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latzer型封堵器对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心功能及动脉压水平的影响
2021-03-11王豪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王豪(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450000)
动脉导管未闭(PDA)属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疾病常见类型,病情轻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或出现轻微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等症状,随着疾病发展则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导致下半身发绀,危及生命安全[1]。导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PDA常用方案,但由于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对患者的血管通路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对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把握需要严格控制[2]。Amplatzer型封堵器作为近年来新型的装置,其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且对PDA形态及直径无严格限制,故成功率较高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Amplatzer型封堵器对PDA患者心功能及动脉压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PDA患者82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5个月~41岁,平均12.42±8.18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8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25例;年龄5个月~42岁,平均11.79±8.15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4](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心脏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PDA;②无手术禁忌症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此次探究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障碍者;②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观察组接受Amplatzer型封堵器,具体如下:采用多功能导管经肺动脉PDA进入降主动脉后将加硬交换导丝送至降主动脉以建立轨道。根据造影结果对封堵器的型号进行选择,一般大于PDA最窄部位内径4~6mm,沿导丝方向将输送鞘送至降主动脉处,将封堵器推送至输送鞘顶端,经胸部彩超提示下将封堵器送至PDA最窄部位处。经超声图像提示动脉水平分流信号消失,听诊心脏杂音是否有变化,在确认无误后将封堵器进行释放并将导管拔除;对患者进行穿刺点止血及包扎操作后,完成操作。对照组施行弹簧圈封堵器,操作方法同观察组。
1.4 临床观察指标(1)采用XF120全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检测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2)采用DW-T8心脏彩超机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及主动脉压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LVEDD、LVEDV、LVESV、LAD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LVEDD、LVEDV、LVESV及LAD水平均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动脉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及主动脉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均较术前低,而主动脉压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术前术后观察组对照组t P观察组对照组t P LVEDD(mm)47.47±3.42 47.85±3.37 0.507 0.614 38.62±3.15*38.75±2.83*0.197 0.844 LVEDV(ml)113.86±27.83 114.53±26.72 0.111 0.912 62.35±10.76*62.83±12.78*0.184 0.854 LVESV(ml)32.63±7.42 32.38±6.86 0.158 0.875 26.74±5.62*26.36±5.43*0.311 0.757 LAD(mm)31.14±3.26 31.43±3.18 0.408 0.684 21.08±2.76*21.67±3.02*0.923 0.359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动脉压比较(±s,mmHg)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动脉压比较(±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术前术后观察组对照组t P观察组对照组t P肺动脉收缩压37.28±5.46 37.13±5.21 0.127 0.899 30.83±5.84*31.07±4.28*0.212 0.833肺动脉平均压34.24±6.42 35.13±6.47 0.625 0.534 28.07±4.65*29.31±4.24*1.262 0.211主动脉压92.35±7.31 92.46±7.24 0.068 0.946 98.37±9.26*97.50±8.82*0.436 0.664
3 讨论
传统针对PDA治疗多采用开胸手术,其虽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手术难度相对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5]。因此,在保证一定疗效的前提下选择一种微创、操作简单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介入封堵术是采用弹簧圈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的微创手术方法,其具有微创、疗效较佳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PDA首选方案,但存在术后残余分流率高且封堵器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随着封堵装置及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Amplatzer型封堵器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装置,其能够在保证一定疗效的前提下,提高封堵成功率且可适用于幼儿患者治疗[6,7]。其原因可能是由于Amplatzer型封堵器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治疗中,在保证手术适应症的及无禁忌症的前提下,对导管直径进行选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成功率[8,9]。此外,Amplatzer型封堵器在术后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为完全封堵,降低残余分流,进而提高完全封堵率。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术后LVEDD、LVEDV、LVESV及LAD水平均较术前低且两组在术后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均较术前低,而主动脉压较术前高,提示Amplatzer型封堵器能够降低心功能水平,改善动脉压,与弹簧圈效果相近。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Amplatzer型的封堵机制与弹簧圈相似,均具有良好耐压性、较强的自膨胀性,且操作难度较低,但Amplatzer在封堵大PDA时优势明显,单盘前伞位于PDA的主动脉侧,不易发生脱落且封闭完全,能够降低残余分流的发生;而弹簧圈则适用于直径<2mm的PDA患者[10]。
综上所述,Amplatzer型封堵器应用于PDA患者中疗效较佳,降低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动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