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6(45)正交试验优化山楂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2021-03-11周海妹洪玉程符小婕王娃金张翠侠
◎ 周海妹,洪玉程,符小婕,王娃金,张翠侠
(海南椰岛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5)
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药食同源原料。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山楂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山楂中的红色素,可代替合成色素用于食品色素添加剂、医药及饮料方面。在此研究之前,笔者曾对山楂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山楂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了深入研究山楂色素提取影响因素,本实验开展L16(45)正交试验优化山楂色素提取工艺,并对山楂色素色泽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仪器:TU-1810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KQ-300VDB型三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PHS-3E 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YP-3001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山楂(购于海口寿南山药店);乙醇(分析纯)、盐酸(分析纯),基酒(椰岛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室用蒸馏水。
1.2 试验方法
1.2.1 山楂色素提取工艺
山楂片净制,去核,备用。取50 g 山楂片样品,按一定料液比加入提取溶媒,浸泡30 min 后,于100 kHz 超声(温度:50 ℃)条件下提取,抽滤,滤液浓缩后定容。
1.2.2 色素吸收值的测定
母液:提取液浓缩(浓缩温度≤50 ℃),提取溶剂定容至500 mL。
测试液:取1 mL 母液提取溶剂定容至100 mL。
测定方法:以提取溶剂为空白,在200 ~800 nm波长下扫描,记录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值。
1.2.3 提取条件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称取净制后的山楂,按1.2.1 项下操作方法,分别对以乙醇浓度(A)、乙醇pH 值(B)、超声时间(C)、超声次数(D)和料液比(E)5 个因素进行研究,每个因素下设定4 个水平,并以色素吸收值作为评价指标,以确定山楂色素提取工艺最佳条件,试验方案见表1。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L16(45)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交试验结果
按照表1 正交设在各提取条件下进行提取,对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值为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山楂色素提取条件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超声次数>乙醇pH 值>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以A2B2C3D4E4组合最佳。即山楂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溶剂pH 为4.0、提取4 次、提取溶剂为25 倍、提取时间为60 min。
2.2 验证试验
按最佳工艺参数进行3 次提取试验,并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验证试验结果表
据此可知,山楂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溶剂pH 为4.0、提取4 次、提取溶剂为25 倍、提取时间为60 min。
2.3 色泽稳定性研究
将山楂色素样品分别置于常温(室温条件25 ~30 ℃)、加热(45 ℃)、室外光照3 个条件下放置1 个月,进行颜色稳定性试验,肉眼观察色泽没有明显差异,吸光度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山楂色素稳定性结果表
结果显示,光照对山楂色素色泽稳定性影响较常温及加热条件明显,但整体颜色变化不明显,由此可以证明,山楂色素颜色稳定性常温、加热条件下相对稳定于光照条件。
3 讨论
根据文献报道,pH 值的变化或乙醇浓度的变化皆可能影响最大吸收波长的偏移[1-3],结合山楂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的特点[4-5],本研究将增加对pH 因素的考察,并对所有样品在波长200~800 nm进行扫描,结果发现:试验条件内的pH 值、乙醇浓度未影响山楂色素的吸收波长偏移,最大吸收波长均为280 nm。
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与文献报道的290 nm有所差异[6],可能与溶剂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
本研究方法可用于食品中山楂色素的提取,所用溶剂无毒,方法简单,重现性好。
在色泽稳定性过程中,在本实验条件下提取的山楂色素在室温条件下储存30 天后,色素的吸光度实验中,吸光度仅下降了2.3%,且在加热条件(45 ℃)下也较为稳定,由此表明,本实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山楂色素稳定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