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3-11杨萍漯河市中心医院肝病科河南漯河4623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期
关键词:附表多维度乙型肝炎

杨萍(漯河市中心医院肝病科,河南 漯河462300)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受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1]。相关数据显示,乙型肝炎发病率高达5%以上,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其中抗炎、抗病毒是治疗的关键。但常需接受周期性、长期性治疗,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重视度会随着治疗时间而降低,不利于对病情的整体把控,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3]。有学者提出,多维度护理可以从多角度着手,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多环节进行把控,使患者从知识到行为层面均建立起乙型肝炎相关体系,促进转归[4,5]。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5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维度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3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9例。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乙型肝炎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6];(2)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3)精神状况良好;(4)与患者沟通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肝肾功能异常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观察组中男89例、女90例;年龄29~85(67.45±10.32)岁。对照组中男91例、女88例;年龄29~86(67.91±10.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介绍有关乙型肝炎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案、常见临床表现等,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疏解患者负面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每周定期组织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持续干预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1)由4名护理人员,1名主管护士组建多维度护理小组,主管护士任小组组长。(2)认知目标性管理,为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舒适、简洁的环境,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其介绍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待宣讲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考查,保证患者能掌握90%以上疾病知识。(3)认知行为执行,制定患者行为目标护理计划,包括具体的饮食、运动计划、用药行为等,并根据患者实际行为进行评定和激励。由护理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包括通过口头询问相关理论知识和当前行为达成进行评价,对于行为达成情况优秀患者给予物质奖励和语言激励。(4)薄弱行为管理,护理小组每周应定期开展会议,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护理过程中患者的自护行为,患者出院后,应通过家访或电话联系,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家属间的交流沟通,定时了解患者情况,并通知患者定期进行检查。连续干预12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包括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活力8个维度,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继发性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附表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观察组对照组t P n 179 179精神健康干预前47.83±7.12 48.01±7.23 0.24 0.81干预后76.34±10.02 54.19±9.87 21.07 0.00生理功能干预前61.58±7.96 61.73±8.02 0.18 0.86干预后86.52±11.53 68.29±9.38 16.41 0.00生理职能干预前41.95±11.27 41.79±11.35 0.13 0.89干预后82.16±19.75 61.49±18.22 10.29 0.00情感职能干预前31.52±6.59 31.63±6.87 0.15 0.88干预后69.05±12.12 46.17±7.82 21.22 0.00

续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续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观察组对照组t P n 179 179躯体疼痛干预前56.83±4.29 57.10±4.35 0.59 0.55干预后85.12±9.10 69.34±6.11 19.26 0.00社会功能干预前51.79±7.86 51.83±8.03 0.05 0.96干预后87.94±12.15 60.13±10.11 23.54 0.00总体健康干预前33.68±4.52 33.47±5.09 0.41 0.68干预后72.13±9.18 57.26±8.62 15.80 0.00活力干预前39.96±6.99 40.06±7.11 0.13 0.89干预后84.39±10.28 60.15±8.13 24.74 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8例,其中消化道出血9例、腹水11例、肝肾综合征14例、继发性感染14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3例,其中消化道出血31例、腹水17例、肝肾综合征19例、继发性感染16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82%)显著低于对照组(46.37%),(χ2=14.74,P=0.00)。

3 讨论

研究显示,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从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体系着手,改正患者的意识形态,从内心激发患者个人行为护理的积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个人行为护理[7,8]。传统的护理干预仅进行口头宣教,多数患者难以理解专业术语,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引起患者的重视。多维度护理干预则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有效建立起有关乙型肝炎的知识体系和正确护理行为,从而有效改善预后,促进疾病转归。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对乙型肝炎患者施行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杨小健等[9]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乙型肝炎患者长期用药治疗,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日常膳食和运动等行为方式也会随时间改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出现消极行为。多维度护理则从行为目标管理着手,对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生活行为均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并在出院后进行定期家访或电话访问,不断巩固患者对乙型肝炎治疗的认知,强化患者的自护行为。此外,多维度护理干预还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对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并引导患者落实,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重视和治愈的积极性,有效改善生存质量。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82%)显著低于对照组(46.37%),表明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可能是因为,随着患者对病情理解的深入和自我护理行为能力的提升,患者个人生活不良习惯得以改变,最终使患者身心均处于良好状态,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多维度护理干预还强调了家属与患者的关系、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多对象之间的交流,通过加强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可形成对患者日常行为的监督机制,专业的护理小组也对患者自护行为作出正确指导,更好促进患者自护行为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对乙型肝炎患者施行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促进疾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附表多维度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多维度和谐共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