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解析《c 小调主题及三十二首变奏曲》

2021-03-11孙鹏杰校译李穗荣

钢琴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变奏曲曲式奏鸣曲

文/ 孙鹏杰 校译/ 李穗荣

古典主义时期最盛行的三种主要曲式中,“主题与变奏”在钢琴领域里占据了最独特且矛盾的地位。从莫扎特的《妈妈我要对你说》(俗称《小星星变奏曲》)到贝多芬以当时家喻户晓的咏叹调(虽然都早已被岁月遗忘)为题材所作的多首变奏曲,这种体裁具有较为宽容灵活的曲式结构要求和运用即兴演奏概念的创作性质,使变奏曲成为最适合普罗大众娱乐消遣的曲式种类。正是基于这种大受欢迎的亲民特点,众多作曲家们都应市场所需而创作了海量的变奏曲。就贝多芬而言,他出版的大部分变奏曲都没有作品号,几乎像是作者在暗示这些“小玩意儿”并不能跟自己其余旷古烁今的巨作相提并论。可是历史却偏偏证明了,当变奏曲这个始于平民的体裁在升华为最高境界时,是能成就出如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或者勃拉姆斯《亨德尔变奏曲》等旷世神作的。

相比之下,我们很难想象可以把古典主义时期其余两种最重要的曲式体裁称之为“具有大师风范的”回旋曲或者“仅限于娱乐消遣的”奏鸣曲。严谨的结构和具体的组成部分都是这两种体裁不可缺少的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允许作者在史诗般长度的奏鸣曲中条理清晰地编织出哲理深奥的丰富内容;又或者把题材简单重复性强的回旋曲变成情节紧凑并组织有序的精彩音乐小品,甚至成为奏鸣曲套曲的其中一个乐章。而这些严谨的整体结构组织方式,不但奠定了奏鸣曲和回旋曲的地位,也给演奏者提供了如何解剖及还原作品音响的范本。譬如,当我们在学习一首奏鸣曲时,带着对呈示部(介绍主要调性以及主题)、展开部(阐述主题们的发展)和再现部(让这次音乐之旅踏上归途回到主调)的清楚认知,就能更圆满地完成练习计划及最终的演绎。

相反地,正因为变奏曲的整体结构组织没有上述例子中的各种严谨规矩,反而能引起观众更大好奇心和想象力:亲爱的路德维希在下一个变奏又会有些什么操作呢?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总结出一个常规方式来理解变奏曲曲式,还是仅仅每次都消遣娱乐一下,任由作曲家摆布呢?

实际上,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三种能相对舒适地把变奏曲曲式中的秩序与方向整理好的途径,否则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可以收工了。自开始纪念贝多芬250周年诞辰以来,涌现出无数篇关于他那永垂不朽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出色文章,精彩不断。在临近尾声之际,我们何不把纪念活动进行到底,来关心一下他的变奏曲呢?于是,我就很顺手地以这首《c小调主题及三十二首变奏曲》(WoO.80)为例,找到理解变奏曲曲式的最佳途径。

第一种途径就是找出每一个塑造主题性格的决定性特征(见例1)。

例1

这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内里容纳了丰裕、充分的主题材料(见例2)。

例2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主题成分:(1)下行的低音旋律线条和相对应的和声进行;(2)织体密度较高的和弦;(3)一直被强调的第二拍;(4)左右手之间的反向进行;(5)左右手同时形成的琶音;(6)多变丰富的运音法标记;(7)一个奇特的五连音;(8)不断出现的反复音;(9)一个令人惊叹的sf 记号;(10)f和p 之间的鲜明音量对比;(11)齐奏的八度;(12)一个低调的结尾。

以上被发现的都是主题最关键的特征,虽然看起来有些无关痛痒,但实际上,接下来的三十二段变奏和尾声的形成都是靠它们的发挥了。这就等同于每个人的某种颜值特征(美人痣、胡子、双眼皮、健壮的腹肌、高挑的身材)或者性格特点(风度翩翩、急性子、喜欢冒险、深谋远虑)都会成为众人对他/她的“标签化”印象。

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我们去耐心观察某一个人的急性子是如何在一生中不同阶段起到各种变化和影响的,就会发现一个易怒的宝宝会逐渐长大成为一位浮躁的少年,继而从鲁莽冲动的青葱岁月走到了顽固不化的垂暮之年。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去观察某一个关键的音乐动机或者乐思材料是如何在每一个变奏中相继变化和发展的,相信是同样有趣的过程。为了能用最短时间去体验这个过程,我们就来跟踪主题中尤其显著的一个动机吧:sforzando !

犹如一位对你人生起了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一样,sforzando第一次在第6小节登场时,就让大家拜服这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将是决定余下所有变奏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第一变奏中,它以原型第二次出现在了第6小节。到了第二变奏,与第一变奏同样材料的琶音跑动只是改变了进行方向,致使我们觉得还会在第6小节遇上同样的sforzandos。可是贝多芬已经开始吊大家胃口,他把sf 换成了fp;然后紧接着在第三变奏sf的记号仿佛已经一去不返,不过却仍然以双手的连音小连线来强调了一下第6小节。

剧情到了这一步,相信各位聪慧机智的观众们已经盯上了这个sf,随后的一切发展都会是“猫和老鼠”的游戏,到底贝多芬在下一个变奏又会让这个动机出什么新花样呢?在第四变奏,它是一个sfp。在第五变奏,它一分为二,变成两个sforzando。然后到了第六变奏,我们突然被一连串强拍上的sforzando连环袭击!以下的列表总结了整首变奏曲中这个狂躁又机智善变的sforzando的每一次活动踪迹(见表1)。

表1

从以上列表我们能观察到,随着乐曲(岁月)的进展(流逝),这个sforzandos(狠角色)现身的痕迹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了寻求答案,我们需要启动第二套可行方案——分段。

在练习变奏曲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归类的方式把数个变奏分成不同的大段落。例如,贝多芬从第一变奏就开始运用的“轻巧琶音跑动”和“重复音轮指”是源自主题中的琶音动机和重复音动机。这个考验技术的棘手组合在第一变奏由右手开启,然后由左手在第二变奏接力,最后在第三变奏以双龙出海的架势,两只手反向进行同时耍起来,似乎贝多芬逐渐开始热身、热脑,再热一热情绪。然后到了第四变奏,音乐仿佛被按下了重置键,之前的十六分音符材料突然换成了三连音,不过保留了琶音材料。而这个“重置”正有效地划分了下一个新段落的开始(见例3)。

例3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归类方法来把整首变奏曲分段,就会得出以下的组合排序(见表2)。

表2

很明显,把原本34段的音乐(主题+三十二个变奏+尾声)精简成八段的“化零为整大法”让我们对整首变奏曲的宏观结构一目了然,从而可以一气呵成地演奏作品,而不是像流水账那样一个一个变奏地接着弹。更奇妙的是,如果我们把同样的“物以类聚大法”运用在每个变奏的平均音量的变化,会得出以下的列表(见表3)。

表3

从以上列表中,我们不但能看到八个段落的长度和关联,还可以看到每个段落中的力度变化如何主导着音乐的剧情发展。

在我们对关键主题动机做出明察秋毫的提炼,并以其为归类标准把作品分为八个段落之后,接下来可以进行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演奏准备步骤了——总结出每一段的戏剧性发展规律。如果观察一下前面的段落,会发现第一段的使命就是“启动”这首作品。紧接着,之前提到过的“重置按钮”开启了第二段之后,音乐就进入了“探索”已有材料的阶段了。然后第三段再次被“重启”,先是发人深省的酝酿,接着就是第一次高潮的爆发。拥有连续五个C大调变奏的第四段成为了整首作品的“绿洲”,而随后的第五和第六段分别重复并激烈化了第三段所呈现的“深思与爆发”。最终,第七段和第八段有效率地先后把整个故事“铺垫结局”和“大结局”了。有了以上总结出来的发展规律,现在就可以用鹰眼视角来清晰透视这首蔓延滋长的大作了(见表4)。

表4

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把主题中的关键动机总结出各自的个性特点,尽管结论可以非常的个性化。如同任何一部文学著作或歌剧中的主角和主题,所有决定性的特征都会保持着各自独有的特点来贯穿整部作品。只要我们对这首变奏曲的主题做一次简单的“主题动机个性”检测,立刻能感受到贝多芬的音乐是如何与人生哲理紧密相联的(见例4)。

例4

主题前六个小节中的坚持与斗争,终究在最后两个冷漠的小节中落得了一个愤世嫉俗后的凄凉收场。这种突然被世界抛弃了的落寞感并没有在余下的变奏中出现,直到整首作品尾声的最后两个小节,于落寞中结束(见例5)。

例5

贝多芬仿佛在说,你可以用尽毕生之力去筹谋、挣扎、追求、和斗争,但是到了最后,就算你拥有了全世界的sforzando都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正如当这首作品中本来桀骜不驯、藐视群雄的sforzandos相继离去之后,我们也只能啜泣抱怨一声,默默接受命运。

当掌握了界定动机的特点、结构整体性和感情含义传译这三种分析手段之后,就能顿悟“主题与变奏”这个貌似谦虚低调的体裁是如何能成就如《哥德堡变奏曲》或《迪亚贝利变奏曲》般结构宏伟的音乐巨作的。当然,这不代表其余大部分的小型变奏曲就不能运用这三种手段去理解。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经常会把一些小型变奏曲布置给初级学生,不但能掌握丰富的触键及个性变化,还能趁机让他们从探索中发现音乐作品中的结构原理。所以,如果下一次你发现自己正在弹威武的勃拉姆斯《帕格尼尼变奏曲》、幽默的贝多芬《天佑吾皇变奏曲》,甚至是舒曼的《狂欢节》,请花一些时间去实践一下我们今天做过的这步。你会发现,即使在看似最谦卑、渺小的简单变奏曲里,也蕴藏着令你爱不释手的无价之宝。

猜你喜欢

变奏曲曲式奏鸣曲
民歌主题变奏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上兴趣班的心情变奏曲
想象的“变奏曲”——评王立春《爱打架的小石头(外四篇)》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饥饿奏鸣曲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春日条纹变奏曲
呼噜奏鸣曲
祭献奏鸣曲(组诗)