通、国资委、财政、应急管理、民政部门到达现场后,自然编入后勤保障组。要根据现场指挥部指令和救援需要,及时调动有关装备、物资支援现场救援,保证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舆情管控,为事故处置赢得外部环境
事故灾难发生后,往往会出现“三忙三乱”,即路上忙、现场乱,电话忙、信息乱,媒体忙、发布乱。2011年“7·23”甬温高铁事故和2015年“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就是这样的例子。因此,如何稳定现场、如何管控舆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及时、准确报送事故信息。综合协调组和事发地政府(管委会)负责事故信息的报送工作,应安排专人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向党委、政府及上级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情况。
二是积极做好现场媒体应对工作。宣传、网信、公安、应急管理或事故单位主管部门、事发地政府(管委会)到达现场后自然编入舆情管控组。应在警戒区外的安全地带(最好有会议室)设立媒体接待区并设置明显标识,指定专人负责对新闻媒体的接待服务,对新闻媒体采访活动实施指导和管理,引导新闻媒体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过程、原因及救援处置情况;加强对媒体相关报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跟踪舆情动态,强化互联网监控,有针对性开展舆论引导工作。有影响的事故,应在处置中或结束后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三是及时、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根据事故灾难的级别,实行权责一致、归口管理、分级发布,确保发布信息真实准确、口径一致。宣传部门应会同网信办、应急管理或事故单位主管部门、公安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拟订发布的内容、范围和方式,经指挥部负责人审定后交由事发地政府(管委会)进行发布。首次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并根据事故灾难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最大限度让公众了解实情。同时,公安和网监部门应对网上舆情进行分析和应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
信息化条件下及时发现预警、启动预案、调试物资和专家
平稳善后,为事故处置赢得客观评价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事故灾难发生后,善后处置也十分重要。好的处理,不仅会赢得当事人的理解,而且会赢得社会的宽容和客观评价。
一是确认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现场救援组、环境保护组、专家技术组负责对应急处置工作结束进行确认,当确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指挥部总指挥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撤离现场。
二是妥善开展伤亡人员等善后工作。事发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事故单位是善后处理组的当然成员,相关部门应配合善后处理组平稳妥善处理事故的各项善后工作。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事发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应组织疏散居民返回居住地,对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及治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和治疗。事故单位应严格按照预案确定的程序及生产工艺的要求逐步清理现场、检查设备、恢复生产。
三是开展处置评估和事故调查。指挥部办公室应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形成总结报告报送指挥部。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研究汲取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与教训,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有针对性地完善和补充。同时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应依法根据政府授权牵头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情况应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2020年10月,南通市组织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南通市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系统为依托,设置了风险早期预警、启动电子应急预案、安全警戒、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现场急救、人员搜救、物资调度、环境监测、善后处置、新闻发布等科目,近500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实时观看,网络观摩人数达到31.21万人,达到了练预案、练队伍、练协同、练信息系统、练机制、练规则和培训的目的,充分检验了“快速隔离、科学处置、舆情管控、平稳善后”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