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3-11杨鹏李帅王永铭唐成坤任兴宽

贵州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克氏半月板关节镜

杨鹏 李帅 王永铭 唐成坤 任兴宽

(安康市中医医院骨一病区,陕西 安康 725000)

膝内侧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疼痛且伴内翻畸形,目前常见的疗法包括胫骨高位截骨术、人工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镜等[1]。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治疗伴随的膝关节软骨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提高疗效[2]。本研究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对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3],膝关节的挛缩屈曲变形度<10°,活动度>90°,内翻变形度>5°。排除标准:有严重的胫股关节炎、髌股关节炎;体形严重肥胖;血液肿瘤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膝关节前后或侧面方向的稳定性较差;膝关节病变。对照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53.76 ± 4.92)岁,病程(4.13 ± 0.29)年,BMI(21.77±4.32)kg/m2;发病部位:左膝11例,右膝22例,双膝8例。观察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52.49 ± 3.17)岁,病程(4.19 ± 0.27)年,BMI(22.30±5.17)kg/m2;发病部位:左膝13例,右膝20例,双膝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在关节镜下清除患者的肥大增生滑膜,修整半月板,清除游离体以及软骨碎屑,清除关节腔中的增生骨赘,并予以腓骨截骨,于腓骨小头下方6 cm处使用线锯截除腓骨1~2 cm,修整腓骨残端,用骨蜡封闭,之后充分止血,缝合;截骨时对腓总神经进行重点保护,避免损伤。观察组:常规关节镜入路,探查患者关节中的关节软骨、交叉韧带和半月板等情况,采取半月板成形术对患者的关节软骨进行修整;于小腿近端内侧取一个冰球棒样的切口,长度约5~8 cm,呈倒“L”型切开骨膜,对骨膜进行有限分离,保护机体内侧的副韧带,采用保护板保护后侧的神经组织和血管,在胫骨结节水平斜向上方向钻入1枚克氏针,按照胫骨平台水平方向从外到向内钻入1枚克氏针,采用“C”臂进行透照,克氏针斜向上的方向与胫骨外侧平台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 cm,按照斜向上克氏针的方向再平行地钻入1枚克氏,在2枚克氏针的下方,采取摆锯将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胫骨近端的部分骨质锯断,保留外侧大约1 cm骨质,X线检查患者机体下肢力线,将胫股外翻角度调整为5°~8°,将截骨面撑开,进行调整,将胫骨的后倾角适当地增加,然后采取同种的异体股骨头,锯楔形的骨块,植入胫骨截骨部位,采用“C”臂进行透照,确保内翻畸形矫正,截骨角度合适,采取6孔胫骨近端锁定板进行固定,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膝骨性关节炎程度、膝关节内翻角度、步态活动指标和膝关节活动障碍。膝关节功能的评估采取膝关节评分(HSS),膝骨性关节炎程度的评估采取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膝关节活动障碍的评估采取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抽取患侧膝关节滑液2 mL和肘部静脉血10 mL,用 ELISA法检测白介素(IL)-6、IL -1β和IL -17水平。

2 结 果

2.1内翻角度、WOMCA、Lequesne、VAS和HSS评分 术前,两组内翻角度、WOMCA、Lequesne、VAS和HSS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内翻角度、WOMCA、Lequesne、VAS评分均降低,HSS评分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内翻角度、WOMCA、Lequesne、VAS和HSS评分对比

2.2步态指标 观察组的步长、步速和步频高于对照组(P<0.05),双支撑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步态指标对比

2.3IL-6、IL -1β和IL -17水平 观察组关节滑液与血浆IL-6、IL -1β和IL -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IL-6、IL -1β和IL -17水平对比

3 讨 论

正常人膝关节25~40%的负荷通过膝关节外侧,60~75%的负荷通过内侧,因此以膝内侧单间室病变为主要病变的骨性关节炎非常常见[4-5]。内侧胫股关节软骨下骨塌陷、软骨剥脱和内侧半月板磨损会导致患者的膝关节出现内翻畸形,且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的关节间隙会明显狭窄[6-7]。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力线,与关节镜清理后腓骨截骨引起胫骨不均匀沉降相比手术相比,术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更好、疼痛程度更轻;与关节置换相比,创伤相对较轻,可以延缓行关节置换术的时间,费用比较低,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更为有利[8]。

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两组患者内翻角度、WOMCA、Lequesne、VAS评分均降低,HSS评分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步长、步速和步频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支撑、血浆IL-6、IL -1β和IL -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能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膝骨性关节炎程度、降低膝关节内翻角度、改善步态活动指标,与沈骏等[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胫骨高位截骨通过与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可以修整破裂的关节软骨以及半月板,将游离体去除,有效减轻疼痛程度[10]。在手术时需要注意:(1)术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年龄、肥胖程度、关节退变情况、骨质疏松程度等;(2)术中采用X 光透视和克氏针确定截骨位置和平面,截骨位置不能与近端太靠近;(3)对撑开间隙>10 mm患者,采取自体髂骨、骨替代材料或异体骨对腔隙进行填充;(4)手术时保护患者内侧的副韧带浅层;(5)术后早期行非负重功能锻炼,晚期行负重功能锻炼。

猜你喜欢

克氏半月板关节镜
儿童半月板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